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上海浦锦佳音堂周三祷告分享会

作者: 恩惠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8-28 11:21:13
分享与播放
(图片:佳音堂)

上海浦锦佳音堂于每周周三上午8点至10点半举行祷告分享会。8月27日清晨,我早早出发,搭乘地铁前往。抵达时,只见教堂静静伫立在一片翠绿之中,从马路对面望去,蓝天绿荫之间,“佳音堂”三字映入眼帘。

根据门卫的指引,我穿过安静的过道,步入副堂。这里虽为副堂,却处处透着明亮与简洁:洁白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只朴质的十字架,轻质的木质长凳整齐排列,散发出一种自然而又轻盈的美感。

参加祷告会的多以年长的弟兄姊妹为主,连司琴伴奏的也是一位满头银发的长者。八点至八点半,大家在琴声伴奏下一同唱诗敬拜;八点半整,正式进入祷告时段。一位姊妹先做开端祷告,随后带领大家唱起《求你赐我清洁的心》,歌声止息,便是全体低头祷告的时刻。接着再唱一首诗歌,又再做一次祷告……如此循环,共唱了四首赞美诗。

随后是证道时间,由教会同工王老师分享诗篇112篇。她先整体介绍了《诗篇》作为敬拜与祷告的特质,随后逐节解析112篇,层层深入,为会众清晰勾勒出一幅“敬畏耶和华之人”所蒙受的恩典与生命见证。

分享伊始,王老师便提出一个问题:何为真正的福气?在这个追求财富自由、健康平安、家庭幸福的时代,诗篇112篇却指出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真正福气的源头,在于敬畏耶和华。王老师指出112篇与诗篇111篇紧密相连——111篇聚焦于神的属性和祂奇妙的作为,而112篇则生动描绘了敬畏耶和华之人的生命样式。

何为“敬畏”?并非恐惧战兢、敬而远之,而是“敬重、虔敬加上顺服”。王老师特别强调,敬畏耶和华与喜爱他的命令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一个真正敬畏神的人,必从心底里以神的话语为乐,而非像法利赛人般仅外在遵守教条。“我们遵守命令,是因为爱他;而当我们以他的话为乐时,祝福便已在其中涌动。”

当我们以敬畏神为生命的基石时,神往往会将祝福赐给我们,诗篇112篇特别提到了后裔和财富。王老师强调,财富并非我们追求的终极目的,而是神祝福的途径,为的是让敬畏他的人有能力“践行公益,成为他人的祝福”。她引用《提摩太前书》6章17-19节,劝勉大家不要倚靠无定的钱财,而要倚靠神,并“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

一个敬畏神的人并非不会遭遇困境。王老师点明,“他永不动摇”的应许,并非指人生一帆风顺,而是在“乌云密布、漆黑一片之时,有神的光照进来,让他的内心在风暴中因依靠神而坚定。”生命的最终结局不在于环境,而在于信靠谁。恶人的道路终将灭亡,义人的道路必蒙保守,其终极结局是永生。

最后,王老师总结道,诗篇112篇绝非一套成功神学的公式,而是一幅因信靠神而活出的生命蓝图。她鼓励大家,唯有在耶稣基督里,才能寻获那“永不动摇”的生命根基。

证道结束,祷告会也接近尾声。长老祝福后,弟兄姊妹们有序离去。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