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圣经》被判死刑的14岁黑人男孩
1944 年 6 月 16 号,在美国南卡罗纳州的那个死刑执行室里,14 岁的黑人少年乔治·斯汀尼被一步步给押送到了电椅跟前。他脸上全是眼泪,一直哭着念叨:“我没杀她们呀,我没杀她们……”他牢牢地搂着怀里的《圣经》……
可是在那个种族歧视很严重的年代,有谁会相信一个黑人小男孩的话呢?于是白人执法者们“硬着心”把男孩判处了死刑,坐上了电椅执行死刑的时候,男孩的个子不够高——戴不上执行死刑的头套,于是身边的白人警官们,夺过孩子手中的《圣经》,垫到了他屁股底下,刚好够戴上头套,给男孩执行了死刑。
讽刺的是七十年以后,人们在一个老死的白人的日记中,看见了那个人的忏悔:原来当年人是他杀的,再故意把那两个女孩的尸体扔到乔治家附近,嫁祸害人……
那个年代人的善恶美丑都是皮肤颜色定的,一条铁路隔着白人区和黑人区,两个区域的人老死不相往来,黑人都只能在黑人区里活动。
一天有两个白人小女孩,一个11岁,一个8岁,两个孩子要采一种名叫“耶稣的眼泪”的花,只有黑人区有,因此她们就来到了黑人区。可是姐妹两个不知道哪里有这种花,正在焦急的时候,一个名叫乔治的小男孩路过,小男孩知道姐妹俩要采那种花,就好心地指路。那两个女孩就去采花了,然后就失踪了。
两天以后人们在乔治家附近发现了她们的尸体,又在乔治家找到了凶器,警察不由分说就把乔治给抓走了,不让乔治的父母探视他、连续不断地审问他、单独关押他、种种虐待他——孩子不堪重负终于“认罪”了,他被判处了死刑,立即执行。
在整个过程中他一直带着《圣经》,当年就有人调侃乔治“是‘圣经’杀死了他——他身高的不足,正好用他手里抱着的《圣经》补齐。我想这些人的嘴脸应该和当年取笑主耶稣的人一样吧。(参马可福音15:30,32)看来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愚昧无知的人,那些专门嘲笑的人,还是一个样子!
本来我看了这个小男孩的经历十分伤感,不过看了那个小男孩临刑前的视频,我就不那么悲伤了——那个男孩的眼睛里虽然也满是泪水和恐惧,却没有心如死灰的绝望——他应该只是恐惧电刑的本身。不过既然能抱紧《圣经》,我想他的心在死前也是很受安慰的——“……留下我独自一人;其实我不是独自一人,因为有父与我同在。“(约翰福音16:32)主最喜欢小孩子,”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23:43)
一开始我也耿耿于怀:没有监门大开的场景;更没有冤情得雪无罪释放乔治,孩子还是死了……然而感谢主,这时候我突然想起来一位牧师打的一个比方:如果一个人生活在极偏远山区,日子也过得极贫穷。现在他有一个亲戚在一线城市,生活富裕,却对这个穷亲戚特别尊敬,要接这个人去大城市里享福。是不是周围的人都会祝福他,盼望他赶紧去!那主接那些孩子们走,有什么可悲伤的?
我们基督徒的生命也是一条直线,是永恒的。谁告诉你他从地上受了冤枉,就永远会受到冤枉?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在人世间的日子,只是永恒生命中短短的一部分而已,不要太在意。
据说,电影《绿里奇迹》的同名原著小说就是根据这个真实案例改编的。
在看那部电影之前,我对于“种族歧视”没有任何概念,也漠不关心。随着电影人物的情绪起伏波动,我才开始认真了解了“种族歧视”。
我想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也是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才开始真正地深恶痛绝“种族歧视”——这种人类不应该有的黑暗,这种既违背人性,又反人性的黑暗!“
乔治终于沉冤得雪,打醒了所有死气沉沉、以肤色定善恶、麻木不仁的人们,也打破了人们心中最隐蔽、最顽固的隔离。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辽宁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