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镇江大西路基督教福音堂留下的百年记忆

镇江作为中国古老的开放城市、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基督教传入较早的地区。早在公元13-14世纪的元代,基督教就已经在镇江传播。

历史上,基督教在镇江传播有两位重要人物:一位是基督徒马萨里吉思,他在1278年被元朝政府任命为镇江路总管府副鲁花赤(地方最高长官),作为路一级的最高长官,马萨里吉思在镇江地区大力推行基督教,一共建了6所教堂,元代的《至顺镇江志》对此有详细的记载,并且还记录了当时信仰基督教的市民有23户106人。

另一位是被称为东西方文化使者的马可·波罗。马可·波罗1271年随父来到中原,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接见和赏识,1277年被任命为二品官,在1283-1286年间曾任扬州宣慰使。他一上任就游历了古城镇江,并写下了介绍镇江的游记:“居民是佛教徒,属于大汗的臣民,使用他的纸币。他们靠经营工商业谋生,广有财富。他们制造丝绸和金钱织物。各种狩猎活动,在这里极为盛行,各种食物也极其丰盛。城里,有三个聂斯托利派的基督教教堂,建于一二七八年,那时候,皇帝陛下曾任命这一教派的一个教徒,名叫马萨奇斯的,来到这里担任本城的行政长官。任期三年之久。在他上任之前,这里原来没有教堂,是马萨奇斯来了以后才创建的,至今仍然保存完好。”马可·波罗的介绍,使西方第一次了解了镇江。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基督教会以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为掩护,大举涌向中国,镇江作为当时的通商口岸,基督教发展达到鼎盛时期。

现在位于大西路343号的福音堂,就是美国传教士郎登·库思非在1889年所建。

教堂墙上嵌有勒石一方,上刻“耶稣诞辰一千八百八十九年”字样,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福音堂坐南朝北,砖木结构,采用木质人字梁支撑屋顶,正面墙上正中有圆形玫瑰花窗,顶部悬置十字架。教堂内置有讲坛和摆放整齐的联椅,庄重典雅。

基督教大规模进入镇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一方面,它的广泛传播,曾经推动了镇江的对外开放和社会进步,推动了镇江现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镇江最早的一批现代学校、医院,多数是由教会创办的。尤其是教会学校,为镇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学贯中西的现代人才,如现代著名银行家赵棣华、徐国懋,著名化学家戴安邦等。

基督教的传教士也给镇江带来过巨大的伤害。1842年的鸦片战争镇江保卫战,是整个鸦片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在这次战役中,英军的野蛮进攻受到了镇江军民的猛烈抵抗,英军担心后路被断,打算撤退。在这时候,担任侵略军的情报总管和翻译的随军传教士马儒翰(马礼逊之子),力劝英军继续强力进攻。最后英军虽以开战以来最惨重的代价占领了镇江,但镇江军民的壮举震惊了世界。

打开尘封的历史,我们看到,基督教给镇江留下的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纷呈的记忆,是一种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的滋味。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