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变黑了。殿里的幔子从当中裂为两半。耶稣大声喊着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
在主耶稣基督背负十字架受难日的悲壮时刻,当圣周第六天的余晖洒满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大连玉光堂的哥特式建筑金色的十字架上,在主的圣殿一场震撼人心的信仰盛宴正悄然拉开帷幕。这里有一群爱主爱教的年轻人,以青春的名义和活力向永恒发问,用他们坚定的双手,火热的心,为受难日送上了一份独一无二的崇拜、献祭:五幕大型圣剧《生命的回转》。
据介绍:此次玉光堂排练、献上的圣剧,他们大概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年轻的教牧同工,包括牧师、教士等都参与进去,大家在剧本的创作、服装道具的选择、音乐、歌曲、音响、灯光等等方面都是经过集思广益、反复推敲、不断改进而确定的。然后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的道具服装,包括整个的音乐,都是由相关的弟兄姊妹配搭完成的。这是玉光堂青年同工们第一次这么配搭的服侍,从剧本、服装、道具、音乐,全部是同工们自己来完成的。
“耶稣的爱是无条件的,他为了人类做了挽回祭,牺牲自己流出宝血,他战胜了罪和死亡,将我们的生命赎回,成全了上帝的美善的旨意和计划!他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于十字架上受死埋葬,第三天从死人中复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他给了我们从罪与死亡中解脱的机会,他的呼召从不放弃任何一个人,无论你曾经历了什么。祂的复活带来了新的生命,祂的光明就在前方,带你走出黑暗与迷茫。他的爱穿越千年的时光依然在召唤着每一个迷失的心灵,为你带来永恒的盼望。祂复活的意义不仅仅是奇迹本身,而是为每一个愿意相信的人打开了一扇通往生命之光的大门!祂的爱是无条件的,祂的牺牲已经为所有人的罪付上了代价。只要你愿意接受,愿意相信祂,过去不能改变,但未来在你的手中,祂必带领你重生,活出更丰盛的生命!祂复活的故事,不只是过去的历史,而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呼召。”
4月18日的傍晚,这所奠基于1928年的圣殿,在四月的春风中依旧透着庄重而优美,充满了三一真神上帝垂顾的慈爱。圣剧还没有开始,剧组的演职员就开始在预备,服务的同工不到五点就来到教堂,以青年信徒为主的弟兄姐妹们就陆续地从大连的各个地区来到这里,用虔敬的心来朝拜主。大家在会前读经、祷告、赞美、分享,安静在基督里,等候欣赏描写、重现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受难和复活的情形。
玉光堂此次的圣剧有五个特点:一是自编、自导、自创、自己制作道具等,完全是依赖于自己;二是在圣殿沉浸式的演出,演员从教堂的进堂正门和舞台不同的角度出现,而且还会和观众互动;三是整个演出的现场灯光安排得非常好,配合不同剧情有不同的灯光;四是采取了青年诗班和现场演出的配搭,诗班不在圣台,而在台下配合不同剧情颂赞;五是整场圣剧编排得紧凑,显示了圣经四福音书中记载的主耶稣基督从被钉十字架到复活的场景,不拖沓。
当李昌禄教士宣布开始后,圣剧在教堂内缓缓拉开帷幕,仿佛时光倒流,将观众带回到那个具有永恒属灵意义的时刻。
序幕是现代人与牧者的对话。黄冠牧师与一位慕道友在台上对话,将剧情引入了“耶稣荣入圣城”。此时,圣殿的灯光暗了下来,在一束光中,主耶稣基督的扮演者在手持棕树枝会众的簇拥下从教堂正门进入圣殿,此时全场欢呼“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再现了当年主耶稣进入耶城的盛况。
第一幕是最后的晚餐。人物是由信徒扮演的耶稣、彼得、犹大和其他门徒们。通过他们的演出,看到了当时门徒在困惑与挣扎之中寻找答案。在那星光闪烁、透着寒意的夜晚,按照主耶稣的吩咐,门徒预备了一顿看似普通的晚餐,这却成为了改变人类历史的关键时刻。那一夜,耶稣与他的门徒们共进最后的晚餐,并且亲自为门徒洗脚,一场关于爱、谦卑与背叛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第二幕是犹大卖主、彼得三次不认主。我们看到了主耶稣、卖主求荣的犹大、侍卫、侍女、彼得。此刻,夜色沉沉,黑暗降临,空气中弥漫着不安的气息。曾紧随耶稣的门徒,如今也将在试炼中暴露自己的软弱,躲避奔逃。
这时,撒但入了那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心,阴谋已然成形,背叛者的脚步悄然临近,犹大为了三十块钱出卖耶稣。还有那信誓旦旦的彼得,耶稣说:“彼得,我告诉你,今日鸡还没有叫,你要三次说不认得我”,最爱的门徒彼得竟然三次不认主……
在第三幕中,重现了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被钉十字架的空前伟大壮举。这里的人物是彼拉多、主耶稣、侍女、侍卫、耶稣的母亲马利亚,还有彼得。
祂,本无罪,却被当作罪人;祂,曾行无数神迹,却被众人唾弃。
黑暗中,在场的信徒们听到了那痛彻心扉的鞭挞的声音和士兵的大声呵斥声,此时观众的心真的是都要碎了。扮演主耶稣的同工背着那沉重的十字架,从教堂正门一步、一步地走向圣台,而且还一再跌倒(那个道具十字架非常沉重,我事先试着没有搬动),门徒们四散逃离。曾信誓旦旦至死不渝的彼得,也在黑暗中愧疚躲避,经受着信心的极大考验。
此时,好像死亡的黑暗笼罩了整个大地,信仰的火焰似乎已经熄灭。
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和信主的妇人在十字架下悲恸万分,祂的门徒四散, 在场的信众通过圣剧仿佛听到、看到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约在申初,耶稣大声喊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
舞台上,人们看到士兵将我们的主耶稣钉在了十字架上,有一个兵拿枪扎他的肋旁,随即有血和水流出来。但历史从未在绝望中停滞,死亡也无法锁住真正的生命。就在所有人以为一切已终结之时,一个新的开始即将到来。
耶稣基督,满心顺服天父旨意,走向十字架,每一步都承载着人类的罪与沉重的救赎之爱。他在客西马尼园的挣扎与祷告,展现出人性的软弱与对天父旨意的完全降服,让人深刻体会到信仰中 “神的旨意高于一切” 的核心真理。十字架上的痛苦,不仅是身体的撕裂,更是灵魂深处为世人的罪所承受的煎熬。然而,就在那最黑暗的时刻,基督的爱与救赎之光却在属灵世界中闪耀得无比明亮,如同穿透黑暗的曙光,宣告着死亡并非终点,而是通往永生的桥梁。信徒们在观看中,心灵被深深触动,罪恶感与得赦免的喜乐交织,仿佛能感受到基督的宝血洗净自己,与神的关系在这一刻得以修复和升华,对基督的信仰更加坚定,内心充满对神的敬畏与感恩。
圣剧第四幕:耶稣复活显现,彼得生命回转,这是全剧的高潮。
此时此刻在舞台上展现给人们的是坟墓前的三个马利亚、旅人甲、乙和主耶稣。
三天后的空坟墓是他复活的记号,耶稣向门徒显现,疑虑被击破,希望被点燃。世界因他的复活而焕然一新,复活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彼得曾经背叛了主,但是他相信主的爱与宽恕,他回转向神,得到了饶恕与原谅,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此后彼得成为普世教会“三柱石”之一。
犹大因为不信与贪婪迷失了自我,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也成为遗臭万年、卖主求荣的代名词。
耶稣的爱超越了死亡,战胜了黑暗。
圣剧的第五幕是全剧的尾声:此时玉光堂圣殿的灯光全部打开,照亮了会场、照亮了信徒的心,复活的主耶稣基督,在众人的簇拥下,再次从会场走向圣台,台上台下一片欢呼,神的爱的召唤,在舞台上与现代的信徒相聚。
玉光街基督教堂青年团契的这五幕圣剧,是他们前所未有的一次赞美主、为主作见证的实践。大家靠着祷告,同心合意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这事工。
黄冠牧师在现场用他有磁性的声音为每一幕配音朗诵,使人们进一步感受到了福音书中记载的真实场景。从舞台设计来看,简约而庄重,教堂的神圣氛围为演出增添了天然的背景。灯光运用巧妙,从昏暗到明亮,再到聚焦在十字架上,营造出戏剧性的张力和情感的起伏。辽宁教堂唯一的一架管风琴的悠扬高亢伴奏,管风琴那具有一种庄严之感的声音、宏大的音量和深沉的音调,仿佛是在诉说着神圣的故事。它的庄严就如同一座古老而雄伟的教堂,高耸的穹顶和庄严的雕塑,让人肃然起敬,为剧情增添了圣神而高雅的色彩。演员们身着古朴而逼真的服饰,在细节上,就连脚上的鞋也和当时的符合,这是他们用自己的爱、用自己的敬畏、用自己的手一针一线来设计来制作的。通过演员细腻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将耶稣基督在受难之日的痛苦、挣扎、坚毅以及门徒们的恐惧、疑惑、悔恨等情绪生动展现。会场的音乐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配合着剧情的发展,时而舒缓,时而激昂,将观众的情感紧紧抓住。在十字架上的场景,演员的每一个动作都如同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从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身体的扭曲,到他临终前的呼喊,都极具表现力,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深刻感受到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震撼与悲壮。整个圣剧就像一幅流动的基督教信仰的画卷,将耶稣基督受难、复活的全过程以艺术的形式完美呈现,使观众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入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刻属灵意义,心灵得到极大的震撼与洗礼。
这是大连玉光街基督教的教堂青年团契在2025年复活节献给主耶稣基督最美好的祭,上帝记念他们的心和付出。
圣剧演出在主的看顾保守下、在圣灵的充满和带领下,在教会教牧同工和弟兄主弟兄姊妹的祷告、赞美和掌声中,由黄冠牧师做回应的祷告、祝福,圆满落下帷幕,荣耀归给圣三一的真神上帝。
2025年4月20日(主日)复活节晚上,五幕《生命的回转》圣剧将继续在玉光堂为主献上。
(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于大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