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进入社会需专业化 湖北两会举办财务培训班

来源:福音时报
2011-12-29 00:44:30
分享与播放
湖北两会举办财务培训现场(图:湖北省基督教网站)

作为基督教组织,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和信息优势,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所及其它社会服务机构合作,在教会内部推动各种培训,可有力地提升基督教自身管理水平和基督徒参与社会服务的专业能力。

12月27日下午,湖北省基督教两会举办第二期财务人员培训班,此培训班主要以加强湖北省教会堂点财务管理为目的,全省教会的财务人员及部分管理财务的教会领袖约600多人参加了培训。会议由湖北省基督教协会会长朱致国牧师主持,省基督教两会秘书长张水莲牧师对全省财务规范方面给予指导。东方会计事务所曹主任讲授财务的专业知识,省民宗委杜爱华处长、华炎山处长到会带领大家学习宗教事务条例及财务管理办法,结合湖北教会情况,提出问题,并给予指导。

据湖北省基督教网站报道,通过此次培训,使湖北省基督教财务人员提高了财务专业知识,对财务的规范化管理起到良好的作用。

做好自身的财务管理是基督教进入社会的基础之一,但我们仍有相当长的路要铺。现代社会对实施社会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上仅凭爱心和意志来推行的慈善与救济方式已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

2011年《宗教蓝皮书》认为:基督教团体与信徒参与社会服务事业,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从精神到物质层面的帮助,是基督教进入社会的最为有效、最不容易引起争议的途径。基督教为和谐社会作贡献,参与公民社会的建构,首要的就是拆除“教会”与“社会”之间的樊篱,在社会中为信仰作见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基督教界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关怀事工实现的。基督教从事社会慈善的历史传统,由“施比受更为有福”、“作光作盐”、“荣神益人”的圣训所激励的服务动机,以及由基督教信仰所产生的对行为的内在约束,使得基督教团体在社会服务领域中拥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社会公信力。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基督教界自身的资金实力、人才储备、服务技能、项目运作水平,以及外部大环境的制度与政策保障,使得这个优势在当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基督教界在社会服务方面克服了诸多不利条件,在经历了前一阶段从落实政策到基本实现自养后,开始有能力回匮社会,并且正逐步走出恢复初期基督徒之间守望相助的内部服务模式,也不仅仅局限在因事而起的捐款捐物,其服务的领域正在逐步拓展,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也不断提高,在某些服务领域开始形成具有基督教特点的专业化、制度化服务模式。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