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有关人性,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基本上都有所论及,主要有性善论、性恶论及性无善无不善论。主张性善论的是儒家,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故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则持性恶论,在他看来,圣人之所以制定各种伦理及礼仪,就是要让人借着学习而立德,但由于学习是逆性的,故此人需要学习才能立德的事实说明了人性本来是恶的。告子对人性又有另外的看法,在他看来,人性乃是无善无不善的。人性就好比那急流的水,缺口在东便向东方流,缺口在西便向西方流。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就像水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一样。那么在基督徒看来,人性又是怎样的呢?基督徒的人性观是上述人性论的其中之一,还是另有其论呢?
一、被造时的人性本善
在基督徒的眼里,人性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只能从《圣经》中寻找答案。从人的被造来看,人在受造之日原是清洁与正直的,那个时候的人性肯定也是良善的。在始祖堕落前,人乃时时刻刻活在上帝的面光之中,与他同心与他同行。那时候的人性是全然光明的,因为被造之人既时时刻刻与上帝有亲密的相交,便时刻从他那里支取属天的能力及恩赐,更是全心服侍、尊他为主、遵他而行。在那样的人性中,根本不可能有恶的成分或任何的幽暗之处。始祖堕落后,虽然其良善的本性受到了罪的玷污,但并未彻底损毁。人的堕落并不能取消他是照着上帝的形象与样式所造的这个事实。
倘若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那么人的堕落并没有取消他之所以为人的资格,他并没有因此而成为禽兽。事实上,这乃是人权及人的尊严的根本之所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人即便干了卖淫嫖娼的违法勾当,在民警突击检查中被查获,但在媒体公布这一信息的时候,仍会在当事人的身上打上马赛克,作模糊处理,以维护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尊严。被造时的人性本善,这一历史性的事实,提醒我们,人在那么一个特殊的时期曾经全然光明及正直并因此而活在荣耀的幸福之中。人终究不是禽兽,他若愿意,借着耶稣基督悔改归向这位慈爱的天父,就能立刻得到奇妙的救赎,且在圣灵的更新中慢慢恢复到那正直的人性之中。
二、堕落后的人性败坏
人本来全然正直,但伊甸园事件使人性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那层阴影便是罪的阴影。罪恶进入始祖的生命、开始腐蚀他们的生活,且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后裔。罪从一人进入世界,使全人类陷在罪恶及败坏之中。故此,亚当的后代都是与生俱来的罪人。从堕落后这个时间点来看,人性是全然败坏的。著名的神学家约翰加尔文将罪人的人性形容为全然败坏。当然,我们必须对加尔文所说的全然败坏有一个正确的解读。加尔文的意思并不是说,堕落后的人类已经彻底丧失了人性,使人性成为了兽性。
不!这绝非加尔文的原意。“全然败坏”只不过是用来说明人的堕落是全方位的彻底的堕落,罪恶已经渗透人性的每个层面及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但罪恶并未取消人性,并未使人成为禽兽。上帝的恩典仍在罪恶的世界里运行,上帝仍在护理着这个被罪腐蚀的世界,使其不至于沦为暗无天日的地狱。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上帝的恩典仍在世人中间运作,即便人不认识、甚至诋毁他的圣名,上帝仍赐给他们普遍的恩典,使他们被看管在良心及法律之下。于是,世俗意义上的善行仍然存在,尽管这善行不能成为人得救的条件,却仍有其美好的价值。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的堕落是真实的,这堕落的事实的确给人性带来巨大的伤害,使人的意志被困于罪权之下。可以说堕落后的人类已经失去了不犯罪的自由,人们只能在全然违背上帝的道路上自由地抉择他们所喜爱的事物。也就是说,人的自由已经成了只能选择犯这罪或犯那罪的自由。这并非只是理论,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极其普遍的现象。比如人在向善及向恶的倾向方面,很明显的一件事便是,“向恶”的倾向明显超过了“向善”的倾向。人在家庭及学校不断地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但只要他们一沾染罪恶,比如偶然看了黄色影片,偶然结交了品行不端正的人或偶然接触了毒品等,这人之前所学的一切很可能就会被轻易摧毁。这些现象证明了人的确更容易受到罪恶的影响。这并不是说罪恶的力量本来就大于善的力量,而是说堕落后的人性已经受损、已经腐化、已经失去了不犯罪的自由。人性里面有破口,因此容易与外面的罪恶相互勾结,里应外合,使人陷在罪恶及倾覆之中。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