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基督教会为传教士医生嘉约翰及其家人举行遗骸落土礼
广州市基督教两会与广州市脑科医院近日在广州市大窝岭基督徒墓园为嘉约翰传教士医生及其家人遗骸举行了迁墓的落土礼。参加落土礼的有广州市基督教两会领导班子、办公室全体同工和广州市脑科医院代表,市政协刘远明教授、中山大学中外关系史博士王芳女士及热心信徒唐启望、卓稚雄弟兄等人士。
落土礼由广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冯浩牧师主礼,林炳生牧师祷告,吴忠武牧师做主题为“无伪的信心,无愧的良心”的劝勉。
吴牧师借用使徒保罗凯旋之歌的三个“已经”(“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评述了嘉约翰的一生,并相信嘉约翰医生鞠躬尽瘁地用自己的医疗传教工作来表达爱慕主显现的心志,历史已经给予他公正的评价,等到复活的主耶稣荣耀再临之时,深信上帝赐给他的公义的冠冕。同时他劝勉后人通过嘉约翰医生的历史功绩,认识上帝的旨意和自己的使命,做一个有无伪之信、无愧之心的人。
广州市脑科医院麦卫阳先生代表市脑科医院随后对嘉约翰医生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追述。另外,在落土礼中市脑科医院全体同事所绣的一副大型十字绣被放在了嘉约翰医生的遗骸旁,十字绣上绣着广州市脑科医院的原建筑图(嘉约翰起初创办该院时的情形)和未来发展规划图,寓意着广州市脑科医院要继承嘉医生的精神,将广州市脑科医院救世济人事业发扬光大。
落土仪式在冯浩牧师美好的祝福声中及众人对嘉约翰一家人遗骸行献花撒土礼后结束。不久,两会还将与广州市脑科医院一起为嘉约翰医生重立新的纪念碑。
历史回顾
嘉约翰(John Glasgow Kerr, 1824-1901),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邓坎斯维尔(Duncansville)。父亲去世后,他离开俄亥俄州,在佛杰尼亚州跟一个叔叔一起生活。1840年入读俄亥俄州的格兰维尔学院,1842年开始在肯塔基州梅斯维尔学习医学,还在莱克辛顿的特兰西瓦尼亚大学听课,1847年毕业于费城的杰佛逊医学院。在俄亥俄州南部行医的七年中,有天他听过一位中国人的演讲,极言中国民间饱受疾病之苦,非常需要现代医学,之后不久,他就决定到中国去。1853年他得到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任命来中国行医传教,一直到他离世。
嘉医生在中国行医传教47年间,执掌过广州博济医院(今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前身)43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西医学院——博济医学堂(中山医科大学前身),出资创办了中国以至亚洲第一所精神病医院——惠爱医院(今广州市惠爱医院、广州市脑科医院)。他在中国医治门诊病人74万多人次,住院病人约4万人次,为约4.8万人做了外科手术,翻译了34部西医西药书籍,培训了150位西医人才。
1901年下半年,嘉约翰患上痢疾同时伴随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最终跑完在世路程,安息主怀,遗体被葬在广州城外二望岗之阳的基督教坟场,位于白云山、黄花岗和瘦狗岭之间。当时人们得知嘉约翰出殡的消息时,成千上万的人跟随着送葬的队伍一直陪送到墓地。人们在嘉约翰医生墓碑为其上刻上“嘉约翰,院长,医学博士,1824-1901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1854年来到中国,负责广州博济医院的工作长达45年,随后建起中国第一间疯人医院。他是受人爱戴的医生,他赢得了为之提供服务的中国人的心。
经历上世纪的文革劫难和80年代城市开发热潮后,嘉约翰被葬的那块山头也被夷为平地。当时嘉约翰与其他一些西人墓被迁到了广州市大窝岭基督徒墓地,但原墓碑不幸遭到了破坏,广州市基督教遂为嘉约翰另立了一个墓碑。
时光荏苒,伴着常年的风雨侵蚀,大多数西人墓的碑文变得越来越模糊。但是对曾远离故土并为中国做出无私奉献且最终葬在南粤的西方传教士们,不仅同走天路的基督徒们没有淡忘他们,世人也没有忘记他们。每年春天清明时节广州基督教的牧师同工都会带领信徒来到基督徒墓地省墓,追思纪念过往的先贤们。而嘉约翰医生一生践行像对待兄弟一样对待病人的博爱精神,也被广州脑科医院所传承,广州脑科医院在数十年中以真诚的服务已为无数病患者带来康复的福音。有感于嘉医生伟大的奉献精神和他对后人的激励影响,经市政协人士向人大提议:希望能重修嘉约翰墓地。议案很快得到市政府重视和同意。于是从今年6月开始,广州市基督教两会一直与广州市脑科医院积极携手筹备重修嘉约翰墓地之事。经过详实的资料调研和组织专家商讨,最终确立在广州市大窝岭基督徒墓地另辟一块新地,为嘉约翰医生重迁墓地重修墓碑,并将嘉医生与其家人一家五口合葬一起。
正如之前香港一家报纸评论道:“在华南,再没有一个传教士在身后能留下比嘉约翰医生更伟大的业绩和更光荣的姓名,嘉医生实在无愧于在中国传播西医西药的奠基人之称号。”对这位47年如一日在广州辛勤治病救人,努力传播医学,最终将生命亦献给了中国医学事业的的具有崇高成就和名望的外国传教士 医生,我们 不应该忘记他。这样的对其陵墓进行重修亦是值得和相配的。而我们在对他充满感激和敬意的同时,他在世努力践行主爱的佳美榜样更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