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默想的传统重新带入信徒中——华中某教会创新团契日聚会

作者: 玖歌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4-18 13:14:07
分享与播放

“以往我们习惯了牧师在台上讲,你们在下面听,但今天要邀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参与其中,与主连接,达到默想的效果。”

417日是圣餐日,也是团契日,华中某教会在受难周第五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圣餐日默想暨擘饼聚会。这位从金陵协和神学院毕业的年轻传道人,摒弃了以往唱诗祷告查经证道祷告式的固定流程,试图将大公教会的默想传统重新带入会众的属灵操练中。

聚会伊始,会众落座后,他先问道:“大家对受难和复活都不陌生了吧?想问问大家,这是你们过的第几个复活节了?”前排一位老姊妹自豪地应声:“第四十个!”这种随意不八股的交流奠定了这场默想开放又特别的氛围。

整场礼拜被分为四段:首先从出埃及记12章逾越节羔羊血的救赎意义开始,他用五到十分钟讲解背景后,邀请会众仔细阅读经文、拿着触动自己的句子低头祷告;接着是诗篇116篇对上帝恩典的回应;再到哥林多前书11章对圣餐礼本质的深刻阐释;最后研读约翰福音13章中耶稣基督为门徒洗脚的谦卑榜样,让信徒思考团契日“彼此相爱、彼此服侍”的根本意义。为了帮助大家进入经文现场,他先后采用齐声、启应和分角色扮演朗读的方式。

形式有些新颖。传道人分配角色时,会众“抢读”时有发生。默想时,大家多低声祷告,有位老弟兄双手合十放在摊开的圣经上;后排的则左手扶额,手肘倚在膝盖上沉思;一位姊妹大声说:“主啊,原谅他们,他们做的,他们不晓得!”

随后举行的圣餐礼中,笔者看见了迄今为止参与的圣餐礼中最动人的画面。一个头发半灰半白的老姊妹双手捧着杯和饼,举在脸上方,向前微微弓着身子,她身材瘦削,眼角噙泪,小声啜泣。

事后,对于此次尝试,传道人坦言,“信徒们的反应并没有达成我设想的效果。”毕竟是第一次在大堂使用这种方式,即便信徒们之前在小组和团契中有相似体验,但大堂的人数和氛围对于带领仪式的传道人来说还是太难把控。

无论如何,他希望信徒能明白他在证道中的提醒,对待圣餐礼和团契日,我们不能只是听,更要思考与回应——“不要拿着杯和饼,嘴里却说着闲话”。他期盼,通过默想训练,信徒能成为顺服行动、彼此相爱的信仰成熟的基督徒,正如主耶稣在受难前夜所教导的那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