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姊妹说,xx牧师平日里不苟言笑,不太敢和他交通,不如xx长老经常微笑,很容易和他交通。还和我开玩笑地说道:“能不能和牧师提提建议,多笑一点,否则弟兄姐妹都敢和他说话了。”我也开玩笑地说:“你们自己提,没事的。”她说怕牧师生气。这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当牧师不苟言笑时,我们能不能提点建议呢?
其实,这是个很小的问题,不关乎信仰和侍奉原则,但也能给弟兄姊妹带来帮助。面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这样牧者和信徒之间才会有健康的关系。
首先要尊重每个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有些人经常是不苟言笑的,也不是“冷脸相”,这只是他正常的神态;而有些人则一直是笑脸,不管对谁,不管遇到什么事,哪怕家里遇到大难题,也不会有太多的愁容。有的人是属灵生命足够丰盛;有的人则是一直就很乐观。而姊妹所说的xx长老就是经常带着笑容,他今年六十多岁了,不管对家人、信徒,还是陌生人,都一直带着笑容;而那位不常笑的牧师,他也一直是这样,只有遇到特别好笑的事情时才会有笑容,这和人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
其次,要学会理解牧者们的忙碌。该牧师除了在教会服侍,还在三自爱国会里有事工,平时很忙碌。每个月有七八场,还有微信群录音的讲道音频,加上其它的管理事务、会议等等。在诸多事务之下,自然会很疲惫,因此脸上带笑容的时候就不是很多。有些弟兄姊妹认为如果牧师对信徒经常没有笑脸,是不爱信徒的表现,其实不必如此小题大作。虽然牧师不是开怀大笑,但也没有愁容或不好的神情。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可以提建议。毕竟是教会的牧师,弟兄姊妹就是他们牧养接触的对象,他们的状态从某种角度来说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教会的信徒。因此,也可以适当提一提建议,这不仅是对信徒,对牧者自身来说也很有益处。所谓“笑一笑十年少”,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有好的状态。不仅如此,有些弟兄姊妹本身就比较腼腆,看到牧师会紧张,这时候如果牧者神情严肃,他们可能就更不敢打开自己,和牧者交通了。
也不只是这件事情,如果有其它建议,弟兄姊妹也可以大胆地提。相信只是要合理的、正确的,对教会和弟兄姊妹有益的建议,牧长们是可以接受的。这不是为了说谁好与不好,只是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加彼此相爱,在交通中彼此建造,共同推动教会的发展。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基层教会义工。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