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群聊泛滥:警惕属灵错觉,回归真实团契

作者: 牧心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9-17 14:46:23
分享与播放
网络

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社交媒体不仅重塑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基督徒的信仰轨迹。如今,许多基督徒的社交列表里,各类信仰群聊琳琅满目:赞美群、祷告群、听道群、背经群、读经群、各侍奉组群、异地教会群、不同的牧者传道群,以及形形色色的私聊小群。指尖划过满屏的群聊提醒,看似热闹的线上信仰领域,却让不少信徒变得迷茫。群聊加得越多,属灵生命真的越成熟吗?事实上,泛滥的群聊不仅易催生“属灵错觉”,更暗藏异端渗透、人情绑架等隐患,反而导致信徒渐渐偏离了真实信仰生活的核心本质。

线上群聊的兴起,本带着便捷联结、彼此造就的初心。赞美群中,弟兄姊妹分享诗歌、传递感动,让旋律化作灵性的慰藉;祷告群里,众人同心守望,为生活困境、他人需要代祷,让温暖跨越山海阻隔;听道群与读经群,则为忙碌的信徒搭建碎片化学习平台,打破时空限制,让真理喂养触手可及。对行动不便或身处信仰资源匮乏地区的信徒而言,让他们得着喂养,接触更多信仰信息。从这个角度看,群聊确实为信仰生活增添了便利。

然而,当群聊数量不断叠加,“量变”并未带来“质变”,反而滋生出一系列问题。最突出的,便是“属灵错觉”的蔓延。不少信徒将加入群聊的数量、线上互动的频率,等同于属灵生命的成熟度。他们每日在各群打卡、转发信息、机械回复“阿们”,手指不停歇,看似虔诚忙碌,实则流于表面形式。这种“指尖上的属灵”,让信仰沦为廉价的表演——无需静心默想圣经,无需践行真理,只需动动手指,便能沉浸在群聊营造的“属灵氛围”中自我安慰。他们误以为“加群越多越属灵”“参与群里活动越多就越多为主作工”,却忽视了信仰的核心是与上帝的真实联结,最终导致信仰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生命深处。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信徒在多个群里频繁“讲道”,并非系统录制的音频,而是一条条60秒的碎片化语音。人的精力本就有限,即便怀着热心,要在多群持续输出有深度、有真理根基的分享,也近乎不现实。尤其多数分享者是未受系统神学训练的义工,其语音内容往往缺乏完整圣经真理支撑,甚至夹杂个人主观见解,不仅易误导其他信徒,长此以往也会让自己陷入疲惫与真理枯竭。而对于听众而言,若盲目沉浸在这些零散的信息中,缺乏对真理的系统学习与审慎分辨,信仰只会变得片面而肤浅。群聊中的侍奉门槛远低于教会侍奉,虽为更多人提供了参与侍奉的机会,但也正因其门槛偏低,无形中埋下了诸多难以预估的隐患。

群聊的开放性与复杂性,更给异端邪教的渗透留下可乘之机。有些信徒因缺乏警惕,盲目加入陌生群聊,甚至误闯“全能神”等异端邪教群;有些群聊虽以“信仰”为名,却早已被异端分子渗透,悄然传播歪理邪说。更荒唐的是,当异端信息出现在群里时,部分信徒未及聆听分辨,便习惯性回复“阿们”。问及原因,竟称“不知道是异端,没听就直接回应了”。这种缺乏警醒的行为,不仅为异端思想提供传播土壤,更暴露了信仰上的懒惰与疏忽。既不认真对待群内信息,也未建立真理辨别力,最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误导,偏离信仰正轨。

除此之外,“人情世故”成了信徒处理群聊问题的一大阻碍。有些信徒明知群聊内容杂乱,甚至存在异常,却因是“某弟兄姊妹拉进群”,碍于情面不好意思退出。于是,这些无益处的群聊沦为“鸡肋”:留在列表徒增信息干扰,耗费时间精力;退出又怕伤了灵胞感情,陷入两难。这种“人情绑架”,让群聊从“信仰工具”沦化为“社交负担”,进一步加剧了群聊泛滥的现状。

更严重的是,群聊泛滥让信徒过度依赖虚拟联结,逐渐忽视线下团契的不可替代性。线下团契是基督教信仰生活不可缺少的,其不仅是信息传递,更是肢体间面对面的相交、生命的彼此滋养。在真实团契中,弟兄姊妹能看见彼此的生活,困境时可获实际帮扶,困惑时能深入探讨真理,这种真诚互动能建立紧密深厚的属灵关系。而线上群聊的文字与语音,终究难以传递真实情感温度,无法替代握手、拥抱的温暖,也无法实现深度生命交流。许多信徒沉迷线上热闹,将大量时间耗在指尖互动,却减少线下团契参与,导致信仰生活虚拟化,与教会肢体关系愈发疏远。

面对群聊困局,基督徒需清醒认知:加入群聊与属灵并无直接关联,与主建立真实关系才是信仰的核心要求。要跳出群聊的“属灵错觉”,需从以下几方面主动调整:

首先,精简群聊,专注核心需求。信徒应结合自身信仰阶段与实际需求,筛选真正能带来生命成长的群聊,果断退出信息杂乱、缺乏真理引导或过度消耗精力的群。与其在十几个群里流于表面互动,不如断舍离,专注一两个优质群聊,深入学习真理,与肢体真诚相交,让群聊回归服务信仰的本质。

其次,扎根真理,提升辨别能力。唯有扎实学习圣经,建立稳固信仰根基,才能练就分辨异端与真理的“火眼金睛”。群内遇到陌生信息时,切勿盲目跟风回应,需认真聆听、结合圣经真理谨慎分辨;若发现疑似异端内容,应及时提醒弟兄姊妹,并向教会牧者请教,从源头遏制错误传播。同时,对不明来源的群聊保持警惕,避免盲目加入,从根本减少异端渗透可能。

再者,平衡线上线下,回归真实团契。线上群聊可作为信仰生活的补充,却绝不能替代线下团契。信徒应主动参与教会线下活动,珍惜与肢体面对面相交的机会,在真实互动中彼此扶持、共同成长。可将线上群聊作为线下团契的延伸,用于分享通知、传递关怀,但更多信仰交流与生命成长,应回归线下生活场景,让信仰在真实关系中扎根。 

最后,回归信仰本质,拒绝形式主义。信仰从来不是“打卡式”的群聊互动,也不是“数量式”的群聊叠加,而是内心与上帝的亲密关系,是生命在真理中的更新与践行。信徒需时常反思自身信仰状态,警惕陷入“属灵错觉”,将更多时间用于默想圣经、祷告亲近上帝、践行真理,无论是线上群聊还是线下团契,都应连于基督,让信仰从指尖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生命见证彰显信仰的力量。

线上群聊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信徒能否坚守信仰初心,不被数量裹挟,不被人情绑架,不流于形式。愿沉迷群聊的弟兄姊妹都能跳出群聊的“属灵迷雾”,清醒认识信仰是与主相连,在精简与专注中找回真实信仰生活,让信仰扎根真理、肢体合一,结出荣神益人的美好果实。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