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非信徒谈婚论嫁,可注意些什么?

作者: 穆熙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8-11 12:14:19
分享与播放
婚姻

有一位姊妹同工,是教会中少有的年轻人之一,恩赐也比较突出,尤其是在诗琴、唱诗、乐理知识方面更为突出。这样的同工,只要有心于服侍,通常都比较忙碌,需要参与很多聚会的服侍。

这位姊妹不仅参加大小聚会,由于她擅长诗琴,而有此才干的同工却比较紧缺;而且,有时还要领唱、教授乐理知识等。姊妹如此服侍,信徒自然看得清楚,喜乐、感恩的同时,也有一些信徒打起了小心思。就是如此优秀、爱主的姊妹若是能成为儿子的对象就好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姊妹也需要另一半,与其找教外不信主的人为伴侣,倒不如找一位家庭中有基督信仰背景的人为伴侣。

这对于姊妹来说,是折中、不得已的选择。姊妹自然是想找一位信主尤其是爱主的人,可是教会中并没有那样的人;所以,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找一位家中有基督信仰的人为伴侣,寄希望将来能支持她的信仰及服侍。

信主的人难找,但沾点儿关系的人,自然不难。几经选择后,姊妹出嫁了,嫁给了男方妈妈信主,但男方却不信的人。本以为男方在其妈妈的熏陶之下,会对信仰有起码的好感,至少不会反对。然而,后来却出乎意料。

结婚几年后,男方不仅反对姊妹的服侍,连起码的聚会都不支持,甚至如果是在家中有些关乎信仰方面的举动的话,比如闭上眼睛祈祷、读经、练琴,男方也会翻白眼,极其反感。

更为严重的是,姊妹频繁遭受暴力,精神状态都出现了问题,从一位聪明的服侍者,能力突出的人,变成一个精神方面不太正常的人,实在是少见。再后来,姊妹就没有在教会中出现过。

可以说,姊妹的遭遇实属罕见,其中原因也难以说清楚。不过,在我们的身边的确发现了不少未婚之前信仰热心,一旦结婚尤其是与非信徒结婚之后,信仰逐渐冷淡,甚至不再聚会的肢体;而在那些与信徒结婚的肢体身上,却少有这种现象发生。这是为什么呢?

可能是结婚之后,尤其是有了小孩之后,生活的重担、柴米油盐的现实需要,把爱主的心占据了;可能是信主时间越长越冷淡了。但也有一点不可少,那就是非信徒伴侣的影响,甚至是反对。这样的例子见了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通过这样的事例,还是给人带来了一些提醒,什么呢?

提醒一:最好还是找主里面的人。不是说主里面的人更为优秀,也不是在贬低非主里面的人,重点乃是同为信耶稣的人,以后的信仰之路好走,免得由于信仰不同,各走各的,同在一个屋檐下却不同心,实在是难过。

提醒二:除了信仰之外,还有感情、三观等。即便是信仰相同,也并不表示就可以在一起,因为还涉及喜不喜欢、能不能聊得来等基本问题;何况要是与非信徒谈婚论嫁,那么三观、感情等问题也就更不可或缺;有差距,定要谨慎。

提醒三:婚前需把一些事情说明。理想的状态是与同样信仰的人的结合,但也并非人人都能如此;若一旦与不信的人恋爱,以及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那么引领对方信耶稣,以及探明其对信仰的态度、立场等必不可少;若连理解都缺乏,那么趁早分开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选项。

提醒四:父母亲友的意见不可或缺。即便是信耶稣的人,父母等亲人的意见也是不可少的,不能仅仅凭自己的感觉决定。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现实中我们在肢体不幸的婚姻中,的确发现了不少因为不听取父母意见而深陷迷局的人,所以终身大事之前,父母的把关、意见不可少。

提醒五:服侍与照顾他人的感受上需兼顾。弟兄姊妹之间可以毫无顾忌地祈祷、唱诗、读经等,但在不信主的人面前呢?有时候需要注意场合。面对不信主的伴侣也是如此,既然选择与不信主的人结婚,那么在伴侣面前的信仰生活也需要有所注意;当然,不是要妥协,乃是要顾及他人感受,避免矛盾。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