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神呼召了我,只要一息尚存,也要传扬福音。”这是葛培理常说的话。美国时间2018年2月21日上午7点46分,这位世界著名布道家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家中辞世,享年99岁。随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进行悼念。
笔者对葛培理牧师早有耳闻,也曾参加过葛培理布道团在江苏镇江和淮安举行的布道和纪念钟爱华医生的活动。近日又查看了一些相关资料,发现他做的不仅仅是布道,与他相关的还有:福音派运动、基督教杂志、洛桑运动等,他也努力在不同教会和团体中做和睦的工作,得到了称赞也引发争议。
笔者也和国内几位对葛培理牧师有所了解的牧者进行了交流,他们谈到了葛培理牧师的成功以及值得效法之处,从客观的角度也提到了他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据葛培理布道团估计,他曾向分布于18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15亿人布道,带领成千上万人做出决定将生命交付耶稣基督。超过10亿人次通过广播、电影、电视、卫星转播、网络转播聆听或收看过葛培理的布道。
葛培理牧师能够让那么多人听到福音,这和他注重与不同教会联合以及使用科技手段等息息相关。江苏教会的王牧师分享,葛培理牧师的布道活动注重教会联合,邀请各大宗派或教会参与进来,他也注重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不是形成自己的教会组织,这很好地体现了福音事工的合作分工。“他说,传道人被呼召只作一事,那就是单单传讲基督的福音。
其次,王牧师谈到了葛培理牧师给美国总统和美国政治带来的影响, “作为传道人和先知,有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卷入世俗政治,就像圣经中的撒母耳、拿单、以利亚和以赛亚和但以理等,想要没有错误和遗憾,那是天方夜谭,重要的是保持清醒和理智,他可以说是做到了。”
同时,站在客观的角度,王牧师认为,葛培理牧师在选择布道团接班人的事情上可以做得更好。
说到纪念葛培理,江苏的张牧师分享,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和微信的应用,技术手段将全世界前所未有地联系起来,让我们“同在”(together),牧者于其中服侍,也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考察和检验。在此过程中,有许多人倒下或消失了,而他一直身在其中并见证自己所侍奉的主。“从这个意义上,我个人认为,他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者。”
此外,张牧师认为,葛培理牧师在促进教会合一上应该是有负担和想法的,并且在访问中国教会的事情上努力了。他所招致的批评,恰恰可以证明这一点。“除了‘这是一个效法基督的人,’没有更好的评价了。”
大连的一位牧师认为,葛培理牧师的事工和为人有四个方面值得今天的传道人学习:第一,信仰虔诚,从葛培理的传记中看到他是真正有信仰的人,将信仰落到生活中。这位牧师分享,在他读葛培理的传记时,看到一段,葛培理年轻时在神学院读书,面对很多理论难免头脑混乱,他就跪在神的面前,说要以神的话语为根基。此后不管去哪里传道,葛培理都带着圣经。“今天的传道人在台上讲了太多的话,引用了太多人的观念,而葛培理用的最多的词是“圣经如此说”。
第二,学习葛培理专注的精神,他一生只专注于领人归主,没有什么能扰乱这个。今天很多传道人做的太多,布道、宣教、写书、建教堂和管理教会.......而葛培理只专注于布道、传讲福音让人悔改信主,一生专注于神的使命。第三,效法葛培理牧师的谦卑和包容,他坚持基本的正统信仰,并跟不同教派的人联合,寻求正面的沟通而不是攻击。
此外,虽然作为名人,但他的生活检点圣洁,不让自己陷入试探和罪恶之中,这些都赢得了众人的尊敬。“葛培理牧师在安息后获得了非常高的敬仰和殊荣,但是那位他所荣耀的和使他得荣耀的上帝,才是我们敬拜的唯一对象,”这位牧师最后补充道。
福建的吴弟兄则推荐了由著名基督教传记作家饱乐基(John Pollock)撰写的《葛培理传》一书,将葛培理的少年生活,生命成长以及六十年来向世界布道、震撼全球人心、改变社会道德生态的故事,忠实而又生动地向写下来。让读者可以认识到葛培理传奇而荣耀的一生,并看到圣灵的奇妙工作。通过了解葛培理的侍奉,也让中国教会的牧者和同工从上帝所重用的仆人葛培理身上学习到很多侍奉的经验以及佳美荣行。
吴弟兄分享,由于美国基要派极端保守的神学立场,逐渐跟社会脱离,社会影响日益萎靡。为了重拾基督信仰的社会价值,促进福音的传播。葛培理为代表的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牧者,从基要派分离,他们在神学、文化、科学、社会责任等方面反对基要派倡导的孤立主义、反智主义、律法主义和道德主义等教导,大力主张更大程度上实施教会文化神学的参与,开创了“现代福音派”的运动。他们恪守传统教义,重视《圣经》权威和学术研究,积极传扬福音,参与不同宗派间的对话,注重基督徒的社会与文化使命等等。他们还通过开布道会、兴办神学院、撰写书籍以及运用现代传媒(网络、电视)传播其思想。现代福音派运动影响极大,欧美、亚太很多教会都受到这股思潮的塑造,并一直延续至今。
因此,吴弟兄认为,了解葛培理的生平对于熟知当代福音派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我们开展教会事工,提高个人生命具有很高价值。
福音派自1945年以来在新教的主流社会中就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力量,葛培理就是20世纪福音派人士的一个很好的例子。福音派教会和个人对于传福音——使他人认信基督信仰十分投入,而且非常强调圣经、耶稣的十字架和个人悔改、“重生”的必要性。
葛培理还于1974年领导召开了洛桑会议,吸引了来自150个国家的3000名出席者,主题为“让全地听到他的声音”,最后形成了《洛桑信约》。该会议旨在为福音工作提供一个稳固的圣经基础,用圣经的立场面对世界问题,正视教会的社会责任,肯定了传福音和社会责任同是教会的重要使命,肯定了基督徒的文化使命。
此外,葛培理布道团还出版了福音性的刊物。他重视文字工作,于1955年推动成立了《今日基督教》杂志社,当时由富勒神学院的卡尔·亨利博士担任主编。该刊物领导了基督教与时代的对话。
为了让布道团健康发展,葛培理还领导订立了四个原则:一、谨慎处理金钱:他们不采用爱心奉献的传统,一律成为受薪同工,不接受个人薪酬;二、避开性的陷阱:布道团成员严格遵守除了妻子外,绝不与异性单独相处的原则;三,不批评其他事奉者;四、不夸大成果。
总之,葛培理很好地抓住了时代机遇,利用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传播福音、积极开展文字工作并联合不同教派做布道工作,并且鼓励基督徒重视社会服务和文化使命,用圣经的角度来看时代问题,这些都值得今天的牧者和教会学习的。
时代在变,但是如何将不变的福音传给这个时代的人、用基督信仰去造就今天的社会,想必是每个教会领袖必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