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聚会,一位姐妹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几年前,她失去了年幼的儿子。那段时间,她的世界仿佛崩塌,眼泪流干,信仰摇摇欲坠。她质问上帝:“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他?”她像约伯一样,坐在炉灰中,无法理解这突如其来的苦难。
然而,故事并没有停留在悲伤的原点。时间的流逝中,痛苦并没有完全消失,却被赋予了新的方向。在漫长的哀伤之后,她开始感受到一种奇妙的引导——上帝没有直接回答她的“为什么”,而是让她看见其他同样失去亲人的家庭。她开始探访他们,倾听他们的哭诉,陪他们流泪。渐渐地,她的痛苦不再只是自己的,而是成为了一种安慰他人的能力。她说:“我仍然想念我的孩子,但上帝让我明白,我的眼泪没有白流。”
她的故事让我想起保罗的话:“我们在一切患难中,祂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上帝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林后1:4)这节经文像一盏灯,照亮了她走出阴霾的路。
为什么上帝允许我们痛苦?
从姐妹个人的经历,我们自然会问一个更普遍的问题:既然上帝慈爱,为什么祂还允许痛苦存在?耶稣的门徒也曾困惑于苦难的意义。当他们看见一个生来瞎眼的人,就问:“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他呢,是他父母呢?”(约9:2)耶稣的回答颠覆了他们的理解:“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上帝的作为来。”
苦难不一定是惩罚,有时是上帝工作的契机。就像那位姐妹,她的丧子之痛没有答案,但上帝却让她的痛苦成为别人的祝福。想象一个裹着黑色包装纸的礼物:外表狰狞,内里却藏着珍宝。英国盲文发明者穆恩博士在失明后一度愤懑,直到他想到千百万盲胞的需要,最终创造出点亮黑暗的文字。他的眼睛熄灭了,却为全世界盲人点燃了灯。
这让我们明白:苦难是上帝派来的快递员,它粗暴地敲开我们的门,递来的却是爱的包裹。就像诗人歌德所言:“我的每一份痛苦,最终都变成了一首诗。”那些最打动人心的圣诗,往往诞生在作者最黑暗的牢房里。
上帝的安慰:赐下力量而非逃避
认识了苦难的意义,我们还需要明白,上帝安慰的方式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祂常常不直接挪走痛苦,而是赐下力量去承受。就像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祂求父神“把这杯撤去”,但最终说:“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可14:36)祂没有免去十字架的苦,但天使加添祂力量(路22:43)。
那位姐妹的经历也是如此。上帝没有让她的儿子复活,但祂让她在悲伤中遇见其他破碎的心,使她的痛苦不再只是个人的悲剧,而成为群体的医治。耶稣在“八福”中说:“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太5:4)这不是说痛苦本身是福,而是说,那些真正经历过深切悲伤的人,往往最能体会真正的安慰,也最能安慰别人。
永恒意识与修剪之爱
然而,要真正从痛苦中获得力量,我们需要一个更高的视角——永恒的眼光。有位作家分享眼科医生的建议:当眼睛疲劳时,要远眺窗外的山脉。这成了我们灵魂的意象,当被世俗琐事或者苦难压得喘不过气,就该调转目光,凝视永恒的群山。
如果我们只盯着脚下三尺尘土,就会错过被造时的荣光。但若意识到自己是永恒的存在,每一次欢笑、每一份期待、每一件工作都被赋予了新意义。保罗说:“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
耶稣用葡萄树的比喻说:“凡结果子的,他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约15:2)一位种葡萄的弟兄说,新园丁坚持将葡萄藤剪到只剩主干,头两年颗粒无收,第三年却结出前所未有的甜果。
当上帝拿起剪刀剪去我们的健康、事业或爱情时,我们疼得大喊“不公平”。但那位园丁父亲看得更远——祂不是在惩罚,而是在培育更丰盛的生命。“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诗119:71)
苦难学校的毕业礼
这种永恒的视角,也帮助我们像约伯那样看待得与失。约伯的智慧在于他看透了双重真理:上帝给予是爱,上帝拿走也是爱。当我们的挚爱被接回天家,最难说的不是“耶和华赏赐”,而是“耶和华收取”。
摄影师在暗房冲洗照片时,许多属灵之美只能在苦难的黑暗中显影。C.S.路易斯在《痛苦的奥秘》中写道:“上帝在我欢乐时轻声细语,在痛苦时大声疾呼,但祂始终通过麦克风说话。”那些被上帝“取走”的,其实是被祂亲手保管,直到我们在永恒里具备承载更大祝福的器量。
如果说人生是一所学校,那么苦难可能就是其中的高阶课程。约翰在拔摩岛看见异象:穿白衣、拿棕枝站在宝座前的,不是养尊处优者,而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人”(启7:14)。这揭示了一个颠覆性真理:属灵荣誉勋章往往别在伤痕累累的胸膛上。
德蕾莎修女曾说:“痛苦是耶稣亲吻的伤痕。”这不是美化苦难,而是认出其神圣维度。当亚伯拉罕举起刀对准以撒时,他经历的不仅是试炼,更是成为“万国之父”的必修课。
今日的我们同样面临选择:是把苦难当作入侵者抵抗,还是当作信差接待?神有时打断我们所有计划,只为给我们更好的。当我们学会像基督那样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就能在风暴中心找到意想不到的平安。
最终,当一切尘埃落定,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当最后一块拼图在天家归位时,那些看似被夺走的,其实被升级保存;那些未完成的,其实在继续生长;所有眼泪,都成了浇灌永恒花朵的甘露。
或许你今天正经历某种痛苦——疾病、失业、失去亲人、关系的破裂。你像那位姐妹一样,问上帝:“为什么?”也许祂不会直接回答,但祂可能会引导你,让你的伤痕成为别人的医治。
就像那位姐妹说的:“我的儿子回不来了,但如果我的故事能帮助另一个母亲熬过黑夜,那我的生命就仍在影响世界。”
你的痛苦,可能正是别人的答案。所以,不要浪费你的苦难。让它成为光,照亮别人的黑暗。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