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建立学习型教会系列三:用好方法提高学习果效

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但要学习,还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先生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保罗说:“······这是我已经学会了。”(腓4:11下)简短的几个字,让我们看见一个成功的保罗之所以成功的秘诀——“学而会”!

保罗是一个学习的人,他不但自己学,也希望别人学;他不但自己知道怎么学,也教导别人知道怎么学;保罗是一个真学的人,不但自己学,而且是“学会”了,他也希望我们不但要学,要真学,而且要学会!学而不会,与不学有什么区别?学而不会,白白把时间荒废!

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过治学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有这三种境界。

这三种境界启示我们,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

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但方法更为关键!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虽勤而功半。”有人为什么一学就学会了,而有的人学了很久,还是不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没有积极主动,没有真想学,没有真正学,没有用心学,也没有用功学!另一个方面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虽学却不思,虽学却不会应用。

《礼记·中庸》有句关于学习方法的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这里,“博学”指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是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是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一、要学思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话意思是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升华。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思考才能深入;在思考的前提下学习,学习才有效果。学与思的结合,是掌握知识包括属灵真理过程中的必由之路。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德国著名文学家普朗克先生曾这样形象地作过比喻:“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只学不思,正如人摄取食物而不加咀嚼,囫囵吞枣,食而不化,难以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变为“己有”。

有人说落后就要挨打,也有人说枪打出头鸟,你看,落后不行,出头也不行,那怎么办呢?透过深思总结,你会发现一件事:一个人想要打你,总能找到理由!

主耶稣就给我们留下了学思结合的好榜样。

当耶稣十二岁的时候,祂由父母带着按照节期的规矩前往耶路撒冷守节。在回来的路上,当马利亚和约瑟在亲族和熟识的人中找不到祂时,就急忙返回耶路撒冷,竟发现祂仍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参路2:41~46)

当时的圣殿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特别是过逾越节时,地位崇高的律法师都会聚集在一起,彼此教导和讨论重大的真理课题。主耶稣抓住这样的良机,象求知若渴的学生一样热忱地聆听和寻根问底。

耶稣追求真理不但谦虚好学、专心聆听,而且孜孜渴求、不耻下问。他没有自以为是神子而怕丢面子,而是存着对真理的敬畏,放下架子,谦卑地向殿里的教师发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几乎家喻户晓的话,在任何时代都会散发出求学智慧的光芒。不耻下问是求知必备的态度,是解决困惑的方法,只有问才能使人在真理上进深。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钟的愚人,而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在气象学上辛勤耕耘,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长期观察研究,一生硕果累累。在离他逝世两个星期前的一天里,当他得知外孙女婿来到他家,便迫不及待地叫他讲授高能物理基本粒子的基本知识。老伴劝他:“你连坐都支持不住,还问这些干什么?”竺老听了老伴的话儿,一边咳嗽一边说:“不成,我知道得太少。” 谁能想到,一个蜚声中外的大科学家,竟还在84岁的高龄,在生命处于垂危之际,先后五次向晚辈求教"补课"。好一个“我知道得太少”!这种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精神正是他能走向人生光辉顶点的基本要素,实在令人敬佩。

为追求真理,耶稣不但听和问,而且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和总结,所以后来传道时,能准确而巧妙地引用人熟知的比喻,表达那深刻的属灵真理。

诗人说:“唯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诗1:2)一个“惟”喜爱耶和华律法的人,一定也是个“思想”神话语的人!喜爱神的话和思想神的话是紧密相连的,二者缺一不可。

这里的“思想”用的是未完成式,表示一种持续不断的行为,指不断地思想。一个喜爱神话语的人,读圣经不会“走马观花”、“水过地皮湿”式的读,一定会透过“思想”、“不断地思想”以达到对神的话有深入、全面、正确的理解,以便更深认识神,认识自己的需要,且能把神宝贵的话语实行出来!

雅各说:“惟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1:25)

马利亚为什么对神的话能有那么活泼的信心?一方面是因她常常喜欢学习神的话,所以对旧约有关弥赛亚降生的预言,一点也不陌生;另一方面,也是因她常爱默想神的话。当马利亚听见天使对她说:“蒙大恩的女子,我问你安,主和你同在了!”因这话她就很惊慌,又“反复思想”这样问安是什么意思。(参路1:28 ~29)透过“思想”,她深深地明白了神的话,明白了神的话,才会自然而然地说:“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参路1:38)

还有,当牧羊人往伯利恒一探耶稣降生的究竟,“既然看见,就把天使论这孩子的话传开了”(路2:17),而“马利亚却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路2:19)

弟兄姊妹,我们感叹马利亚这位母亲的伟大,羡慕她如此蒙主恩惠,并不能使我们变得伟大和蒙恩,重要的是在感叹、羡慕的同时,读懂她怎么会如此的!她的信仰、生活方式岂不应该成为我们学习和效法的吗?马利亚把“一切事”存在心里,这为她如何把事情做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存在心里”只是前提,更重要的把这一切事“反复”思想,只有通过思想,才能明白,只有反复思想,才能理解透彻、全面,只有透过反复思想,才能融会贯通,才能处理事情得心应手。

属灵伟人都是有思想的人,当困惑的问题萦绕心头的时候,必须经过思想以消除疑虑,有时甚至要反复(翻来复去、多次、从多层面、多角度去思考)思想,才能明白。所以,圣灵的引导和启示并非让我们成为没有思想的机器人,而是通过神给予我们的思想来察验神的旨意,好使我们更好地行在神的旨意中。神喜欢思想的人,而不是头脑简单的人!祂要引导那些把主的话存在心里,又反复思想的人!

马利亚找着了“反复”思想这一蒙福的秘诀,请问,你发现这要诀了吗?有否照着行呢?

来10:7记载:『那时我说:“神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耶稣因为立志要遵行天父在圣经中对祂所定的旨意,所以祂才会在年幼就开始熟读全部圣经中对祂的预言,细心阅读、背诵、思想父神在圣经中对祂所定的旨意,祂清楚知道当怎样过日常的生活,知道父神要祂讲什么、作什么,什么时候作什么事。

弟兄姊妹,我们在学习神的话语和平时各种学习时,有没有充分运用学思结合的方法呢?

(本文作者为徐州教会牧师,文章未完待续。)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