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AFFL事工反思:为什么教会的领袖培育系统产生不出领袖或者太慢?

这里我们来讨论的主要是中国基督教“两会”系统下(以下简称体制内教会)的领袖培育系统。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希望比较深入地讨论其中的某一方面。这里我们先看第一个角度:体制内教会是否有自己的领袖培育系统?

当然有。大部分教会的系统是这样的:

1、慕道班(预备受洗)
2、新生命(喂养课程)    福音性查经
3、新生活(栽培课程)    栽培性查经
4、造就课程(门徒之道)  造就性查经
5、装备课程(牧者之道)  装备性查经

大部分教会将此课程安排在周日聚会结束后。除此以外,教会还会在周间设立教会核心义工的团契暨领袖培训,这会在周三或周四晚上。因为周日聚会主要是教导,而周间团契的聚集交流比较多。

这就是所谓的生命建造系统(门徒训练系统)。整个循环大概持续一年左右。体制内教会的牧者都毕业于正规的神学院,神学功底都很扎实。按道理,这样的培育系统应该是果效很大的。

按照正常的预计结果,这样的系统应该是可以产生很多的领袖。可是为什么1年过去了、3年过去了,在教会服侍的同工还是那些人?笔者曾经离开了一个教会,大概5年后再回去,发现还是那些义工在服侍,新人很少。这个问题一直在苦恼我。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要谈这个问题,要首先去看教会的小组的产生。因为产生领袖的地方必然是在团契和小组中,是在生活中,不是在课堂中。当年耶稣和12个门徒也是通过三年的生活,不断了解、认识,才成就了最初的门徒团队。

•小组的产生(家庭小组)

绝大部分教会小组产生的第一步是教会的大堂宣传。教会往往会询问:谁愿意开放自己的家庭?有意愿的家庭可以报名。通常这些人必须是稳定参加这一教会的会友,是已受洗且生命比较稳定的基督徒。

这里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教会对家庭小组的要求过高。教会的要求是,必须是委身本教会的基督徒,却并不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训练,这导致很多人一开始就被吓跑了。

•大部分的家庭小组一旦开始开放,就不能够随便停止,或者如果停止就意味着出现所谓的问题。这导致小组长觉得开放自己的家庭意味着很大的责任。

•家庭小组开到了社区内,就解决了教会地方太小或团契聚会的交通问题,可是教会内的团契一下子减少了。本来的周日聚会后大家都会留下来交流,甚至一起吃饭,现在很多人聚会完就回家了。(目前广东有些地区的聚会依然保持一个传统:聚会结束后,几百个几千个信徒一起在教会吃饭。)

这里面出现的问题很多,先提出几点:

•委身的要求过高——开始,可以从短期的委身要求开始,比如6-12周。
•这6-12周之间,可以有教会提供的小组运作手册等材料辅助。但一般教会缺乏这一辅助。
•小组的集中活动之一是查经聚会,而教会缺乏对查经的训练。

在这样的小组过程之后,体制内教会又继续面临另外一个挑战:小组继续成长,如何成为一个有生命的、活泼的、常规的健康小组呢?

这时候教会应该给予这些小组长一些培训和训练,并且真正的认可他们的6个礼拜或者12个礼拜的付出,然后任命他们成为真正的小组长。

这一任命非常重要。举个例子,AFFL团契中,也分为现场组、媒体组和后勤组、QT组等,我们准备在2015年任命一些小组长。因为按立或任命,会增加这个小组长对自己工作的重视和认可,小组长也更加委身。

所以这时教会需要发挥作用,可以通过以下的工作来继续坚固教会的小组成长。

•任命小组长
•接受小组长(小组长培训)
•举办生命更新营(针对未受洗者较多的小组)

通过这个过程和训练,小组长要明白以下两点

•本教会小组的未来发展方向
•如果小组出现问题,教会会提供什么样的支持?

然后做什么呢?

AFFL的做法是,给每个按立的小组长提供一个1对1的辅导人选。举个例子:

•Eli是后勤组的组长,他的辅导人是Tiger
•Ruth是活动组组长,她的辅导人是Leo
•Anna是PPT组组长,她的辅导是Ruth
•Ocean是跟进组组长 他的辅导是Leo
•Sunny是敬拜组组长,她的辅导是John
•等等……

在小组的成长过程中,这些小组长一定会遇到所谓的属灵争战,他们需要有属灵的遮盖和团队的支撑。

另外,体制内教会还有先天的局限,就是全职领薪水的同工太少。

如果一个教会可以花钱聘请一些这样的辅导员(一个辅导员可以负责5-6个小组),实际上可以很大程度的稳定小组,及时发现小组的问题。可是大部分体制内教会几乎没有全职辅导员。牧师也缺乏时间和精力去做除了讲道以外更重要的牧养和辅导的工作,而更多像是救火员一样疲于应对教会出现的问题。

在国外的教会,牧师很重要,辅导也很重要。当一个教会小组需要不断增加的时候,辅导就更为重要,门训类似于军训,而辅导类似于润滑剂。

总结:大家应该可以看到,一个所谓的领袖培养系统,或门训系统,必须要和辅导同步前进。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小组的不同特性。我会在下篇文章中和大家讨论不同的小组采用什么样的辅导策略比较合适。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