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宣教士父子兵系列之打马字家族

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除了旖旎的自然风光,独具风格的老建筑以及悠扬的音乐声外,其近代科教文卫事业同样令人瞩目。近代来到鼓浪屿的传教士、华侨等群体,将海外的先进科学文化带入这个小岛,不但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更为社会输送了不少栋梁之才,也陶冶了鼓浪屿人独特的人文气质。

而打马字家族的父女两代人,就是近代鼓浪屿文教事业的典型代表,他们在此工作了八九十年,为鼓浪屿的教育事业以及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中西文明交融的一段美丽佳话。

打马字牧师.png

约翰.凡.涅斯特.打马字是美国归正会的传教士,他于1819年8月18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萨马维尔。他生活的年代正值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第二次大觉醒运动,福音复兴之火燃遍北美大陆。属灵的大复兴加上千禧年主义的盛行,使美国教会的海外宣教热潮空前高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年幼的打马字就立志到海外宣教,将基督的福音传到地极。

1845年,他毕业于新泽西州纽布伦瑞克神学院。次年,被归正会按立为牧师。由于归正会在当时没有建立海外差会,打马字便加入美部会(公理会海外宣教机构)。1847年,他受美部会派遣到中国宣教,同年4月10日,离开索摩维尔,8月19日,与罗啻牧师搭乘纵帆船卡罗莱号由香港抵达厦门。

打马字到厦门后,在筼筜港岸边的一片因竹林茂盛而被称为“竹树脚”的地方(今开禾路口)租赁民房作为布道所,并在每主日上、下午举行礼拜。1850年7月16日,原竹树脚民房上加盖一层,楼下作聚会用,可容纳100人。12月23日开始正式礼拜,主日上下午聚会。经过三次重建,当年由打马字建立的竹树脚礼拜堂,成为厦门老城区的地标之一,是老厦门的珍贵。

打马字是近代早期,为数不多注重中国教会自立的人。他看到西方人与中国人存在文化隔阂,加上中国地广人多,传教士的数量有限,因此希望国人能够成为教会的中坚,以促进福音在华传播。

因此,他倡导华人教会自治,重视本土传道人的培养。在打马字、罗啻等宣教士积极推动下,新街堂(1855)、竹树堂(1860)相继成立长执会,并按立了叶汉章、罗嘉渔、郑鹏程等华人牧师。闽南教会也成为中国最早的华人自立教会。从历史发展看,中国信徒秉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管理自己的教会,早已成为共识,中华大地上的所有堂会,都完成了自治,足见打马字当年的远见卓识。

福音刚入厦门时,信徒不是很多。汉文《圣经》及有关书籍也很少,虽然不久在上海翻译的《圣经》汉译本出版。但当时宣教士采取底层传教的策略,受洗入教的信徒大都是劳苦大众,受过教育的不多,甚至有不少是不识字的文盲,很难读懂汉字的《圣经》,进而影响到对真理的了解。

打马字进入中国的近代时期,厦门的通用语言是闽南语。这种语言起源于泉州,一般认为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语音,并杂糅一些百越语言而成。但该语言在闽南、潮汕、浙南、台湾和东南亚地区等海外华人之间至今还在频繁使用。原因是历史上闽南人的大规模迁徙。打马字、罗啻、养为霖等人都为了传教需要,学习闽南语,并很快精通了这门语言。为使信徒能够更好的学习圣经与赞美诗,传教士们采用了明末入华宣教士以拉丁字母拼写当地语言的方法,于1850年创造了简明、通俗易懂的白话字。

白话字,即用罗马字母略加变更,制定23个字母,联缀切音。凡是厦门语言,均可拼成白话字。无论男女老幼,只须学习一二个月,便可读写纯熟。聪颖者数天便能通晓。据吴炳耀记载:“白话字虽学者甚易,而创者则殊难,盖新字之法虽创,苦无印刷机器,无从推行。教师不得不躬亲其劳,将字母制成模型令手民刻诸骨角,逐字拼合而印成章句,然后再模诸木片,雕成印版。每著一书,多费时日。”足见白话字初创之不易。

1852年,打马字等人编撰的《唐话番字初学》出版,这是一本白话字教科书,也是闽南语拉丁字母的正字法学习教材。之后,打马字又将《路得记》(1853年)、《路加福音》(1866年)、《约翰书信》(1870年)、《加拉太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1871年)、《马太福音》(1872年)翻译成闽南语。他还编写了《养心神诗》25首(1859年)、《犹太地区地图》(1861年)。此外,打马字又参考杜嘉德的字典编纂了一部《厦门音字典》,并于1894年由得来坦履牧师出版。

闽南白话字流行于闽南各地教会,也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吕宋岛、新加坡、槟榔屿等地的闽南语教会中流通。由于闽南白话字的广泛影响,引起国民政府中央文化部的重视,纳入文字改革之范畴。现代汉语拼音之父卢戆章也是在白话字的启发下,促进了汉语拼音的改革。当前台湾的闽南语字典、教材,也大都以闽南白话字为注音。打马字等人所创制的闽南白话字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佳话。

而打马字的亲属则非常热心于文教工作。1865年6月1日,他的第二任妻子马利亚来到厦门。1867年,她开设“周课”,教妇女读《圣经》,1870年,在竹树堂办女学堂。1874年,打马字长女清洁(Katherine.Talmage)和二女马利亚(Mary.Elizabeth.Talmage)也来到厦门,她们被厦门人亲切地称为“大姑娘、二姑娘”,她们积极参与妇女教育事业。

打马字大姑娘.png

她们十分重视妇女教育,他们普遍认为妇女都是孩子的母亲,她们负有孩子启蒙的责任,如果缺乏应有的文化知识,是很难培育出健全的下一代,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竹树堂女学堂后来迁到鼓浪屿田尾,当地人称为田尾女学堂或花旗女学(1889年改毓德女子小学),由二姑娘接办。毓德女学没有明确的学制,大约为5年。学生每周上课5天,每天早晚都有敬拜。星期六清洗教学楼。礼拜日休息,上教堂做礼拜。学生除了进行信仰教育和教罗马字以外,还学中文和算术。中文的教材是《四书》,教师是清代秀才,算术没有课本,由教师自编教材。毓德女学附设有师范班,女学毕业后可进师范班读3年师范。

打马字二姑娘.png

1921年,毓德女学取消师范班,在原寻源中学旧址开设毓德女中,学制4年。学生毕业后可以升大学,也可以当教员。1931年,邵庆元担任毓德女中校长,他认为不管男女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于是积极培养女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他仿造社会体制,称学校为“毓德市”。设有建设局、教育局、卫生局等“部门” ,各班的班长就是公安职员,副班长是教育职员。他的教育方法大大提高了女学生的见识和能力,使她们成为厦门市的光和盐。

大姑娘也于田尾设妇学堂(田尾妇女福音学院),学校主要招收成年妇女为主,为的是让已婚妇女获得教育的机会。当然也有不少不堪忍受封建势力压迫的,逃离家庭的女子入学。       

打马字家族两代父女,在鼓浪屿工作了八九十年,创制白话字、兴办女学,为西方先进文化在鼓浪屿扎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成就了一段传奇事业,是色彩斑然的鼓浪屿文化中的一抹亮色。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