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教会聚会结束后,我遭遇了一位自称刚信主弟兄的当众辱骂。他认定我“阻挠”其在教会作见证,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指着我说“我不怕你”,还放下狠话,叫嚣下次聚会仍要为此事大闹。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上周三下午,这位弟兄主动找到我,提出想在教会聚会时上台作见证。我当即告知他,教会有相关规定,信徒不可以直接上台作见证,并提议他可将想见证的内容告知我,由我整理后转交主持人在台上代为报告。
经初步沟通,我发现他的“见证”内容模糊又空洞并不适合公开传讲,遂计划进一步与他沟通、深入了解情况并整理内容后,再择机进行报告。
然而,昨天下午聚会时,他带着打印的“见证”来到教会,委托义工传道转交给主持人。恰巧当天由我负责讲道,看了内容后,我依旧认为其不具备公开“作见证”的条件,便未让主持人宣读。此举瞬间引发他的强烈不满,随后便对我恶语相向,还谎称“已找我两三个礼拜、多次被拒绝”。说实话,面对这样的事情,我并未觉得意外,也未因被辱骂而心生难过,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传道人的无力感,不知道如何做好牧养工作,不负使命。
一、没有信仰内涵的“见证”
这位弟兄执着要分享的“见证”,主要内容如下:数月前,他不明原因突发双腿无力、无法行走。在久不聚会的妻子要“感谢神”的提议下信主,于是请了教会几位同工上门祷告(其文字见证中却称“几位牧师”,显然混淆了教会服侍人员的职分),只是祷告并未让他康复。后来经亲戚介绍,他前往外乡镇一位姊妹家中“住了三天,经其祷告后得以痊愈”,这位姊妹对他说:“你病好了、得释放了,要回教会作见证。”于是,他便来到教会,坚持要公开作见证感谢神。
单从内容来看,这份“见证”充满了模糊与偏差,完全不具备公开分享的条件。
其一,内容模糊且掺杂迷信色彩:他对“双腿无力”的具体病因避而不谈,仅笼统地说神治好了他。基督教的见证基于真实、清晰的生命经历,并不鼓励对疾病或神迹的神秘化渲染。见证若充斥着模糊不清的表述,只会让信仰沦为理性者眼中的“迷信”,背离见证荣耀神的初心。
其二,事实与表述存在偏差:所谓“几位牧师上门祷告”纯属不实,据核实确有同工前往,但并非牧师。他连“牧师”“长老”“同工”“信徒”的基本职分都无法区分,却急于登台作见证,这一细节也暴露了他对教会认识的浅薄。讲台上未直接呈现其内容,并非我故意刁难,而是希望花点时间梳理内容,引导他认识纯正信仰,避免误导其他信徒、损害教会权威。要知道,信仰的见证必须以事实为根基,脱离事实的“见证”早已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其三,“见证”背离信仰核心:他将信仰等同于“病得医治”,把祷告当作“治病手段”,却对“因信称义”“生命悔改”等信仰核心一无所知。诚然,病得医治可以是见证的一部分,但真正的信仰见证,更应是生命的改变,从认罪悔改到生命更新,从自私到爱人,从焦虑到平安,从悖逆到顺服。而他的“见证”中,丝毫不见生命悔改的痕迹,只剩对“治病功效”的功利性追求。
二、失控的言行暴露错误的信仰根基
如果说内容问题是“见证”本身的缺陷,那么他因诉求未被满足便在教会大吵大闹、当众辱骂牧者、扬言闹事的行为,则彻底暴露了其信仰根基的谬误。一个真正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应当结出和平、忍耐、节制等圣灵的果子。即便面对诉求未被满足的情况,哪怕遭遇不公,也应秉持理性与尊重沟通,而非以粗暴的言语在教会发火、谩骂。
他的情绪失控,本质上是将信仰当作了“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他执着于作见证,并非出于对神的真诚感恩,而是受外乡镇代祷者的引导,将“作见证”视为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当教会按规则审核、未能即时满足其需求时,他便撕下“信主”的外衣,用愤怒与威胁对待牧者。这恰恰说明,他从未真正理解“信耶稣”的含义。昨天我又多方打听了这个代祷者,据了解此人信仰极端,曾信过全能神,现在她的朋友还在全能神中活动。
三、真正的见证是生命被更新改变
信仰不是对“神迹”的盲目追逐,不是将身体康复简单等同于得着“救恩”,更不是为满足私欲而进行的虚假宣传。真正的信仰,是罪人在圣灵的光照下,接受耶稣基督为生命的救主,罪得赦免、成为新造的人,并在生活中经历生命的悔改与更新,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依靠神得着心灵的平安。
就像悔改的税吏撒该,从贪财到舍财,从爱世界到爱主,从讹诈人到四倍偿还,从孤独爬树到欢欢喜喜接待主;又如使徒保罗,他的见证从不彰显自己经历的“神迹”与“所得一切”,而是聚焦“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可见,见证不仅是“神给了我什么”,更应是“神如何改变了我”,其最终目的是荣耀神、造就他人,而非彰显个人或某个人的能力。
四、当今农村教会最需要的两类见证
见证对教会意义重大,能有效坚固信徒信心,激发信仰热情。因此,无论是医病赶鬼的见证,还是生命被更新的见证,只要内容真实,皆属宝贵,且多多益善。
然而,在农村教会中,相比生命更新的见证,不少信徒对医病赶鬼的见证更感兴趣。长期以来,神迹奇事也确实为农村教会吸引了大批信徒。但结合实际来看,这些信徒普遍存在文盲较多、理性欠缺、信仰根基薄弱、信仰认识错误等问题,这直接导致教会发展陷入不健康的困境:老年信徒占比高、年轻信徒稀少;表面信主的人多、真正委身于主的人少;追求医病赶鬼热情高涨、生命却实难改变的状况。当今农村教会若仍停留在用神迹奇事吸引人的光景中,却无生命改变的见证同步跟进,其未来着实堪忧。
如今,教会最需要哪种见证?
1. 既经历神迹、又明白真理的见证:只有先清楚认识所信的对象,才能作出合乎真理的见证。若见证神迹者不明白信仰核心、不认识耶稣基督,却在教会中大肆传播相关经历,必将对教会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这会让农村信徒盲目追逐医病赶鬼、神迹奇事,进而忽略对真理的认识、与耶稣的亲近及老我生命的对付。
2. 无神迹经历、却有生命改变的见证:这类见证或许没有神迹奇事那般快速吸睛,却能在日常生活中“润物细无声”,从脾气暴躁到温和忍耐,从自私自利到爱人如己,从焦虑迷茫到安稳信靠。正是这些真实的生命改变,才能更深地打动人心,引导人真正归向主。
唯有兼顾这两类见证,农村教会信徒才不容易在开始信主时就偏离本质,沦为只重医病赶鬼、却无生命改变的功利性信仰;也唯有如此,农村教会才能渐渐突破困境,早日实现健康教会的目标。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