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父亲也需要“浪子回头”

浪子回头
浪子回头

近来,电影《醒来之爱的呼唤》引得观众热泪盈眶。剧中的父亲——曾经的浪荡子,在经历牢狱之灾后,心灵在觉醒,且是沉痛中的哀泣。当他回到家中,儿子的放荡不羁让他看到了曾经年轻时的自己。“不能让儿子走自己的老路,拯救儿子,刻不容缓。”这是一位父亲在内心的呐喊。在拯救儿子的过程中,父亲是心力交瘁、伤痕累累,因为这是一份迟到的父爱,本来是童年时期的父爱延迟到了青春期,这本就是生命的一场错谬,现在要用泣血的代价来救赎。这部电影用赤裸裸的现实告诉我们: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孩子的童年,父亲决不能缺席。守望童年,是做父亲一生最重要的修行之旅。

近来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家庭中父亲的缺位与父爱的缺失。苏大强——典型的中国式“孬”父亲,生性怯懦,又天生贪婪、怠惰,既不能扛起家庭的重任,又不能做孩子们心中的榜样。而苏大强的两个儿子——苏明哲与苏明成则是父亲生命的延续,继续演绎不堪入目的“渣男”形象。苏明哲跟他的名字一样,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趾高气扬地批评别人,而要他承担责任的时候,他却是畏畏缩缩,明哲保身。而苏明成则是典型的“妈宝男”,是精神上未断奶的“中国式巨婴”。他们兄弟俩为何会养成这样的性格?究其原因就是父亲教育的缺失。父亲没有给他们树立一个真正男子汉的形象楷模,父亲也没有在他们的生命中扮演教导者与陪伴者的角色。我想,这种父爱缺位的家庭方式会是一个恶性循环,会一代一代地持续下去。这就需要做父亲的能够觉醒,且要进行深刻地思考与反省。

《圣经·路加福音》中有一个浪子回家的比喻,曾让多少人为之感慨万千。这个故事中的小儿子分得父亲的家产后放荡不羁,在外面吃喝玩乐,挥金如土。但他耗尽资财之后落魄不堪,成为和猪一起抢豆荚吃的乞丐。后来,他想到了回家,他说我只需要做父亲身边的一个仆人,愿父亲不要称为我“儿子”。但当小儿子回到家中的时候,父亲是以无比慈爱、无比温柔的怀抱迎接他回家,并将戒指(戒指代表小儿子作为家庭小主人的荣耀)戴在他的手上,杀牛宰羊,邀请众人一起庆贺浪子的回家。这个故事里的父亲,面对小儿子的放浪不羁,他始终没有放弃,也没有停止为孩子祈祷。在父亲心中,给予孩子的是无限的信任与爱。最后,当浪子回头时,父亲再一次地接纳了自己的孩子,并以悦纳的目光将他视为家中的王子。浪子低估了父亲爱的深度与厚度,他以为父亲会把他当做仆人,可是父亲却依然慈爱地称他为“我亲爱的孩子”。这就是父爱的伟大-----无条件的接纳,不离不弃的爱。

我们现实生活中“苏大强”式的父亲,其实也是一个浪子,甚至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样的父亲需要回归——回归到爱的源头,找回父爱的真谛,找到父亲的身份。这样的父亲更需要一种觉醒的力量将其召唤醒,就像电影《醒来之爱的呼唤》里的父亲,他只有放下自我的面子,以孩子的视角思考问题,并懂得换位思考,只有这样,父子之间才有可能祛除隔阂、迈进沟通的桥梁。

愿中国式父亲能够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理解与关爱。只有这样,孩子的心才不会流浪,孩子的灵魂才不会无根无源。愿父爱的觉醒不要像《醒来之爱的呼唤》里的父亲那样醒得太迟太迟,因为孩子的童年很短很短,爱不能等待,更不可迟延。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