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大做”,原意指借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将小事不恰当地当作大事来处理。在教会生活中,有些时候我们不仅不应“小题大做”,甚至还需要学会“大题小做”。
近日,诗班中流传着这样一件事:一位姊妹在菜场看到诗班的一位弟兄和另一位姊妹一同走出来,便四处传播两人关系不寻常的言论,引发了一场风波。一部分弟兄姊妹认为这种行为极不应该,另一部分人却觉得不过是巧合,不必上纲上线。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类事情呢?
一、仅凭“从菜场一起走出来”这一点,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据那位姊妹描述,两人并非挽手同行,也未共乘一车,而是一前一后保持着距离,各自骑着电动车。在一个红绿灯后,他们就朝不同方向离开了。这说明他们很可能只是在菜场偶然遇到,既非事先约定,也谈不上有任何不当行为。县城规模有限,附近菜场也只有这一个,基督徒之间偶遇,本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我们自己去菜场或超市,不也常会遇到熟识的弟兄姊妹吗?若因此妄加猜测,实在过于吹毛求疵。
二、即便真有什么问题,也不至于在菜场这样的公共场所“表现”。说实在的,她只是在菜场遇见他们,而不是在什么别的不恰当的场所。若真有不妥,又怎会如此坦然出现在人流之中呢?本县常住人口超过四十万,基督徒据估算至少有两三万人,在县城生活的基督徒也有五六千之多。在这样的基数下,熟人在菜场偶遇,实属正常。
三、言语要有凭据,口舌务必谨慎。作为基督徒,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应当有事实依据,不能信口开河,否则与那些随意诋毁他人的人有何区别呢?
我们应当明白,话语有如双刃剑,能建立人,也能拆毁人。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随意揣测、传播他人的是非,不仅会对别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更会损害基督徒群体的见证。圣经教导我们“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对待他人的行为和关系更应如此,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非依靠主观臆断或片面之词妄下结论。
若只因偶然相遇或个人猜测就认定他人行为不端,这种缺乏根据的论断本身就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是对信仰的轻慢。我们应当效法主耶稣的样式,以慈爱和宽容对待他人,在言语上保持节制,使我们口中所出的每一句话都能彰显基督的荣美,成为造就人的恩言,而非伤人的利刃。
四、不要成为破坏他人家庭的推手。说得严重些,这种没有事实依据的谣传,很可能对他人的家庭造成极大的伤害。有些弟兄姊妹的家人尚未信主,如果听到这些不实言论,他们会怎么想呢?还会支持自己的亲人继续信主和参与服侍吗?甚至可能因此对基督教产生误解和排斥,认为信仰没有带来和睦,反而滋生是非。
我们应当深知,每个家庭的稳固都需要彼此的信任与尊重,基督徒更应当成为守护家庭和谐的使者,而不是流言的传播者。当我们在言语上失去节制,随意议论他人家庭时,就是在亲手拆毁神所设立的秩序,也让未信主的家人对信仰产生隔阂。因此,在谈及他人家庭时,务要存敬畏的心,尽量避免“小题大做”。当以劝勉代替猜疑,用爱心守护每个家庭的安宁,让基督的爱藉着我们的言行流淌在人际关系中,成为家庭和睦的见证。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