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不少地方的教堂门口在主日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一些乞讨的人:他们有的看起来都穷困潦倒,有的是很严重的肢残人,有的说是遇到了困难需要回家的路费……在乞讨的时候,他们当中有人会说“耶稣爱你”之类的话,有人一直播放着赞美诗,还有人播放着证道。
该怎么对待这些人呢?从教会和信徒的对待方式,或许可窥见一些不同的信仰光景与态度来。
教会有爱心,这是最直观的反映,否则他们也不会聚集到教堂门口乞讨。当看到这些人的惨状时,一些基督徒或多或少地会给予帮助,他们认为基督徒就是要关爱弱势群体的,不帮的话自己也良心有愧。对于他们是否是骗子,许多人没有精力去分辨,本着自己真实的付出上帝会纪念的心,他们就帮了。对于这种做法,一些牧者和基督徒并不赞同,认为如果对方是骗子,那么自己的爱心就被利用了,反而助长了对方的恶。
另外,也有人认为救急不救穷,只是金钱上的施舍并不能帮助一个人站立起来,只能让他继续走乞讨的路。关于这点,笔者曾看到过的一个故事:一位缺了一条胳膊的人来到一户人家乞讨,这家的主人没有直接给他钱,而是让他把一些砖搬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待他搬完后,这家主人给了他钱,说这是给他的报酬。此后,这个残疾人就不再乞讨了,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许多基督徒的爱心冷淡了,这是另外一个直接的反映。这些年来,媒体报出了不少靠乞讨发家致富的职业乞丐,也有人故意把人打残让他们去乞讨,所以当人们再看到乞讨的人时,首先的反应就是“骗子”。许多基督徒也是如此,遇到了就赶紧避开了。慢慢地,人们的心变得冷淡了,冷漠了,对于这些人熟视无睹,也不再费力地思考他们是否是骗子了。
也有教会和基督徒显露出了“多走一里路”的爱,他们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他们的情况,并且给予帮助。我曾经看到过的一张照片令我很感动,那个场景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中。一位花白头发的老爷爷衣衫褴褛,面前乞讨用的小钵里装着零星的钱币,两位姐妹基督徒义工蹲在地上跟他聊天,就如同相识已久的朋友在叙旧。如果对方真的需要帮助,她们就会给予帮助,甚至是接到专门照顾无家可归的人的基督徒爱心机构帮助照顾。
有一间教会也曾坚持多年做着类似的事情,他们把流浪的人接到教会住,能送回老家的就帮助送回老家,剩下的就继续由教会来照顾,此举得到了很多人的见证。另外一间很富裕的教会的主任牧师也对这个群体付出了爱,一位得到过这位牧师帮助的肢残弟兄见证说,这位主任牧师会去了解这些乞讨的人的情况,帮助把他们有的送回了老家的福利院,有的则送进了当地的养老院,费用由教会来承担。
乞讨的人群是很复杂的,他们可能是骗子,可能遭受过家庭严重的变故,心灵也很可能受到过严重的创伤,也有可能有案底前科……要爱这个群体是很难的,但无论如何,至少不能让我们的心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