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基督教派在苏州浏河的印记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5个通商口岸之一,传教大门遂被打开。英国圣公会、美国圣公会、美国长老会、美国安息日浸礼会、美国监理会(卫理公会)等基督教各宗派先后派遣教士来沪建堂传教,并开办医院、学校、印刷所等。

浏河镇虽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太仓市,但作为“江尾海头”第一镇,却与上海市无缝对接、紧密相连,东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与上海宝山、嘉定两区接壤。紧密相连的地理位置,促使了大都市上海对浏河小镇的全方位辐射,其中包括理所当然的经济、文化等;当然,也包括无人重视,常被人忽略不计的宗教。根据史料来看,浏河基督教会史上的两个基督教派,皆是由上海差会派遣而来。

一、安息浸礼会

安息浸礼会(简称S.D.B),顾名思义与遵守安息日(星期六)有关,它是美国30多个浸礼宗派中较小的一个,以遵守星期六为安息日的戒律。根据上海市地方志网站(1),基督教篇的记述,美国安息浸礼会在道光27(1847)年,派遣该会的贾本德和华德纳两名传教士来沪传教,他们抵沪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编写适合于他们的安息日历表《安息日期》。光绪三十(1904)年,安息日浸礼会在斜桥建造教堂,取名惠中堂。1958年,惠中堂参加卢湾区联合礼拜。

根据《文化浏河》(2)一书的记载,基督教上海安息浸礼会在光绪14(1888)年,差派美籍牧师但弗斯·柏佩兰夫妇来浏河传教。基督教上海安息日浸礼会,主要在浏河做了三件事,给当时及现今的浏河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1.建堂传教

起初,但弗斯·柏佩兰夫妇只是租借两间民房作为传教的场所。后来,在中华民国16(1927)年,但弗斯·柏佩兰夫妇在浏河镇南市梢(现浏河镇中心南街)购置土地建造福音堂。

福音堂的建造及管理均由但弗斯·柏佩兰夫妇全权负责,有信众近百人,定期开展各类聚会活动。(3)新中国成立后,外国宣教士相继离开中国,加之1958年我国实行联合礼拜,及后来发生的十年浩劫,至1979年福音堂重新开放后,安息浸礼会守安息日(星期六)的教规习俗,也随之慢慢的销声匿迹。

2.开办医馆

但弗斯·柏佩兰本身是位医师,加之美国基督教安息浸礼会有在上海开办医院的先河(4),所以柏佩兰医师便首先在浏河设立了惠中医院,以救死扶伤的方式来践行基督教“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博爱精神。

至于惠中医院创办的时间,各方说法不一,年代差别较大。据《文化浏河》(5)一书的介绍,其创办的时间为中华民国10(1921)年,基督教上海安息浸礼会在浏南乡(现浏河镇浏南村)设立惠中医院。浏河人民医院在医院历史简介中,介绍其创办的时间为1906年。较有权威的江苏省地方志网站,在对教会医院的简介中,介绍其创办时间为1907年(6)

根据江苏省地方志网站,在对教会医院的介绍中得知,惠中医院的创办单位是美国基督教安息浸礼纽约差会上海惠中堂。至于名称的由来,可能惠中医院是由美国基督教安息浸礼纽约差会所属的上海惠中堂(基督教堂,位于上海卢湾区)所创办,故提取“惠忠堂”中的“惠中”二字,因而把在浏河建立的医院命名为惠中医院(7)

惠中医院在1952年1月被政府接管,改名为浏河人民医院(8)由西方传教士建立的惠中医院,是浏河大地上有史可寻的最早的西医院,为当时的浏河人做出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官方出版的《文化浏河》一书中,给予惠中医院极高的评价,赞其是“普惠乡民的惠中医院。”(9)

3.设立戒烟所

基督教安息日浸礼会进入浏河的时候,正值国难当头,俗称“大烟”的鸦片在中国泛滥成灾,正摧残侵吞着无数人的生命。因此基督教上海安息日浸礼会在浏河创立惠中医院之前,还做了一件不被现代人所熟知,但对当时代人有着特别意义的事情,那就是在浏河设立戒烟所。

上海市地方志网站,在宗教志基督教篇中,对美国安息日浸礼会在沪的医疗及戒烟工作的记述中,加插了他们在浏河开办戒烟所的记述,“19世纪末差派史尔内和帕尔特两名女医师先后来沪作医疗及戒烟工作。光绪二十八(1902)年在浏河还设了戒烟所。”(10)安息日浸礼会在浏河设立的戒烟所是时代性的产物,注定不会像惠中医院那样长命百岁,但其历史价值却是无比厚重的,相信会有不少的人因此摆脱烟瘾,回归健康。

二、卫理公会

美国卫理公会(1941年美国监理会与同宗派其他派别合并,改称卫理公会)在光绪6(1880)年,差派传教士麦乐恩至上海松江一带租屋设堂传教。当时美国卫理公会在上海的下属教堂主要有,沐恩堂、松江乐恩堂、景灵堂、海涵堂等。(11)

美国卫理公会上海差会差遣传教士,进入浏河的时间是中华民国9(1920)年。张士佳牧师受上海差会的委派,在浏河镇北街33号购置土地(现址为浏河镇中心北街218号),建设尊经堂,并下设牌楼堂。 (12)

尊经堂现仍然屹立于浏河古镇区域,基本架构保持完好,由五间房屋组成的主堂、两间厢房及一个小院子组成。但经过数次的修整后,已看不见任何留有基督教的印记。由于尊经堂位于浏河古镇区域内,遂成为浏河的旅游景点之一,长江口旅游度假区称其为“真经堂”。

掐指算来,尊经堂距今已近百年,期间虽历经风雨,而摇摇欲坠;但凭其坚韧不拔的韧劲,仍坚如磐石般的屹立于浏河大地。仿若无时无刻地不再昭示着后人,要以《圣经》为人信仰生活的最高权威和准则,方能稳如泰山。

美国安息日浸礼会上海差会在浏河创建的福音堂和美国卫理公会上海差会在浏河创建的尊经堂,于1951年划归苏州教区,1958年后太仓市只保留了城厢镇一所教堂,实行联合礼拜,浏河福音堂、尊经堂停止活动。1979年房管部门将福音堂房产归还,设立了浏河基督教聚会点。此后,福音堂易址重建,1985年12月位于浏河镇杨家浜西侧的福音堂落成。 (13)

注释:

(1), 《上海市宗教志》,为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http://www.shtong.gov.cn/node2/index.html.

(2),王更红主编,《文化浏河》,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4月。

(3),参考王更红主编,《文化浏河》,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4月,101页。

(4),上海市地方志网站,在“上海市宗教志·基督教”篇中,介绍美国安息日浸礼会在上海的工作提到,“19世纪末差会派史尔内和帕尔特两名女医师先后来沪作医疗及戒烟工作。”

(5), 参考王更红主编,《文化浏河》,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4月,101页。

(6),浏河人民医院的简介上,介绍其最初创办时间为1906年。

(7),参考,江苏省地方志网站,《第一节·综合医院医院》,http://www.jssdfz.gov.cn/book/wsz2/D11/D1J.html

(8),参考网址:http://www.jssdfz.gov.cn/book/wsz2/D11/D1J.html,第一节,综合医院,教会医院。

(9),引自王更红主编,《文化浏河》,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4月,101页。

(10),引自上海市地方志网站,“上海市宗教志·基督教篇”,网址:http://www.shtong.gov.cn/node2/index.html

(11), 参考王更红主编,《文化浏河》,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4月,102页。

(12), 参考王更红主编,《文化浏河》,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4月,102页。

(13), 参考王更红主编,《文化浏河》,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4月,103页。


(本文作者系安徽一教会传道人,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