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I技术辅助预备讲章的注意事项

作者: 苏苏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4-28 17:00:16
分享与播放

现在,不少同工开始用AI辅助自己预备讲章,大家都表示使用AI功能,给工作带来很多便捷。有同学表示:“AI搜索信息的速度实在比自己寻找答案快很多。”还有的说:“自己原本没有任何思路,但我们只要给出一个主题,比如‘关于受难周的讲章’,它自动就会生成讲章,而且内容很丰富。”诚然,他们所说的确实是事实。但我也为此担忧,如果过分地依赖,会不会弊大于利呢?因此,在此提出几点注意事项,与各位同工分享。

先思考,再搜索

当下,有很多款AI软件可供大家使用,这些软件各有各的优点。但不论如何,在我们预备讲章的时候,先不要着急使用。首先要先思考,思考自己应该写什么样的讲章?经文在哪里?大概要讲什么?整个思路是什么?现在有没有准备好?笔者不建议在没有任何的思考之前就先搜索,比如“写一篇关于圣诞节的讲章”,然后读完AI输出的文本,自己再写。这样的做法看起来很有收获,但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我们的思路会被大大限制。当我们看完它给出的主题和思路的时候,很难再从它的思路中跳出来有自己的领受。但当我们自己先准备充分的时候,再去使用AI软件,如此便可进行对比和补足,使自己的讲章更加完备。

多默想,不要依赖它写讲章

传道人预备讲章,不仅是文字的堆砌和预备,更是心灵的重整。我们藉着经文慢慢地降服在主的面前,经历祂带领我们走过属灵的道路,凭着在经文中的领受和思考,默想主赐给我们的恩典,然后把经文的正意分享给各位弟兄姊妹。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没有更多在主面前的默想,只是藉着这样的软件完成讲章,自己能有多少的感动?能给其他人多少的感动?

如果每次写讲章,第一步不是跪在主的面前,而是坐到电脑、手机面前询问AI,即使最后从文字上来说预备得非常充足和详细,其带来的意义又有哪些呢?难道只是为了洋洋洒洒完成几千字的宣讲材料吗?我们在主面前的感动是否还会存在呢?

我想起曾经神学院老师对我们预备讲章时候的一句提醒:“一篇讲章,在感动别人之先,先要感动自己。”我们自己写出来的,即使再不好,也是对我们最有感动的,是我们在当下侍奉中最直接的感受和思考。但若讲章是AI完成的,即使再智能,恐怕代入感是要打不少折扣的。

不要当作权威资料

有些人认为AI软件方便查考,整合网上的资料,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但我们需要提醒的是,AI搜索的信息只能作为参考资料,不能作为权威资料。所谓的权威资料,就如写论文时要有参考文献,这文献需标明出处。同时文献包含权威的出版社及作者的书籍。若是网上的文献,也必须要有网址和出处。可若是使用AI功能编辑的讲章,我们如何介绍它的出处呢?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面对AI软件,灵活运用,不要过分依赖。

AI智能技术确实可以为我们预备讲章提供很大的便利,但还是要提醒,不要过分依赖。若使用不当,可能会使我们大大降低思考的能力,更失去在主里的默想,缺少感同身受与接地气的风格。因此,必须正确看待和使用AI功能,以防“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