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穷人》,虽已创作近200年,至今读来仍能触动人心深处,引发思考。
教会内部对财富与信仰的看法常有分歧:一派视经济富裕为蒙恩标志,多引旧约为证;另一派则持相反观点,将贫穷视作虔诚信仰的外在表现,常援引新约佐证。本文无意就此宏大命题展开讨论,仅分享重读《穷人》后的一些感想。
这部作品虽篇幅短小,却如同一幅精雕细琢的画卷,深刻揭示了社会不公和人性光辉。托尔斯泰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生动刻画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同时也展现了人性中最为珍贵的同情与慈悲。
从基督徒的角度解读,我们更能体会其中蕴含的深邃思想。小说主人公的善举,恰似基督教所倡导的无私大爱的生动诠释,让读者在感动之余,对信仰与人性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列夫·托尔斯泰对待穷人的态度和行为
作家的言行一致,才能照亮人心深处。托尔斯泰的《穷人》不仅是对贫困和苦难的深刻关注,更是他对信仰的理解与实践的生动写照。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思想,将财产和关爱无私地奉献给他人。
托尔斯泰对社会不公和贫困问题的关注,在晚年转化为坚定的行动。他深信真正的基督徒应当践行耶稣在登山宝训中的教导。在他看来,私有财产是不道德的,应当废除,以实现经济正义和社会平等。1902年,他甚至向沙皇建议实施亨利·乔治的土地税改革。
因为家人的反对,托尔斯泰多次表达卖掉财产分给穷人的愿望未能实现。但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选择从自身做起。作为贵族后裔,他继承了大量土地和财富,却随着对社会不公的认识加深,开始深刻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他试图通过放弃部分财产来实践社会改革理念和信仰,渴望改革农奴制度,主动放弃上流社会生活,亲身参与农业劳动。
托尔斯泰对私有财产的态度充满矛盾。他曾表示愿意放弃一切,只保留日记,这反映出在他心中,真正的“私有财产”是个人价值、自由和精神财富。最终,他将财产平均分配给妻子和九个孩子,授权妻子出版早期作品,并放弃未来版税收入。尽管如此,他与妻子仍因出版作品用于慈善事业而产生争执,显示出他对慈善事业的执着。
托尔斯泰与众多穷人结为挚友,认为他们比上流社会人士更加纯净。他在庄园接济大量穷人,主动与穷人为伍。1905年,他将约20万卢布的财产分给穷人,体现了他的慷慨与同情。他曾亲赴莫斯科贫民区,不仅分钱给乞丐,更倾听他们的故事。这种自发的慈善行为,与他去世后不久发生的俄国革命时期富人财产被强制分配,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托尔斯泰的独特性。
他对穷人的关注达到了极致,甚至提出应废除政府,由农民公社自治的理想主义设想。显然这种想法显得太不切实际。
最终,尽管没有完全放弃所有财产,托尔斯泰仍选择了简朴的生活方式,将其视为个人道德实践和信仰践行的重要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最奢靡、腐败的社会阶层恰恰是教会和神职人员阶层。
二、《穷人》中的基督教价值观
让我们重返托尔斯泰的《穷人》,这部创作于1905年的文学瑰宝。作品以一个风暴肆虐的夜晚为舞台,勾勒出渔夫之妻桑娜在焦急等待丈夫归来之际,因怀抱基督般的慈悲与无私,收留了邻人西蒙的两个孤儿的动人故事。托氏以其细腻入微的笔触,刻画了主人公们那超越世俗的善良、仁爱与舍己精神。
《穷人》中,我们得见主耶稣“爱人如己”的教诲在尘世间得以生动体现。桑娜虽身处极度贫困之境,却始终坚守信仰,笃信上帝的慈爱与公义,在邻居西蒙遭遇更深苦难时伸出了援手。作者以丰富的细节描绘和深入的心理刻画,让读者如临其境,真切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波澜起伏和社会环境的压抑氛围。
桑娜的义举让我们不禁联想到主耶稣“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基督徒应当无条件地扶助陷入困境的人,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论对方的社会地位如何。这正是基督之爱的真谛。
托尔斯泰通过描绘普通百姓的生存挣扎,深刻探讨了苦难在人的灵性成长中的意义。苦难可成为灵魂升华和自我省察的契机。正如使徒保罗所言,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桑娜的行为源于对邻舍的怜悯,她的牺牲与无私将世俗的苦难升华为神圣的爱。
基督信仰宣告,每个人都当对弱者负起责任,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桑娜的举动无疑凸显了沙皇俄国等级社会的虚伪,与社会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
在《穷人》中,托氏对人性中的美德进行了深情讴歌。信仰不在于听道、讲道,不在于空洞的口号或自我感动的颂唱,而在于真实的牺牲;是不顾惜自己、舍弃一切私利的爱与怜悯。即便在最艰难的处境中,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也能践行爱人如己的诫命。
基督徒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应当超越世俗的弱肉强食法则。虽然物质贫乏,却拥有丰盛的心灵。反之,那些世人眼中的“土豪”与“成功人士”,虽享有世间财富,却有可能失去永恒的福分。因为他们心中缺乏对上帝的敬畏,行事诡诈,自以为聪明。
终有一日,我们每个人都将平等地站在上帝的审判台前。
《穷人》这篇短篇小说,如同一缕信仰之光,照亮了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彰显了灵魂里面对上帝的敬畏。真正的财富不在于物质的积累,而在于对上帝和邻舍的爱。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