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西亚会议1700周年之际,带您走近这场影响基督教史的会议

作者: 鼓浪隐士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1-19 13:19:40
分享与播放

在国外历史上有些会议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比如维也纳会议、柏林会议、雅尔塔会议等等。而在距今1700年前,在今天土耳其小城尼西亚举行的一次会议,同样对人类影响深远。

基督教会是从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区开始发展,虽然经历了诸多波折,但还是在公元四世纪左右,传遍了从印度到罗马的广大地区。而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发布了《米兰敕令》给予了基督教会合法化地位。从此教会在罗马帝国境内不在遭遇压迫,得以安全地宣教。

可是外部压力解决了,内部的分歧却出现了。当时的亚历山大主教阿里乌(亚流)却对基督的地位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圣子只是受造物,而缺乏完全的神性,其地位要比圣父更低。这种观点明显与正统教会所信奉的三位一体神论有着明显,于是东西方主教对此争论不休。

为了平息纷争,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5年,在小亚细亚今天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东南部的小城尼西亚,召开了教会历史上第一次的大公会议,这次会议共有300多名来自东、西方的教会人士出席。在圣灵的作用下,会议最终以压倒性的表决驳斥了阿里乌主义否认耶稣基督神性从而贬低其地位的谬误,制定了《尼西亚信经》,确定了上主为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同受敬拜、同受尊崇的基本教义。

尼西亚会议对教会发展影响深远,其制定的原则被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以及东方宗派所认信、遵守,成为基督信仰的核心教义。虽然普世教会在发展历程中,因着历史、文化、民族等差异,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只要是正统教会,几乎都认信《尼西亚信经》,肯定三位一体信仰的真理。

而随着基督教会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尼西亚会议制定的原则,都被各国、各族的基督徒所接受,成为其精神文化的重要资源。由于当前基督宗教为全球最大信仰,总人数接近三分之一,因此说尼西亚会议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并不为过。

尼西亚会议也是教会历史上第一次为了解决教义分歧而举行的大公会议,这种模式被后世教会所延续。只要在教义问题是出现了严重分歧,都会通过举行大公会议进行讨论。

因此才有君士坦丁堡、以弗所、迦克墩、拉特兰、梵二等等大公会议的出现。而普世教会也是通过大公会议解决分歧,制定教理、抵制异端,确定了基督信仰的基本教义,无论对于教会还是人类历史都有着重要作用。

尼西亚会议召开的目的就是抵制异端邪说。而在当今世代,各种邪教组织横行,给社会造成了巨大危害。因此尼西亚会议的精神是值得今天我们继承与发扬的。当我们遇到异端邪说侵袭时,就可以回到大公教会的教义中,去寻找资源驳斥各种谬论。从而让人们得以珍爱生命、远离邪教。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