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传教士之梁正伦医师
100多年前的巴蜀因大一统的隔绝、帝国的剥削而导致文明之光暗淡,其人民普遍贫困落后、愚昧无知。
随着西方之国叩开封闭大清国的国门,文明之光、上帝的恩典随着西方传教士而照向巴蜀大地。各教会不断将资金、医学人才投向偏远的巴蜀,源源不断的传教士经上海溯长江而上到达宜昌,入夔门,达重庆,再入四川。沿途各地,传教士们兴办医院,效仿耶稣,以精湛的医术医治巴蜀人民的身体疾病;以上帝的恩典基督的赎罪医治巴蜀人民的心灵疾病。
1877年,英国内地会牧师麦卡梯(John McCathy) 在巴县(今重庆市区)设立了一间诊所,这是四川省建立的第一个教会医疗机构。
1888年,英国内地会传教士章悟道(Montagu Beauchamp)经阖中到广元传教,带来了金鸡纳霜、山道年西药等为人治病。
1891年美以美会医生马嘉礼 (J.H .McCartney)来重庆,次年建立宽仁医院。
1892年,加拿大英美会启尔德(K.B.Kilbom)医生在成都四圣祠建立仁济医院。
1894年,美以美会医生甘乃德(H.H.Ca nright)在成都陕西街建立存仁医院。
1895年盖士利 (W.W .Cas sels)受英国内地会派遣到四川间中建立仁济医院。
1904年,美国浸礼会在宜宾县城上鲁家园修建仁德医院。
1905年,英国公谊会传教士范瑞辅在撞川府城(今三台)建立仁慈医院等等。
其中乐山山清水秀、美食众多,而且是外省经水路到成都的必经之路,也是到达成都前的最后一站。加上乐山人豪爽、念情、开放,善于接受新兴事物,故乐山成为当时传教士青睐的地方。
在1894年,启尔德在乐山创办嘉定福音医院,后改名为“嘉定仁济医院”(现为乐山市人民医院),选取来自儒家经书中的“仁”与“济”二字,对应基督教义中的Love(爱)和Mercy(同情怜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1930年,加拿大基督教徒梁正伦医师(Dr. Alexander Stewart Auer)(1899-1996)在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受教会派遣到乐山,任嘉定仁济医院院长。
当时乐山与中国大多数地区一样,医疗条件落后,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仅相当于中世纪英国的水平。卫生防疫基本处于空白,致使结核、疟疾、天花、伤寒、霍乱等传染病流行,每遇传染病爆发,不少人难逃死亡魔掌。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疾病外,还有西方医师根本没见过、不了解的疾病,这种有地方性区域特点的疾病被称为地方病。乐山当时流行一种地方病,称“汃病”,也有方言说“粑病”。发病者意识清楚,但是四肢麻痹,浑身乏力,有的连话也说不出来,严重时会夺去生命。
梁正伦医师在乐山不断收到“汃病”患者,而他及其同事无法确诊该种疾病。这种疾病的症状在任何书籍上都没有记载,梁正伦医师意识到这是一种新的病种。于是他展开调查,发现这些患者大多是因为头一天有“打牙祭”、“吃油大”(方言,指吃肉或赴宴)的经历。但患者饮食与其他地区并无二样,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赴宴为何会导致这种怪病?这个问题困扰梁正伦很久。他尝试将此病作为运动神经疾病治疗,但收效甚微。
经过长期观察与思考,梁正伦开始怀疑:问题可能出在食盐上!自古以来,乐山是中国西南重要的井盐产区,乐山人一般口味偏重,尤其是摆宴席时,觉得多放一点盐味道更好。而赴宴的人,平时难得吃上一次肉,一旦赴宴席,就放开大吃一顿,这就导致了盐的摄入量大大超过平日。
本着求真的态度,梁正伦医师立马找到化学科研人员,经过实验分析,最终发现乐山食盐中化学元素钡的含量超标(主要是氯化钡),从而导致钡中毒引发“耙病”。然而当时梁正伦医师并没有找到合适的解毒方法,于是他立马将关于乐山“耙病”的研究论文在国际医学刊物上发表,此后,这个病种被医学界定名为“嘉定痹病”。后来在四川李庄和宜宾也出现了与乐山“耙病”同样的情况,受到梁正伦前期工作的启发,同济大学的杜公振教授进行查证,发现“五通桥”生产的食盐氯化钡超标,由此引发钡中毒。并且提出在盐中加入“芒硝”(硫酸钠), 即可去除氯化钡。此后,困扰四川多年的“耙病”基本绝迹。
在乐山工作10年之后,抗战爆发,日军经常轰炸重庆。
1939年,梁正伦医师去了重庆,担任重庆仁济医院院长。在日军轰炸期间,他所在的医院被陪都空袭救护委员会定为重庆第五重伤医院,专门收治城区和南岸地区被日机炸伤的伤员。梁正伦被委任为重庆救护队第八中队长。特别是1939年“五.三” “五.四”大轰炸中,大量伤员被送到仁济医院,连过道上都是病人。梁正伦医师与外科医生李兆兴、冯耀先等人通宵达旦为受伤平民做手术。
1940年,梁正伦医师任重庆医学会副会长,1947年任中华医学会理事。
1950年,政治环境大变,没有传教士的容身之处。梁正伦医师离开他奉献多年的巴蜀,回到加拿大。梁正伦医师于1996年去世,享年97岁,也许应该是当初巴蜀传教士中活得最长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