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中意文化交流使者——殷铎泽神父

11月11日,在华友好访问的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拜访了位于杭州的耶稣会士殷铎泽的墓地,引起了不少关注。

而在本月9日在北大的演讲中,马塔雷拉提到:“利玛窦、罗明坚、殷铎泽等意大利传教士成为西方汉学的‘先行者’”。那么这位殷铎泽是何许人也?让意大利总统如此关注?

殷铎泽于1625年生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16岁时进入耶稣会学院,成为一名修士。他在经过四年的神学学习后,被派往中国宣教。1656年1月8日,他与著名耶稣会士卫匡国从热那亚启程。可途中遭遇法国海盗抢劫,并被囚禁,直到有人交了赎金,他才转危为安。

可这次波折没有动摇他前往中国的决心,他于1659年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他被教会安排到江西管理教务,并为2000多人施洗。可他很快遭到当地一些官员士绅的反对与诬告,尤其是杨光先发动反教时,他更是遭到了囚禁。

1666年,殷铎泽被选为前往罗马的特使。而他仍被清军所监视,为了前往欧洲,法国的方玛诺神父顶替他被关押,从而使其得以脱困到澳门。并于1669年回到了欧洲。

在此他汇报了在华教务的情况,并向罗马传信部提交了《中国传教情况概要》。他希望“为满足中国传教活动,希望能够获得‘至少40名’年轻传教士以及充足的资金援助”。

随着康熙开始亲政,对天主教的政策发生了根本改变。1872年,殷铎泽再度前往中国,来到了杭州。他在此建立了耶稣会士的初学院,并担任了首位校长,为当地教会培养了不少人才。在此期间,他还担任中国以及日本等地教务的视察员以及耶稣会副省会长等职务。

1689年初,康熙南巡来到杭州,殷铎泽得到了皇帝的接见。他在皇帝面前,极力维护教会权益,最终在康熙的干涉下一些被强占的教产得到了归还。1896年,殷铎泽在杭州安息,并被安葬于这块美丽土地上。

与利玛窦等耶稣会士一样,殷铎泽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敬意,对此做了大量研究。1662年,他在管理江西教务时,就与郭纳爵将《论语》、《大学》、《中庸》等书翻译成拉丁文,并取名为《中国的智慧》。

虽然此前罗明坚、利玛窦等人已经向西方人介绍了儒家思想,可并未在欧洲真正形成广泛的研究热潮。而殷铎泽的《中国智慧》在欧洲《中国政治道德学说》之名出版后,立刻引起了轰动,一时间在学术圈里洛阳纸贵。

就有学者指出:“西方真正了解中国哲学文化遗产的开端始于殷铎泽神父——将中国文明的最根本组成部分从中文翻译成拉丁文的第一个人。其作品问世之后,汉学研究得到极大关注,孔子著作也随之被翻译成其他几个主要欧洲语言。孔子思想及学说在欧洲的传播应归功于殷铎泽神父。”

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访华时,会对殷铎泽神父推崇备至。因为他与马可波罗、利玛窦、郎世宁一样,都是中意两大文明互鉴的重要人物。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