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的伪装之术

作者: 郑微末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2-27 13:53:22
分享与播放

警惕!服事中的“嫉妒”或许正在悄然蔓延……

在教会中,目睹身边的同工受到牧师的褒奖,赢得弟兄姐妹的称赞,你的内心会否悄然泛起一丝……不太愉悦的感受?抑或,看到某位年轻的同工,天赋异禀,很快就承担起重要的服事职责,心中会瞬间闪过一念……“他是不是有些过于出风头了?”再或者,于小组里,听到其他肢体的精彩分享,动人祷告,自己却默默坐在角落,感觉……有些许黯然失色?

倘若这些感受,你哪怕曾有过一星半点,那么今日的这篇文章,兴许能给你带来某些启迪与助力。

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个时常被忽视,却真实存在于属灵生活里的挑战:嫉妒,以及它常常伪装而成的“属灵外衣”。

嫉妒,犹如空气一般,无声无息地渗入我们的服事以及生命当中。尤其是在属灵的范畴内,嫉妒往往会披上一层“属灵”的外衣,变得更为隐秘,更难以察觉。

先从一则古老的故事起始,瞧瞧在圣经里,嫉妒是怎样于属灵领袖之间暗暗滋生的。

一、一面明镜:米利暗的警示

在《民数记》第12章,记载了这样几句话:“耶和华在云柱中降临,站在会幕门口,召亚伦和米利暗,二人就出来了。耶和华说:‘你们且听我的话:你们中间若有先知,我耶和华必在异象中向他显现,在梦中与他说话。我的仆人摩西不是这样,他是在我全家尽忠的。’”(民12:5—7)

原来,摩西的姐姐米利暗和哥哥亚伦,他们均为以色列的领袖,曾经与摩西一道引领以色列民出离埃及,历经诸多神迹奇事。然而,当摩西的权柄被上帝亲自确立,当他成为以色列民与上帝之间的中保之时,米利暗和亚伦的心中,却暗暗萌生出了嫉妒。他们以摩西娶了古实女子作为借口,开始在背后议论他,质疑他的权柄,甚至挑战上帝的抉择。他们言道:“难道耶和华单与摩西说话,不也与我们说话吗?”

这句话,饱含着不甘与质疑,也袒露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念头:我们亦是领袖,为何上帝单单重用摩西?难道我们不够出色吗?

上帝听闻了他们的怨言,祂亲自显现,严厉地斥责了米利暗和亚伦,并阐明了摩西作为祂仆人的独特地位。最终,米利暗因诋毁摩西而患上大麻风,受到了上帝的惩戒。

这个事件映照出人性普遍存在的脆弱。即便是属灵领袖,即便是曾经领受过上帝恩典之人,也可能陷入嫉妒的陷阱。

二、“嫉妒”的伪装之术

在我们的服事中,是否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嫉妒”呢?它会伪装成:

1. “为了主的工作忧心忡忡”

“我批评他,并非出于嫉妒,而是为了教会的益处!他那样行事,真的符合真理吗?真的能够造就弟兄姐妹吗?”

嫉妒会驱使我们以“关心圣工”为名义,去挑剔他人的服事,指责他人的不足之处。表面看似是为了维护真理,实则是为了贬低他人,抬高自己。

2. “对真理的热忱”

“我反对他,不是因为嫉妒,而是为了捍卫纯正的信仰!他的神学观点,真的契合圣经吗?如此教导下去,会不会将弟兄姐妹带偏了?”

嫉妒会让我们以“捍卫真理”作盾牌,去攻击他人的信仰立场,指责他人的神学观点。表面上看似是为了坚守纯正,实则是为了争夺话语权,维护自身的权威。

3. “追求公平正义”

“为何总是他备受称赞?为何总是他承担重要的服事?教会是否有些偏心?这样公平吗?”

嫉妒会让我们以“追求公平”为口号,去埋怨教会不公,指责教会偏袒。表面上看似是为了维护公平正义,实则是为了谋取更多的关注与肯定,满足自己的私欲。

这些“属灵外衣”,看似堂皇体面,实则隐匿着一颗充斥着嫉妒与骄傲的内心,让人误以为自己是“为了神”,实际上却是“为了自己”。

三、根源:内心的“三座大山”

若要战胜“嫉妒”,首先要明晰它的根源。嫉妒的根源,往往源自于我们内心的“三座大山”:

1. 对自我价值的错误判定。人们时常会将自身的价值建立于他人的评价之上,建立于服事的成果之上,建立于世俗的标准之上。当我们没有达成这些标准时,内心的安全感便会动摇,嫉妒的阴霾便会笼罩。

我们千万不要忘却了,我们人真正的价值,并非源于外在的成就,而是来自上帝无条件的爱与接纳。在上帝眼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祂所深爱的子女,我们的价值是由祂亲自赋予的,是永恒不变的。

2. 对上帝主权的质疑。嫉妒亦源于对上帝主权的怀疑。人常妄图掌控自己的生命,掌控服事的方向,掌控他人的评价。当我们发觉事情并非依照自己的意愿发展时,内心的掌控欲便会遭受挑战,嫉妒的情绪便会滋生。

我们忘却了,上帝才是生命的主宰,祂拥有绝对的主权来安排一切。祂拣选谁,恩待谁,擢升谁,皆出于祂自身的旨意。我们所能做的,唯有谦卑顺服,接纳祂的安排,笃信祂的智慧与美善。

3. 属灵骄傲的死角。嫉妒更是属灵骄傲的死角。骄傲,宛如坚硬的外壳,包裹着人们的内心,致使无法敞开自己,无法接纳他人的恩赐,无法承认自己的不足。骄傲让人们自以为是,自视甚高,总觉得自己比他人更为优秀,更配得上。当他人的恩赐超越自己时,骄傲便会受到冲击,嫉妒的毒箭便会射出。

我们忘却了,一切的恩赐皆来自上帝,我们所拥有的,皆是祂白白的恩典。我们应当谦卑感恩,将一切的荣耀归与祂。

四、更新的路径:在恩典中破茧成蝶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战胜服事中的“嫉妒”呢?这绝非易事,它需要我们勇敢地直面内心的黑暗,承认自己的软弱,并寻求上帝的疗愈与更新。

1. 重新定位生命价值:扎根于上帝的爱。战胜嫉妒的首要步骤,是重新定位我们的生命价值。我们需要将价值的根基,从外在的成就转向内在的身份。

我们并非因服事出色才被上帝所爱,而是因上帝爱我们,我们方能服事祂。人的价值,不取决于他人的评价,而在于上帝的拣选与恩典。

我们需要不断回归到十字架下,默想基督为我们所付出的代价,体悟祂无条件的爱与接纳。当我们深深扎根于上帝的爱中,内心的安全感便会得以构建,嫉妒的阴影便会逐步消散。

一是洞见神国度中独一无二的你:上帝在祂的国度里,为每个人都预备了独一无二的位置与角色。我们无需与他人相较,无需艳羡他人的恩赐,只需专注于自身的呼召,忠心于自己的岗位。每个人都是基督身体上的一个肢体,各有其功用,彼此联结,共同构成基督的身体。当我们认识到自己在神国度中的独特地位时,内心的竞争与嫉妒便会减少,合作与感恩便会增多。

二是在上帝赋予的岗位上忠心耕耘:忠心,是服事的核心品质。上帝所看重的,并非我们的能力与成就,而是我们的忠心与顺服。无论被置于何种岗位,无论恩赐大小,无论服事是否得到肯定,我们都要竭尽全力,忠心服事。当我们专注于忠心服事时,内心的焦虑与比较便会减少,喜乐与平安便会增多。

三是以建造教会为共同志向:我们的服事,最终的目标乃是建造基督的教会。教会是上帝的家,是基督的身体,是圣灵的殿。服事,并非为了个人的荣耀,而是为了教会的成长与合一。当以建造教会为目标时,个人的私欲与竞争便会减少,团队的合作与爱心便会增多。

2. 操练属灵分辨:识破嫉妒的伪装。我们需要学会分辨,哪些是源于真理的热忱,哪些是出于嫉妒的伪装。需要省察批评背后的动机,辨别是真理的热忱还是个人意志的坚持,学习以上帝的眼光看待服事。

一是省察批评的动机:当我们想要批评他人时,需要先停下脚步,省察自己内心的动机。我们的批评是出于爱心,旨在帮助他人成长,还是出于嫉妒,旨在贬低他人抬高自己?我们的批评是出于真理,旨在维护上帝的圣洁,还是出于个人意志,旨在维护自己的权威?当我们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动机时,嫉妒的伪装便会显现。

二是分辨真理的热忱与个人意志的坚持:有时,我们自认为是在为真理而战,实则是在维护个人的观点与立场。热忱是出于对真理的热爱,还是出于对个人意志的坚持?真理的热忱是谦卑的、柔和的、包容的,而个人意志的坚持是骄傲的、强硬的、排斥的。当我们学会分辨真理的热忱和个人意志的坚持时,嫉妒的陷阱便能得以规避。

三是以上帝的眼光看待服事:我们的眼光往往是狭隘的、片面的,容易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需要学习以神的眼光看待服事,洞察服事背后的属灵意义,看到上帝在每个人身上的作为。上帝的眼光是宽广的、全面的、深入的,祂所看到的是人心,是永恒。

3. 构建健康的属灵生活:被恩典滋养的生命。战胜嫉妒的根本途径,是构建健康的属灵生活。基督徒需要培育与上帝亲密的关系,在祷告中获得疗愈,以感恩取代比较。

一是培育与上帝亲密的关系:与上帝亲密的关系,是战胜一切负面情绪的基石。当与上帝建立亲密的关系时,人心会被祂的爱所填满,灵会被祂的灵所润泽,生命会被祂的生命所更新。我们需要每日抽出时间亲近上帝,读经祷告,默想祂的话语,感受祂的同在。当我们与上帝亲密同行时,嫉妒的毒素便会被稀释。

二是在祷告中获得疗愈:祷告是疗愈内心的良药。当感到嫉妒侵袭时,要来到上帝面前,坦诚自己的软弱,祈求祂的疗愈。上帝是疗愈者,祂能够疗愈我们内心的伤痛,解除我们心中的束缚。我们需要在祷告中敞开心扉,将一切的焦虑、不安、嫉妒都交托给祂,相信祂会赐予我们平安与力量。

三是以感恩取代比较:感恩是疗愈嫉妒的解药。嫉妒常常源于比较,当我们总是与他人比较时,就容易产生不平衡。我们需要学会感恩,细数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恩典,感恩祂所赐给我们的一切。当专注于感恩时,内心的喜乐便会增加,嫉妒的阴影便会消散。

五、行动起来:在恩典中活出崭新的生命

战胜嫉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操练的过程。基督徒需要将这些原则,融入日常的生活与服事中,让恩典的阳光,驱散嫉妒的阴霾。

1. 每日灵修反思。每天为自己预留一段静谧的时光,在上帝面前省察自己的内心。在今日的服事中,我是否对某人产生了负面情绪?是否暗自与他人比较?是否在背后议论他人?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将这些负面情绪带到上帝的面前,求照亮并净化。

2. 主动表达善意。刻意去关注那些容易让你嫉妒的同工,主动为他们祷告,祝福他们,甚至寻找机会表达你的欣赏与肯定。例如,可以对那位常常被称赞的同工说:“你的分享着实精彩,我从中收获颇丰。”或者对那位天赋出众的年轻同工说:“看到你如此有天赋,教会真是有福。”这样的举动,不仅能助力我们放下嫉妒,还能构建更美好的同工关系。

3. 建立彼此守望小组。与几位信赖的同工组成小组,定期分享彼此的服事经历与心路历程。坦诚地分享自己在服事中遭遇的挑战与软弱,包括嫉妒的情绪。相互鼓励,彼此提醒,一同在恩典中成长。

还记得米利暗的故事吗?虽然她因嫉妒受到了惩戒,但最终,在摩西的代求下,上帝怜悯了她,治愈了她。

即便我们不慎陷入嫉妒的泥潭,也无需绝望。上帝的恩典永远超越我们的软弱。只要我们愿意悔改,愿意来到祂面前,祂必定会赦免我们,将右手按在我们身上,疗愈我们,引领我们走出嫉妒的阴影,步入充满爱与合一的光明。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