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黄土岭教堂:乡村信仰的坚守

作者: 毋忠毅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4-11 08:17:26
分享与播放

在辽南营口市所辖的大石桥市东部山区,有一个叫做黄土岭的地方。顾名思义,这是因为从明朝年间驻地村北有一黄土岭而得名。

哈利路亚!感谢上帝的恩光普照,感谢恩主基督的垂顾,山区的黄土岭有一座营口市基督教两会、大石桥基督教会为福音、为众弟兄姊妹而投资、付出、坚守的基督教堂:黄土岭基督教活动点的圣殿。

一、牧长高瞻远瞩、不离不弃的决策

提起黄土岭教会的复兴,充满了恩典和曲折,充满了智慧和祂的大能,这也是在教会建设和牧养方面“营口模式”的一个缩影。

可能是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的原因,黄土岭这一带的基督教信徒倒是不少,但都不是在基督教两会的领导下,而是在各个的、没有合法场所许可证的活动点里面聚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没有统一管理、没有统一牧养、缺乏真道牧养的“自我发展”的“一盘撒沙”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信徒们是在那些带有所谓传道人自我理解,有的偏离信仰、甚至是极端信仰的环境中聚会,还自以为是在基督里得到了福音。

辽宁省基督教协会会长、营口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侯玉洁牧师和营口市基督教协会总干事、大石桥市基督教会负责人侯明牧师等牧长在了解了黄土岭的状况后,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深知:“‘我必设立照管他们的牧人,牧养他们。他们不再惧怕,不再惊惶,也不缺少一个。’这是耶和华说的。”

“不能缺少一个”!这是营口市基督教两会和大石桥教会牧长们一致的异象。有人说鞭长莫及,但是上帝的福音是传遍地极、没有“死角”和“盲区”的。

黄土岭教会处于大石桥市东部的建一镇、吕王镇(现已改为村),三个地区,其中建一镇面积为169.1平方公里,人口为1.16万人;吕王的面积约为91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万人;黄土岭镇面积约为191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68万人,这将近四万人的三个地区,不仅有不少的信徒,而且福音的光辉一定要照在这三个东部的山区,不能因为偏远就放弃。

侯玉洁牧师和我说过:对于类似黄土岭教会这样的情况两会会选调、差派那些最优秀的传道人,去开拓、去管理,去牧养。为此他们经过研究决定:派得力的同工到黄土岭,恢复聚会、兴建神的圣殿,把福音的旌旗牢牢地扎在这山区之中不倒、不“褪色”。

营口市基督教两会和大石桥教会站在属灵和信仰的高度,为收拢主“散放”、没有牧羊人、迷失的羔羊;为“狼口夺羊”做出了不离不弃、鼎力帮助建堂、恢复聚会的具有远见的决策,真的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二、荒草、废墟中崛起的教堂

当时的黄土岭“教堂”压根也没有教堂,什么光景?一个长满各种荒草的破大院、一个只有框架、没有门窗、没有室内任何东西的那么一个所谓的房子,一片荒凉的、破乱不堪的地方。

营口市基督教两会有一个传统:各教会彼此相爱。如果哪里需要建教堂或者教会、传道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两会会号召营口地区所有的教会伸出援手、献出爱心来帮助,比如献出主日捐、奉献资金、教牧同工个人奉献等等。这也是营口市基督教两会牧养的“营口模式”的一项内容。

在营口市基督教两会和大石桥教会及各地教会的帮助下,筹集了约50万元,在废墟上修缮黄土岭教堂。这50万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农村教会来说可是恩典、是“及时雨”。

在牧长的关怀和直接带领下,从2013年2月开始,教堂的修缮工作开始,经过传道人、信徒的同心合意的努力,2023年5月份教堂的修缮、恢复基本竣工。后续的内部、外部的装饰装修、设备的配置,办公室的配置、教堂椅子的配置等等陆续完善。

2025年4月6日的主日,我在黄土岭教会的负责人李英龙传道的带领下,驱车来到这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明亮、整洁的大院,不锈钢的拉闸门,院内五星红旗猎猎飘扬;370多平方米的白色墙体、红屋顶上方是十字架的教堂主堂,还有诗班、办公室、仓库等附属建筑。谁能想到这里昔日的那种荒芜、荒凉的景象呢?真的是上帝的恩赐,旧貌换新颜。

今天的主日,有从四面八方来的父老乡亲信徒约六、七十人。最令我感动的是一对老年夫妻,从远在40里外的建一镇来到教堂。李英龙传道告诉我:这里聚会的信徒有将近一半是从外镇、外乡来的,都有不少是往返40公里的信徒。我当时很受感动。第二天我在一个市的基督教两会会议上和一些教会的负责人们交通的时候就说:看到黄土岭教堂信徒来聚会,真的不容易,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就是信仰的精神,使得他们克服困难来到教堂,这里不是平坦的大路,这里是山路啊。往返40多公里,如果没有信仰,谁会来呢?感谢主!

进入教堂,弟兄姊妹在诗班姊妹的带领下高歌赞美。教堂内部白色的墙体、窗明几净,有木质的座椅,大屏幕、音响、钢琴、暖气、冷气等设备一应俱全。作为一个从废墟中建立起来的山村教堂,这已经真的可以了。

在办公区,我看到了各种绿色植物,有的花卉已经盛开,还有东北特有的大炕、食堂、办公室等;教堂的规章制度上墙;诗班、后勤、接待、保洁、安保等班组的弟兄姊妹热心为主做工,大多数的同工都是默默奉献的义工。

看到家乡教堂这么大的变化,终于有了一个值得自豪的家,信徒们脸上洋溢着喜乐笑容,他们感谢圣三一的真神上帝、感谢营口市基督教两会和大石桥教会。

现在,黄土岭教堂已经成为辐射周边几个地区的中心堂,为福音坚强的屹立,教堂传来赞美声、圣十字架熠熠生辉,向人们昭示“神爱世人”,来到这里有慈爱、有救恩、有喜乐、有平安,这里是传福音的圣殿。

三、教堂管理

营口市基督教两会、大石桥教会帮助这里建堂后,在牧养、管理等方面也一直给予最大的帮助和支持,使得教堂管理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始终以基督为元首。侯玉洁牧师、侯明牧师等两会和大石桥教会的负责人,也经常关心、过问教会的发展和事工、圣工,给以鼓励、指导。

牧养方面:大石桥教会派了东北神学院毕业的李英龙传道在这里负责全面的工作;主日的聚会证道、培灵会等由大石桥教会差派教牧同工来,侯玉洁牧师、侯明牧师也会在重大节期来到这里;教堂的圣餐礼、圣洗礼等圣礼由大石桥教堂差派牧者主持。使得这里的信徒基本和“大教会”的肢体一样接受信仰的牧养。

管理方面:教堂由大石桥教堂负责人员管理、教务管理、财务管理等;教堂有五位堂管会成员实行民主管理;教堂的财务管理由于收支不大,所以由大石桥教会代管,这样既有正规的财务管理,又节省了教会的费用开支。

教堂为了方便周围20公里左右方圆的弟兄姊妹来聚会,特意花钱租用了三台大小不同的车辆来接送。

教堂只有一位圣职人员。考虑到这个教堂的实际情况,他的工资由大石桥教会负责,这就减轻了这个教会的经济上的负担。

四、为福音甘心乐意奉献的传道人和同工

来到这里除了见到的教堂风采外,再就是这里的传道人和同工同道、弟兄姊妹,起初的热心、现在的执着,对信仰的坚定信心,使我很受感动。

服务的同工、诗班赞美的同工、后勤的同工、探访的同工、管理的同工......,大家都是甘心乐意做义工的弟兄姊妹,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雪,或者是路途多么遥远都风雨无阻的克服困难准时来到教堂做工。他们有家务要做、有农活要做、有农村许多的事情要做,但是他们都尊主为大,把教堂的事工当做首要的任务来完成,真的是挺不容易。

写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及教会的负责人李英龙传道。他毕业于东北神学院,之后一直在大石桥教会服侍,是一个忠心爱主、甘心奉献、埋头苦干的教会骨干传道人。营口市基督教两会和大石桥教会经过研究决定,派他到黄土岭教会来“拓荒”:做教会的负责人。

面对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所谓的教堂,李英龙传道在接受了差派之后没有畏惧、没有计较、没有考虑的更多,而是带着使命义无反顾的来到这里。他居住的大石桥市,距离黄土里有40多公里,他到教会来要开车一个多小时,翻越魏大岭、秀才岭等三座山岭,然后才能到达教堂。有的时候因为事工的繁忙或者是天气、路况不好,就只能在教堂里吃住。

万事开头难哪。2023年的2月,在侯明牧师的带领下,他们在黄土岭开始了重建之后的第一次聚会。李传道回忆,那天一共有23位信徒,而且是在东北的火炕上聚会。就这样黄土岭教会就是从23个人在火炕上聚会开始的。

凡是经历过、参与过或主持过教堂建设的教牧同工、弟兄姊妹都知道这里的艰辛、付出和难度。我在黄土岭教堂院内举目一望,真的是“黄土岭”,四周是山,在这里为主做工、重新组建教会、重新修缮、修建教堂比起在城镇、在平原地区,难度更大。

即使这样,“ 主耶和华啊,你曾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创造天地,在你没有难成的事。”看那!营口市基督教两会的同工来了、大石桥教会的同工来了、黄土岭附近其它教会的同工来了、周围村庄的信徒来了……在营口市基督教两会、大石桥教会各位牧长和同工同道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黄土岭教会各位弟兄姊妹艰苦、不懈的甘心乐意奉献和辛勤的付出,众志成城、上下同心,2023年5月份,一座具有370多平方米的教堂在黄土岭这块上帝眷顾的土地上崛起。

有了教堂就是有了可以蒙恩遮风挡雨的温馨的家、有了教堂就是向世人展示这里是上帝的圣殿、有了教堂弟兄姊妹进入了固定的聚会场所,为传福音创造良好的条件、有了一个像样的教堂,这更是一件荣耀上荣耀神的见证。

现在的黄土岭教会,除了主日聚会以外,礼拜三、礼拜六也都有活动,包括查经、诗班练诗等;教会恢复聚会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在去年他们就参加了大石桥教会组织的舞蹈联谊会。我在那里看到了弟兄姊妹的风采,他们表演的赞美节目获得了大家的赞扬,我还特意为他们拍下了在大桥教堂的合影以资纪念。

中国有句俗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会也是这样,不论大小,不论城市和农村,每年都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

单就说探访吧,除了正常的过年过节等节假日需要探访外,此外还要到山沟沟里的有病的肢体、有某种原因不能来教堂聚会的信徒家、或需要帮助的肢体家里去探访,如果有特殊情况还要随时随地去探访,信徒如有归天家的也要忙里忙外的帮助料理后事。

为了提高教会的牧养水平和同工侍奉的水平,教堂每年都要参加营口市基督教两会或大石桥教会组织的各种培训班。

“于细微处见精神。”在黄土岭教会,我看到了这样的一些细节:卫生间干净整洁、没有异味;院内清扫的干干净净,连一张纸屑、一根杂草都没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办公室里养了许多花草树木,长势非常好,可见这里的弟兄姊妹的有爱的情操;在大门负责接待的姊妹们彬彬有礼,脸上露着笑容欢迎弟兄姊妹回家……可见教堂的日常管理到位的风貌。

到黄土岭教会的时间不算长可以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是给我的印象一连几天都在我的脑海中回忆,这就是中国最基层的乡村教会。这里有一群爱国爱教、荣神益人,以基督为教会元首、为了信仰持守、坚守教牧同工和神拣选的众儿女。

“看哪,敬畏耶和华的人,必要这样蒙福!”

黄土岭有圣教会堂,基督的旌旗高杨。
       信徒同心合意仰望,传福音源远流长。

愿主耶稣基督的荣光永耀在黄土岭的圣殿,圣灵如春风化雨浇灌群羊。愿黄土岭教会以真理为旗、爱心为翼,破除荆棘拓荒布道,在世代洪流中高举十字架光芒。祈愿圣三一真神上帝的恩典、恩惠始终降临,使万民得闻福音,让基督国度在地若天成!

(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于辽宁大石桥报道)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