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事工,没有教会。”这是陈喜谦牧师在当今一些教会中看到的危机——缺乏整全的教会观。他在《为何教会不像样——论“教会观贫乏症”的成因与解药》一书中对此有详细的探讨。
每一间教会无论大小,或多或少都会开展一些事工。常见有诗班、小组、各类团契等,而有余力的教会还会开展专项事工,也有门徒培训等各种专题课程学习。
特别是城市规模较大的教会,开展针对信徒所需事工,和信仰栽培课程更是有现实的需要,也有着一些优势条件。但其果效如何,对教会和信徒本身来说是否大有裨益,还有待考量。
陈牧师在书中指出这危机背后的深层意义,他认为一间教会在事工开展上,如果只注重技巧、方式、方法,而没有属灵的活力,那么有可能会技巧越好越是危险,因为不能暴露出灵命实况。
结合书中观点,笔者也想谈谈在关注教会事工开展过程中的反思。
小组事工与教会观
一度盛行的小组事工,至今仍有很多教会在推进或尝试。当一间教会发展起来后,大堂会的牧养模式不再能满足到所有信徒的需求,而划分成小组是提供精细化牧养的不错方式。有些教会的小组模式开展得很成功;有的教会是学习了,但只是套用模式,难以适应自身教会情况,也没办法进展下去;也有教会采用小组模式后因管理不当导致了教会分裂。
对此,有牧者总结经验说,要带领好小组,首先,堂会牧师很重要,他要清楚成立小组的使命异象;其次,对小组长的培训很重要,牧者不能亲力亲为牧养到每一位信徒,重点是做好对组长的牧养引导。
也有传道人提到多次尝试小组却始终未成功的经历。摆在他们教会面前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是,教会组建了小组,小组成员关系紧密,不断壮大,当想要裂变的时候,组员和组长都不舍得分开,他们想一直在一起。传道人担忧强行执行伤了信徒情感,因此该教会的小组事工也就止步于此,他们只独有这一支小组。
小组成立是为了教会整体更好地发展,是为了信徒都能得到牧养关怀,如果不能明白小组于教会整体的意义,对小组定位模糊,将小组牧养取代主日聚会,甚至取代教会本身,那么这个小组做得再活跃,对于教会本身来说也是一种失败。
教会事工存在的目的与教会观
不拘于小组事工,对于教会所有事工,其存在的目的,以及事工与教会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一间教会该如何开展事工,以及事工的运转情况。
陈牧师在书中指出:“近年来教会在硬件与软件方面甚有改进,堂会事工推动或聚会形式朝向专业化的优质表演,予人目不暇接的感觉。教会事工因应潮流而有不同时尚的包装,这是无可厚非的现实。”但他劝勉教牧同工们,在追逐的过程中要去反思,神所期望关切的“像样的教会”是怎样的?
陈牧师认为,整全教会观建造的信徒应该是,向上对神有敬拜;向内与教会肢体之间有真实的相交;向外对社会和邻舍有关爱和帮助。与其对应实践的是在真道上的学习,教会的治理和事工的拓展上去装备。
三者应该相辅相成,共同为了教会存在的意义去服侍。而不是只着眼于某个部门发展,或是各自精彩,甚至互相攀比争竞,而失去了教会整全性,不能发挥教会本质功能。
一位在教会青年团契侍奉的X姐妹也曾讲过他们堂会的例子。他们教会信徒人数约有五千多。他们分了不同事工,她在自己负责的青年事工中开展了小组带领模式,为此专门邀请了专业老师来辅导。姊妹介绍,教会其他事工也参加过学习,但最后只有他们在摸索实践。现在青年团契早已不青年,她也逐渐转向了关怀事工,基本上不参与教会的服侍了。
与此同时,笔者也了解到X姊妹所在的这间教会,曾经广受好评的一项老年事工也因为各种原因解散了,有说是教会不看重这个事工;有说负责人要另立山头……具体不得而知。唯一确定的是,该事工不复存在,参与的几位核心同工也离开了。
笔者也接触过小组事工做得好的例子,他们以小组的形式福传裂变,新人会首先在小组里牧养,但主日崇拜一定会到教会。负责人说,这是要让他们对教会有认识,知道崇拜之意。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到,教会开展事工本身都是为了教会发展,但如果缺少整全教会观,事工在发展中很容易偏离,信徒逐渐从对教会的委身变成对一个事工的委身;而教会各个事工之间也会因为存在其价值和意义而有争竞。一位基层教会的牧师就曾提过,他们教会的诗班组总是觉得,除了牧者传道,她们最重要,比其他事工更优越感。
如今教会事工类型多样,很多大堂会甚至开展百余个事工,还有不同类目的专项事工。越是大的堂会,事工越是细化,就越需要整全的教会观,让每个事工依附于教会而存在,合经训、尊荣神、对准人。如果一信徒说我之所以来这间教会,就是因为某个团契、某个小组或是某项活动,乍一听会觉得还好教会有这些事工的存在。但深入去想,教会是否只要把人留下来就可以了呢?
教会的使命是要把人带到上帝的面前,而不只是带到教会的受洗名册上;教会的使命是要把人带到上帝的面前,而不只是带到某个小组事工中;教会的使命是要把人带到上帝的面前,而不只是带到某个事工负责人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