寻访成都仁济医院及百年恩光堂
七月初,我来到天府之国成都,在繁华闹市的喧嚣街头,寻访了一所古香古色的百年老教堂,这就是位于锦江区的四圣祠路的成都市恩光堂。
成都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皇帝妃嫔、英雄豪杰往来穿梭于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区域;这个被称为“茶杯一样的盆地”,充满了许多人文内涵;天府之国的一方水土,滋养了沃野千里。有许多故事传说演绎着西蜀的斯文与豪迈,也有“少不入川老不入陕”的舒适安逸。与许多古城一样,在这浸透着历史沧桑的城市,各色青绿花木点缀的街巷,也同样蕴藏着基督教文化浸润的深厚影响。
寻访教堂从一所医院开始
出了地铁,进入了一个许多古建筑夹杂着的现代化高楼,这是医院集中的一个社区,它的名称就是成都第二医院。路边一些图文并茂的图版介绍展示了成都市第二医院人民的前世今生。
成都第二医院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892年。当时加拿大英美会传教士启尔德和斯蒂文森医生,在成都四圣祠路北街创办了四川省第一家西医医院,成为成都市人民医院的前身,也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前身。医院最初名字叫“福音医院”,后来先后更名为“四川省红十字福音医院”“仁济医院”,得到了不断发展。1950年由仁济医院组建了川西第二医院,1952年更名为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1988年增名为成都市红十字医院;1988年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评审;2018年增挂“四川仁济医院”。目前该院不仅是一所国家三甲综合医院,而且是成都医学院附属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医院有多个院区分部。编制床位2600张,全员职工3600人。是多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点,也是重庆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川北医学院等14所医学院的培养基地。
医院文化和发展理念贯穿了“仁爱”精神,通过院史馆的方式,将历史文化凝练成壁画、雕塑、地砖及街边展板的形式,融入到医院的角落及街区,触动人心、温暖人心、凝聚人心,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启尔德在1910年曾出版专著《救死扶伤》,书中阐述的“医学是将爱体现在病人身上的”理念,一直成为这所医院的座右铭。
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仁济流芳》介绍了仁济医院的由来及各地分院的详情:
基督教(新教)传入四川后,就认识到救死扶伤是传播福音的机会,以医药开道,客观上促进了四川现代医疗体系的创立和发展。
加拿大英美会尤其注重医药传教,有意识地挑选医生护士来四川,与牧师相互配合,在每一处建立一件诊所。每一教区设立一所医院,均冠名为“仁济”。从1892年到1920年,共派遣医生21名,护士6名,建立医院11所。配置病床515张,收治病人5237人。由此铸就了四川一系列仁济医院美名:成都的仁济医院(今成都第二人民医院),1892年由启尔德医生创办;嘉定仁济医院(今乐山市人民医院),1894年由启尔德医生创办;仁寿仁济医院(1945年停办),1895年由启尔德医生创办;重庆仁济医院(今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1896年由樊立德医生创办;自流井仁济医院(今自贡市仁济医学中心),1906年由高文明医生创办;彭县仁济医院(今彭州市人民医院),1908年由沈德才医生创办;成都仁济牙症医院(今华西口腔医院),1911年由林则医生创办;泸县仁济医院(今并入泸医附院),1911年由福古森医生创办;涪州仁济医院(今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1912年由高文明医生创办;荣县仁济医院(今荣县人民医院),1912年由康得昭医生创办;忠州仁济医院(今忠县人民医院),1912年由韦林士医生创办。
徜徉街头,古老的房屋,历尽风尘,在古树掩映下讲述着曾经的故事,一个个黑白照片再现当时的情景。这些医护人员的面貌栩栩如生,简介中寥寥数语概括了他们的侍奉,还原了一段不容忘怀的历史,也成为一个城市不容忽略的记忆。
恩光堂印象
一路走着,一路思索,不觉间一座宏伟的教堂屹立眼前。这座教堂主要有三栋建筑组成,右边是城堡式建筑,窗户为半圆形,中西合璧,古朴典雅;中间是中国传统房屋结构,行楷字体“基督教恩光堂”标识格外引人瞩目;门窗点缀其间,紧凑大方,小扇窗户,上面雕刻着考究的花纹;左边略低一些,房檐的筒瓦整齐镶嵌,侧门造型别致,分列两边;顺着木梯进入礼拜堂,整个建筑外墙面青砖白缝,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教堂外形的建造风格,具有典型的四川民居建筑风格。
教堂门口有一块石碑,简单地记载了该教会的历史:“恩光堂始于1892年,初为英美会福音堂,此堂位于成都锦江区四圣祠北街17号。1920年由加拿大循道宗传教士苏继贤重建,采用中式风格设计。北端建有钟楼,高21米。抗日战争时期,抗战时期的转运飞机以钟楼为坐标点进行起降。1945年8月15日,冯玉祥将军亲自登上了钟楼,敲响了庆祝抗战胜利的钟声。”
资料显示,恩光堂初名为英美会福音堂。加拿大英美会是当时四川传教的主要差会之一,下设成都、彭县、嘉定(现乐山市)、仁寿、自流井(现自贡)、重庆、泸州、忠县、涪陵、荣县等十余个区会,1919年在四川共有184名传教士。1891年英美会开始传教。已在华传教多年的美籍传教士赫斐秋和加拿大传教士何忠义夫妇、司徒芬孙、启尔德夫妇一行九人于1892年来到成都。在四圣祠购买了土地,1894年建起了四圣祠礼拜堂。1995年毁于成都反教风波。次年又重建。1900年义和团运动教堂再次被毁。后又重建。可容纳300余人。此后教堂周围陆续兴建了男女仁济医院、华英书局。华英女中、协和女师等机构,信徒人数大增,1920年又发起了“百万砖”运动,用旧城墙砖新建了可容纳千人的带钟楼的礼拜堂,风格属于简化的哥特式。次年落成。设计者苏继贤也是传教士牧师,是木匠出身,当时就将西洋风格与四川民居进行了有机融合。1966年,教会遭到严重破坏,并被占用。1984年11月25日修复完工;1989年1月1日正式恢复开放。
进门后才发现,这天是周六,原以为教会当天没有聚会,但是该教会周六上午也有两场礼拜,真的不虚此行。进入堂内,青砖白缝与外面墙面相呼应,正中装饰三个窗户,镶嵌彩色玻璃端庄神圣,中间是大红十字架。台下是一排排红色木椅,当时正值第一堂礼拜,里边坐满了信众,以老年人居多。当日崇拜的主礼人是向薇传道,证道人是郑幸牧师,分享题目是“清心的受教者”,证道主题经文是马可福音6章1—6节。
在教堂门口,我遇到了四川省基督教协会会长张贤升牧师和年轻的罗毅杰传道。见我对教会的历史很感兴趣,罗传道饶有兴致地介绍了恩光堂的历史沿革。作为本地人,他对成都的历史人文掌故了如指掌。他详细介绍了起初传教士建堂及医院创办者艰苦创业的过程,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还略略谈及自己的信仰经历及服侍过程。他还介绍了牧师楼及离此40米远的地方,就是吴耀宗先生当初创办《天风》的创办地。现在教会正在建设教会历史陈列馆,还在搜集相关资料,将记录这段珍贵历史。
我们还偶遇了原四川神学院副院长,九十三岁的老牧者陆明远牧师。陆牧师多年来一直在四川服侍,很有见证。老人家鹤发童颜,虽然有些驼背,但十分精神,到如今仍坚持参加礼拜,他也给我介绍了一些教会的历史情况。
教堂的钟声响起,浑厚悠扬,穿越时空,赞美的歌声回荡四方,在都市依旧传扬着耶稣基督在天府之国的大能,见证神的荣耀,使教会成为一方百姓的祝福。
注: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