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节日在中国受到热捧,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少争议,尤其是这十余年呈愈演愈烈的情况。每当圣诞节来临前,网上总会出现不少抵制圣诞的信息,其中不乏歪曲历史事实的谣言。而这几年在感恩节、万圣节等问题上,同样充满了不少争议。那么洋节在当代到底为何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呢?
关于抵制洋节的起源,大概是从十博士抵制圣诞开始的。当时由于韩国端午祭申遗事件,引起了不少国人的不满与抗议。同时一些学者感到,中华传统节日的衰微。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国粹派以“复兴传统文化”为己任,将洋节视为复兴传统的阻碍,认为国人过圣诞节等节日破坏了传统文化的继承,要复兴本民族文化就要抵制各种洋节,让广大民众热爱中华节日,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他们在提倡传统节日上做了有益的工作,但抵制洋节的举动,遭到了一些学者、基督徒的非议。
而极端民族主义者,也是抵制洋节的一股重要力量,如果说国粹派主要从文化复兴角度抵制洋节的话,那么民族主义者则多了点民族自尊的因素。他们认为,在近代时期,西方列强侵略中国,造成了国家的耻辱,民族的苦难。而中国人去过西方国家的节日,无疑是件伤害民族感情的事。
而这几年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以及某些人逆向民族主义的表达,激发了不少人的民族主义热情,洋节作为西方文化的表现形式,自然成了他们的众矢之的。因此,绝对不能过洋节,在他们这里成为当代爱国主义表达的一种形式。最为典型的当属八国联军与圣诞节的谣言荒诞不经,可却引起了这群人的共鸣,说明了其抵制洋节的心态。
还有一类抵制圣诞者值得注意,他们普遍持守传统道德观,看到不少年轻人疯狂过洋节,出现一些纵情享乐、道德堕落的事感到痛心疾首。认为洋节败坏了社会风气,必须予以抵制。
但总体上看,当前社会上抵制洋节都与中西文化之间的张力有关,有些人认为洋节的进入,破坏了传统文化生态。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想法看似有理,但却并不符合事实。
当前很多国人热情过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等洋节不假,但同样也过春节、中秋节等等传统节日以及劳动节、国庆节等国家法定节日。对于传统文化节日的喜爱,国人的热爱并没有减退。大家可以看看春节、端午、中秋等等节日活动,就能看出这点。
国人在这些节日里的疯狂一点也不逊于过洋节,从旅游景区人山人海到各大高速度长长的车流都足以说明这点。因而国人即使过洋节,也丝毫没有影响对传统节日的认同。因此认为圣诞等洋节的涌入,会破坏传统文化生态的说法,是在缺少深入调研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
但是需要看到的是,不是所有洋节都导致了争议。比如虽然极个别国粹派反对母亲节,但这个节日在中国基本已经深入人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成功地完成了本土化。母亲节虽然是美国的民俗节日,但进入中国后与传统孝道相结合,赋予其中国化的新内涵。成为国人感谢母亲、颂扬母爱的节日,起到了提倡传统美德的新平台,这也是国人不因母亲节是洋节而抵制,反而加以提倡的重要原因。
足见外来节日要想在中国得以发展,减少各种张力,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其精神与基督教中国化是一致的。基督信仰是普世性的,在基本要道上是一致的,但教会的组织、思想在不同民族、地区都会根据自身的需要而有所不同,只有真理与当地文化相适应,才能有助于教会的发展。
记得几年前,我在群里发布了某些教堂采用中国仪式庆祝圣诞的照片、视频,得到了不少非信徒的点赞,其中包括几位抵制圣诞者,认为教会借鉴传统文化是件可喜的事。
由此可见,我们在圣诞等节期上增加中国文化的元素,不仅是基督教中国化的实践,更能减轻带有“洋节”色彩的圣诞与传统文化认同者之间的张力。
虽然有些国人基于不同立场抵制圣诞等洋节的思潮不会消弭,而开放、多元的中国,也必然存在各种不同的声音。但教会却可以通过中国化的实践,让圣诞节逐步洗脱洋节之名。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人们对于“洋节”的误解与偏见。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