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主内传销现象:信仰外衣下的非法勾当

作者: 毋忠毅
来源:福音时报
2025-11-03 09:24:38
分享与播放

关于传销这个话题,实际上已经在我脑海中存在了近十年。这是因为我在十年前就接触过牧师的传销,但毕竟是在主内发生的,就一直没有动手来写。之所以这次提出这个话题,是因为我在一个教堂听说一位姊妹被传销的牧师骗了20多万,在那里痛哭流涕。这再度引起了我的警惕,认为我现在应该剖析这些问题,揭露他们的非法勾当。

传销,如同毒瘤和瘟疫在当今社会屡屡出现几十年了。不仅“打而不灭”,有的时候还会泛滥成灾,殃及各个领域,这也包括我们的基督教。

传销如同变成美女的毒蛇,像当年撒但一样披着天使长的外衣,为非作歹。在教会内,传销者并不是局限于平信徒,有的传销者竟然是我们所信赖的传道人甚至是特别知名的传道人。他们在主内有信仰的外衣,却是披着羊皮的狼。他们这些人搞传销,往往比社会上的人搞传销更具有欺骗性,而受害信众往往又碍于面子、碍于信仰选择了“忍耐”,不肯维权。

这些传销者的欺骗手段大致是:

1.偷换概念:异化信仰,淡化救赎恩典,把圣经中“施比受更有福”曲解为“邀请他人加入就能积累功德”。

2.情感绑架:侵蚀正常团契关系,诱发债务危机。以“属灵家庭”、“弟兄姐妹互助”的名义施压成员,借钱购买高价物品。

3.神秘化包装:走向邪教化,背离正统教义。宣称首领具有特殊启示权,要求绝对服从并切断外界信息来源。

4.跨界融合:借宇宙(Metaverse)、AI等新技术构建虚拟崇拜场景,诱导充值获取“数字圣物”,加速资金盘崩溃,扩大受害面。

下面是几个主内传销的案例,我们当从中借鉴,引起警惕。

一、“牧师是传道的,不是搞传销的”

这是一个教堂负责人针对热衷于传销的A牧师所说的一句话。

A牧师是一位在本地比较有名气和声望的传道人,由于他讲道好,被信徒们称之为“传道大师”。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他在服侍的空闲之时接触了社会上的传销。这个传销就像传染病一样,你只要感染上了就会波及各处。他所接触的传销,不单单是一个传销组织,而是好几个传销组织。尽管这些组织都有着不同的传销内容和手段,但其目的都是一致的:骗人、圈钱。

A牧师凭借着在主内的声望和影响,加之他巧舌如簧,使得本堂、本地乃至外地其他教会有不少传道人、信徒都参加了他的传销队伍,其具体成员数量难以统计。他以前利用传道机会接触到的同工同道和弟兄姊妹几乎都被他欺骗了。这些人投入的资金少的有五万八千元(入会的起码投入),多则达到二、三十万元。在被发现后,有的受害者家属找到教会大吵大闹,也有家庭困难的受害老人哭哭啼啼来到教堂,要索回搞传销的本金。可见A牧师的影响极其恶劣。

虽然省市两级基督教组织找A牧师谈话,但是他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在搞传销,而是在为弟兄姊妹“谋福利”。他认为他也是被“冤枉”的,因为这些资金大部分都给了“上线”了,他只是得到其中一少部分。

教会负责人在跟A牧师谈话的时候对他说:“你这给咱们基督教造成了多不好的影响,在社会上也是造成了不良影响。你就是有私心,你得了一部分不也是得到了吗?而那些全额被骗的弟兄姊妹和谁要钱?他们有的本身就是贫困的呀,他们的钱来得不易。”但是A牧师仍反唇相讥:“他们损失了找我,他们当初想要赚钱的时候怎么不想着我,不感谢我?”

负责人实在忍无可忍,大声对他说:“你是牧师,你是传道的,你不能利用教会搞传销。我再对你说一遍:牧师是传道的,不是搞传销的!”

那结局呢?A牧师仍然坚持自己是对的,可谓执迷不悟;那些被传销骗钱的人,至今也没有一个人把本金要回来的,可谓损失惨重。这就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伊索寓言》

二、“建教堂靠传销,不靠谱”

这是一位传道人B弟兄被主内一位牧师和同工骗到GX搞传销之后说的话。

B弟兄与那位牧师和同工在主内共同服侍多年,因为都是在基督里传福音的人,彼此相处得也很融洽。那年,那位牧师和同工离开本地,说是到GX建新的教堂扩大禾场、传福音,这看起来是一件好事。他们到那里不久就和B弟兄联系,邀请说:你到这里来吧,这里的福音非常复兴,有很多弟兄姊妹都在这里创业。

B弟兄是一个头脑比较清醒,警惕性比较高的人,当他听说是所谓的创业就立刻引起了警惕:在那里传福音、建教会和创业有什么关系呢?而且那里就是传销的“重灾区”。

为了一探究竟,B弟兄自费购买了往返的机票,踏上了GX之旅。

到了那里之后他受到了牧师、同工和周围一些所谓信主的弟兄姊妹的热情接待,为他安排了非常舒服的食宿,带领他去参观那里的风景名胜,并且在参观过程当中,有人为他讲解“产品”和“项目”。此时B弟兄感觉狐狸的尾巴已经露出来了,碍于面子,他不动声色,也没有揭穿。

到了第三天,来了一位“项目经理”和B弟兄交谈,并且拿出来一系列的“红头文件”,宣讲“产品”、“项目”是“国家级”的,得到某位“大领导”的支持,如何能够赚钱,然后用赚来的钱来建教堂、传福音等等。

B弟兄听他喋喋不休地讲完之后问了他一系列的问题:既然你们这个公司是正规的公司,那请出示你们的营业执照正本或财务报表等。如果没有,那我拿出的这些钱给了谁?你才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你说你是信徒,你怎么能搞这个呢?这个明显就是传销啊。接着B弟兄从信仰的角度、从社会公共道德的角度、从法律的角度跟他交流了两个多小时,B弟兄把这个搞传销的“项目经理”给说得痛哭流涕,他自己没有把别人洗脑,反而被B弟兄“洗脑”了。

接着,B弟兄被他们的“中层经理”,最后又被他们“宝塔尖”顶头的“大经理”接待谈话,这些都被B弟兄以义正辞严、据理力争地驳斥回去了。那位“大经理”不得不无奈地说:你是谁忽悠来的?你回去吧。

当B弟兄的情况被牧师和同工知道后,他们也苦苦相劝说:我们认识这么多年了,如果你不参加这个项目,那就丢掉了机会,我们也再不是朋友了。B弟兄坚定地说:这个“项目”是传销,我坚决不能参加,即使你们不再认我是朋友,我也不能参加。靠传销来赚钱搞教堂建设这个事实在不靠谱,而且也违反我们的信仰和现实的法律。于是他留下了3000元钱,作为这几天的费用,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我们的主为大,最有能力。他的智慧无法测度。”(诗147:5)

三、“最后有审判、有算账”

传销人员大多“疯狂”,其“疯狂”是并非简单的“利欲熏心”四个字就能解释的。其“疯狂”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多重心理机制被系统性操控、放大后的结果。大脑被“暴富承诺”持续劫持,多巴胺飙升,产生类似赌博的巅峰体验,理性判断功能关闭。在主内的传销人员亦是如此,他们不仅不认罪悔改,有的还出现了张狂的现象。

一个日常打扮时髦、穿着名牌、拿着名牌包、带着名牌表的传销人员,她在某教会是一个团契的骨干。教会的人都知道她是搞传销的,教会负责人也多次找她谈话。但是她毫不在意,还理直气壮,以此为荣地说:我这是靠辛劳起家的,我是靠我自己的双手,靠我自己的努力,我这不是传销,是直销。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在朋友圈里晒拉了多少人头、获得什么成功、得了多少钱和奖励,在国内国外到处旅游等等,炫耀其“成功案例”。这个人的言谈举止一看就是一个为了捞钱不要脸面的人,是一个巧舌如簧的人。不仅如此,教堂对她约束不力,使得她还经常出现在教堂的活动当中,会众拿她也没辙。大家都心知肚明,她所谓的信主、活跃在教堂里,实际是为了她那个传销“事业”,人们对这种人也只能是敬而远之。

当这个教堂的负责人被更换成新的负责人以后,新负责人听闻她搞传销这件事,就找她谈话。但是这传销的嘴是真厉害,她在谈话中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关键是脸皮厚),最后把新的负责人气得告诉她:“神是公义的审判者,又是天天向恶人发怒的神。你不怕神的审判吗?”她居然说:“我不怕,我怕什么?

这就是一个“信主”传销人员真实的写照。当他们把“成功”唯一化为“拉人头数+到账金额”的时候,道德、法律、亲情全部重编码:骗钱=帮人,撒谎=善意。这时已经是撒但在他们的心窍中,如同一个人病入膏肓一样,难以挽救。

以欺世所得之财,必随真相大白而散如尘埃,最后必将受到公义审判。有算账,骗来的钱财会如风散去,一无所有。

使徒保罗早已警示:“ 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搞传销或相信传销的人,大多数都是因为一个“钱”,都是被虚拟的利益、金钱、物质所迷惑,贪心太强。真正的基督信仰应该建立在上帝无条件的爱之上,绝非靠金钱堆砌。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传销陷阱,唯有坚守以下几点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1.牢记“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所有一夜暴富神话终将破灭,都是虚空。

2.践行“手扶犁向后看”的智慧,谨慎评估每个决定,谨慎自己的脚步。

3.在祷告中求赐智慧分辨,更要记得教会永远是彼此守望的生命共同体。

4.要知足,祂给我们的够我们用,不要再贪图那些用花言巧语诱惑我们的人,包括主内的人。

5.教会对于搞传销的人,包括那些所谓的直销的人、推销各种“产品”的人,要坚决地予以抵制、惩恶扬善,不能让他们在教会骗人。

6.因相信传销而上当受骗、受到经济损失的信徒,不要因为都是主内的,不要滥用爱心,要依法维权,维护自己的利益,挽回损失。

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不幸遭遇了此类骗局要注意:

保留证据: 尽可能收集所有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宣传资料等证据。该报警立即报警,这是刑事案件,应向公安机关报案。

寻求支持: 向可信赖的教会、家人朋友倾诉,获得情感和实际支持。请记住,这不是你的错,无耻的是那些利用他人善良与信仰的罪犯。

愿每位信徒都能擦亮双眼,既保护自己不受侵害,也帮助更多人看清迷雾后的真相,愿我们的圣教会更加圣洁,以基督为元首,广传福音。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