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到了一年的年终,如果你问我这一年学习和成长中得到了什么,我的答案就是:更懂得什么是爱了。以下就是我对“爱”的一些感悟,不成体系,但却是行路上的一个个小小的坐标,指引我走向那位爱者。
奥古斯丁说:爱,然后你就可以去做一切事。爱不加害于人,爱是伦理的最高法则。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一个词。它囊括了人类所有最美好的情感、动机、认识和行动。
可是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吗?
爱包括了一切美好的亲密关系,爱在关系中得以实现。爱,就要受伤,只有感受到了伤痛,爱才是真挚的。爱不是让别人受伤,爱是让自我受伤而使别人幸福。渡边淳一《失乐园》中的爱,不是真正的爱,是毁灭,是打着爱的旗号一起奔赴毁灭,尽管感人至深,但却导向绝望和死亡。这样的“爱”,是情欲,是捆绑,却无法给人真正的自由和满足。
真爱带来自由和满足;为对方,也为自己。爱属于生命,恨属于死亡。爱赋予生命,恨导致死亡。爱成就生命,恨趋向死亡。生命是爱的结果,死亡是恨的产物。生命胜过死亡,就是爱胜过恨。在爱里的死亡,也是生命。经过爱的死亡,驱散一切恨的阴霾,就是复活的生命。虽死犹生——在爱里面就会成为——向死而生。
怎样去感受爱?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学习感受你自己的心,感受你自己接纳和同情你自己,你就能感受到爱。记住,是去感受,不是去思考。感受你的生命,还活着的生命,在危机重重的世界中,你还活着,这就是爱。你如果恨自己、厌恶自己,觉得自己很卑下、很恶心,你就不懂得爱,也无法感受爱。
要学习用爱的眼光看自己。不过,你如果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和不配,但是还是被爱,你仍然感受到爱,感受到了比自身更伟大的爱。在伟大的爱中,虽然我不堪,我污秽,我纠结,我挣扎,但是我知道我是被看为可爱的、宝贵的、美好的,这是爱的眼光。用爱去看自己,还是用恨去看自己,在于你自己的选择。
学习如何爱自己。这是我们一生要尽力投入的功课。不懂得爱自己,就无法懂得爱他人、爱世界。爱人如己,先去学习爱自己。学习爱自己第一要务是学习舍己,舍己才能爱自己。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籽粒,生命丰盛。这就是舍己和爱自己的功课,是向死而生的功课。
我们进一步来看舍己和爱自己。舍,意味着放下、拒绝和否认,这怎么能说是爱呢?一个给我们启发的小故事:
一位女士正在厨房里正在做饭,忽然听见从客厅里传来了她四岁的儿子非常恐慌的声音:“妈妈!妈妈快点过来呀!”她一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以为是孩子有事了,赶快跑到了客厅去。到了客厅这才发现原来是她调皮的儿子的将手卡在一个细颈花瓶中拿不出不来了。
她本来想帮儿子将手从花瓶中拉出来,可试来试去就是不行。看着儿子脸上挂满了泪水,她急坏了,于是找来一个锤子,小心翼翼地花瓶敲破了。费了很大的劲,儿子的手终于出来了。拿出来的那一刻她看到儿子的小手紧紧攥成了一个拳头,怎么也不松开。等她将儿子的拳头小心翼翼地掰开了,发现他的小手心里紧紧攥着的,是一枚一元硬币。这时让她感到哭笑不得,因为刚刚被她敲碎的,是一个前几年收藏的一个价值三万元的古董花瓶。
她不由好奇问儿子:“你怎么不把松开手,放开硬币呢?那样的你的手就可以出来了,妈妈也就不必去打烂这个花瓶啊!”儿子天真的回答却是:妈妈,花瓶有那么深,我怕一放手,它就跑掉了啊!我就会失去一个硬币。”
你在生命中看重的一切,都是那个小小的硬币,若肯为了爱,放下它,你就从束缚你的花瓶里得到了自由。在这个世界上,你越看重什么,什么就成为你的捆绑和重担。学习放下,甚至完全地放下自己,你就得到了释放,结果你自己就轻松了,你接纳了你自己,你也就真正的爱自己了。
放下是真正的爱。
一位母亲,每天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得不得了,天天不断催促孩子学习,成绩稍有不好,就责骂甚至体罚。为了让孩子每时每刻都被她所监督学习,甚至在孩子的屋子里装了摄像头。结果可想而知,母子关系失和,孩子学习反而越来越差,他已经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一天,这位母亲突然想通了,孩子有孩子的生活,他学习好坏与否,由他自己来负责。于是她立刻行动,撤去了监控,不再催促孩子,她学习彻底放下。她每天都对孩子微笑,告诉孩子,从此后你为自己负责,妈妈只是陪伴你走过青春的岁月。孩子一开始不相信,甚至也出现了短暂的躺平,但慢慢,孩子开始自律,开始自觉提高成绩。母子关系开始好起来,孩子和妈妈的脸上都开始绽放笑容。
美国一位50多岁的富翁被诊断为肝癌晚期,被告知只有6个月的寿命。他很绝望,向上帝祷告:愿意放下所有;并且,他觉得剩下时间不多了,就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吧!他开始去孤儿院给小朋友送玩具、陪他们玩;还去老人院看望老人、花钱给他们买一些需要的物资……孩子们每次看到他都很开心,对他露出天真的笑脸,并且都会热情地拥抱他,告诉他他们都很喜欢他、也很爱他;他还经常收到老人院的老人家给他寄来的明信片,表示对他的感谢和赞美……
不知不觉中,日子一天天过去,有一天他翻开日历,发现已经过去9个月了!而他,居然还活着!连医生都觉得不可思议。医生给他做全面检查时,发现他体内的癌细胞没有了!这个奇迹告诉我们,舍己,放下自己,忘掉自己,恰恰可能就是满足自己,爱自己最好的方式。
爱有时要学习拒绝自己,拒绝自己的自以为是,拒绝把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模式强加给别人,特别是我们子女。
纪伯伦的一首诗很多人都读过: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由生命本身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弓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我们的责任不是控制他人,使其完成我们的目标,而是要促使他人成长而独立去面对自己的生活。让我们一起学习爱,并在爱中成长。
(本文作者为一教会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