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教会高质量发展 需要高质量人才(上)

基督教堂
基督教堂

[内容摘要]

教会高质量发展是神的心愿,是教会的呼唤,也是时代的期盼!而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建设是教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尝试从教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教会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以及推进教会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等方面进行论述,盼望藉此文达抛砖引玉之效,使更多人关注教会高质量发展,并为之建睿智之言,进坦诚之谏、献智慧之策,不断推进教会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关键词] 教会  高质量发展  人才  基督教中国化

引言:

如今,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因此,立足新时代,站在新起点,与社会主义社会不断适应的中国基督教已经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号角,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已在基督教界广泛形成,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最鲜明的导向。为什么要提教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教会丰富的内涵是什么?人才队伍建设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建设成高质量发展的教会?凡此等等,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当思考的命题。

一、要充分认识教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1、是与崭新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必要: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教会,必须看清自己所处的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有人说,这是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是科技与物质如夜空焰火般的时代,是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年代,是一个与时具进的年代。也有人说,这是一个人们普遍焦虑,没有安全感的躁动时代。

耶稣曾对犹太人说:“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你们就说:‘今日必有风雨。’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太16:3;路12:56)这话是对经学家很大的讽刺,也是要求神的儿女在时代中要有意识地去配合神永恒的旨意以及历史中的需要。

奥古斯丁、马丁路德、加尔文等正是在所处的时代看出了历史走错的地方,所以,才能够在他们暂时的过程中间应用了永恒的真理去纠正,用力量、精神、牺牲、舍己地把时代挽回到神面前。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新机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引擎、新活力、新空间、新压力和新定位。作为新时代教会的领袖,必须要有先知先觉,对当代有卓远清楚的见识,站在属灵的高度,成为时代的良心,了解所处的时代,了解当代人们所思所想所需,了解教会所处的社会环境、风土人情,洞察时代教会真实状况及需要,才能发出时代的强音,奏响时代教会发展的凯歌,促进教会和谐、健康高质量发展。

2、是与圣经教导真理相符合的必要:

(1)有丰盛生命的教会

耶稣说:“盗贼类,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

(2)知识和见识多而又多的教会

保罗说:“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或作“喜爱那美好的事”),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并靠着耶稣基督结满了仁义的果子,叫荣耀称赞归与 神。”(腓1:9~11) 

(3)充满爱的教会

耶稣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4~35)  

(4)传扬全备福音的教会

保罗说:“我照 神为你们所赐我的职分作了教会的执事,要把 神的道理传得全备······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 神面前。”(西1:25,28)  

(5)不断走向完全的教会

耶稣说:“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5:48)

《希伯来书》的作者说:“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 神。”(来6:1)

3、是与教会自身现状需改观的必要:

教会高质量发展是神的心愿,是基督徒的呼唤,也是社会的期盼!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断全面得到落实,中国基督教在教堂的恢复和兴建、神学思想建设、人才培养、公益慈善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信徒人数也平稳较快增长。但仅仅信徒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教会就办好了,教会在很多方面还存在问题,离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

比如,有些教会人数虽然不少,但聚会却是死气沉沉,缺少属灵的氛围,唱诗象表演,讲道成了例行公事,各种事奉只是在为做而做。不少信徒是因“病”信主,而得到医治后根本不在真理上追求,信主多年却连最基本的真理都不明白。有的教会信仰“功利化”、“迷信化”色彩浓厚,好多基督徒进入教会,仅是为寻求爱、寻求关怀、寻求帮助、寻求这个时代人们所推崇的自我存在感,而缺少作为神儿女的使命感、责任感,不体贴神的心意,不能够虔诚事奉,更不要说为主有所舍弃。有些教会受商业化冲击严重,不能保持清醒头脑,没有防范意识并及时纠正错误,导致教会越发世俗化,失去神圣性。

不少教会人才匮乏严重,管理十分混乱,选拔、培养、使用人才随意性极强。管理者呈现文化层度较低,神学造诣浅薄,信仰真理模糊、属灵异象缺失的可怜光景,使教会陷入“外行领导内行”的严重无序漩涡。更有甚者,一些所谓“领袖”自私自利心重,把教会当成自己的家,视自己为发号施令的家主,忘记了自己不过是神的管家。

因此说,有了40年积累的中国基督教虽然有了一定“量”的增加,但与整个社会都强调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依然极不协调,教会真实状况是“仍然荒凉”(参该1:4),是时候重视“质”的提高了!

二、要切实把握教会高质量发展的真正内涵:

教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但不可或缺以下几个方面:

1、高质量发展的教会必定是政治站位高: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教会,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党领导一切在宗教工作领域的落实。

要不断加大对十九大精神的宣传力度,让十九大精神进基督教堂点、入信徒心中,指导教会工作和信徒生活,引领全市教牧人员和信徒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上来,凝聚到落实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

要经常组织学习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自觉与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培训、讲台、行动和外出学习参观中,使广大信徒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自觉拥护党的领导,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将爱国热情转化到社会经济建设上,为主作美好的见证。

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内容丰富,亮点纷呈,重点突出,为基督教在今后进行的神学思想研讨确定了更清晰的时代主题和方向。我们要认真学,学得深,理解透,要把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相结合;与增强广大信徒爱国守法相结合;与建立健全教会规章制度相结合;与解决教会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与指导自身管理相结合;与坚持按“三自”原则办教及基督教中国化方向相结合。

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出台的必要性、重要性,这将对有效严控不利于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的信息,做到保护合法、禁止非法,对宗教健康有序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要深入学习2018年2月4日正式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突出抓好农村基督教工作,充分认识农村宗教工作对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乃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的直接而实际的影响,确保对农村基督教工作“管得住、管得好”。

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要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学习制度,以“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七五”普法等活动为契机,推动法律法规进基督教两会、三自、堂点,把法治精神融入到讲道中去,不断提高做好新时代下基督教工作的水平,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

2、高质量发展的教会必定是神学造诣深:

神学思想建设是办好教会的关键,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教会,必须重视神学思想建设。

(1)要重视神学理论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以及十九大报告中都强调指出:“要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因此,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是教会安身立命最牢固的根基,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并不意味着要我们改变信仰,而是为办好主的教会。在中国化进程中,《圣经》的核心内容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表现形式。神学的产生与一定的地方、环境、处境有关系,那基督教来到中国,自然就必须植根于中国土壤,使之有中国特色。

“卓新平教授在《基督教中国化三要素》中提到,基督教中国化有三个导向:政治认同、社会适应、文化的融入。”[1]

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首先要在政治层面上认同。“中国基督教认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和领导,认同国家的制度,顺从国家的最高利益,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以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前提和基础,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为积极引导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其次要从文化层面认同。也就是说,基督教要融入中国的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自觉向中国文化开放,融合中国优秀文化,用中国文化阐述基督教的信仰,丰富我们的信仰内容。

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吴巍说过:“中国基督教只有扎根中华文化的沃土才会有生命力。”[3]

【“文化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基督教要在中国生根,急需两种文化的相遇与对话,需要找到共识与理解,需要文化的融入,其实“中国化”不是要被儒释道的中国文化“化”,而是基督数能够吸收中华博大精深的文明,成为一个有中国特色、有中国元素的中国基督教。】[4]

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还要从社会层面认同。即是基督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社会慈善公益,扶贫、赈灾、助学、环保、养老等。信徒不单要在教会中有美好表现,更要在社会中有美好作为。

中国基督教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法律、政策的保障,离不开政府对宗教工作的重视和支持,20世纪80年代初,根据中央19号文件、82号文件,我们才能够复堂,开办神学院。2016年召开全国宗教工作会议,说明党和政府重视宗教工作。同时,根据新时代、新情况,修改的《宗教事务条例》,可以有效指导新时期的宗教工作,解决宗教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2)要重视研究成果转化:

基督教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必然要进行的。1998年开始加强神学思想建设,以“自治、自养、自传”为原则,坚持独立自办,使中国的基督教会成为中国人自己的教会。到了神学思想建设的后期阶段,提出了基督教中国化。随着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尤其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神学不仅仅在学术层面、理论研究层面开展探讨,更须抓研究成果向基层转化,推进基督教中国化成果向讲台转化。

当前,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研究和成果的转化,最重要做的是积极引导基督教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推动基督教中国化以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有效途径。要持续组织讲道示范活动,把基督教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切实转化到讲台,指导信徒的信仰生活。要鼓励大家积极撰写论文,通过编印神学论文集的方式,提供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写出更多高质量的神学论文与讲章,同时扩大宣传面。

要重视农村基层基督教工作,扩大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理论宣传面。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张克运牧师在全国两会小组发言时指出的:“基督教工作的重点在基层;要推动宗教中国化思想理论成果深入基层场所。”

3、高质量发展的教会必定是团体建设强: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教会,必须加强团体自身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说到:“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健全而有力的团体班子是开展工作、办好教会、提升质量的组织保证。如果团体不能做到“政治上可信、作风上民主、工作上高效”,人才队伍不具备“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条件,又怎能发挥好桥梁纽带的作用,促进教会和谐健康高质量发展?

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的出台,对于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要根据“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总体要求,各级基督教两会、“三自”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信众的“桥梁”和“纽带”,要肩负起宣传落实宗教政策、维护教会合法权益等重要职责。要协助党和政府化解社会矛盾,起“双向传声筒”作用,在教牧人员与信徒、信徒与信徒之间起到“减压阀”和“润滑剂”的作用,不断提高在协助政府管理基督教事务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要严格按照《章程》定期换届,建立能上能下制度。要坚持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完善各项会议制度,制定完善工作规则,办文办事程序,建立重要情况通报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要重视抵非防渗工作,采取专题会、板报、宣传册等丰富多彩形式,让信徒明白异端、邪教对教会的危害。坚持分清性质、区别对待、讲究方式方法,将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活动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宗教问题区别开来,把渗透和正常对外交往区别开来。

要加强对基层基督教的调研工作,重点在坚持爱国爱教方向、坚持依法办教、民主办教、基督教中国化方向、文明场所创建中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组织专项培训,提高基层“三自”、堂点负责人、教职人员、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

要不断建立健全人事、财务、财物、办事程序等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使教会管理中存在的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管不好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努力把教会建设成为信徒满意、社会认同、政府放心的团体。

4、高质量发展的教会必定是质量双提升:

基督教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突出高质量导向,不是不要增长速度。数量与质量是辩证统一的,高质量发展是建立在一定增长速度基础上的质量。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内涵,十分清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不片面追求增长速度,但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求稳,更好满足信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要推动教会增长方式的转变,摒弃单单注重“数量”增加的观念,树立“质”与“量”并举的意识,要朝着高质量的目标努力。在稳定大局前提下,坚定迈向高质量。正如张克运牧师在接受《福音时报》专访时所说:“在当前教会‘量’平稳增长的状态下,重视牧养比重视宣教更必要,更重要。”

使徒时代的教会就是一个“质”与“量”并举的教会模范(徒2:)。初期教会是一个一天就增加三千人的“量”的增加之教会(徒2:41),这不单是三千个按肉身是信徒的人,且按灵魂是信徒的人。这教会更是一个力行主道、彼此分享、彼此相爱的群体,一个赞美、喜乐的教会团契,在个人和团体生活里都彰显出了基督的美丽、荣耀和大爱,而且是一个“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的高质量发展之教会(徒2:47)。

我们要明确崭新时代基督教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不仅要透过圣经看见高质量发展教会具备的特点,迎头赶上,对照自身教会光景找出差距,对出现的问题作为鉴戒,以便有效避开。

看初期的教会,一般人常视之为“完美”的典范,但事实上,初期的教会并不是那么完全,也有因人才使用、管理不力而出现的传道工作和教会事务的冲突问题(6:1)。初期教会是由多元文化的人组成一个教会群体,语言的不通势必就造成了一些隔阂,再加上因“门徒增多”,教会没有组织人事制度,没有健全的管理,工作必然带来被动!表面上看,他们之间出现了分争、分裂,而从深层次来说,是这生命的团体未能合理地建立起组织,各肢体的功能未能各司其职、互相促进,问题的呈现显出实施有效管理的必要。进行执事的选立,就是为解决教会迅速发展而管理却跟不上而出现的问题。

为更好、更快提升教会发展质量,我们要主动“走出去”,与省内外兄弟教会、两会广泛交流,借鉴的先进经验、做法,开拓自己的视野,对标国内一流教会的模式,以思想的“破冰”带动行动的“突围”,提升自身定位,勇于进行创新,努力打造神人共悦的模范式教会样板。


[1] 时亚萍,《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带给当今中国教会的启发》,《金陵神学志》,2019年第一期,总第118期,第168页。

[2] 时亚萍,《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带给当今中国教会的启发》,《金陵神学志》,2019年第一期,总第118期,第168页。

[3] 毛亚军,《中国基督教扎根中国文化沃土才有生命力》,人民政协报第8390期,2019年8月8日

[4] 时亚萍,《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带给当今中国教会的启发》,《金陵神学志》,2019年第一期,总第118期,第171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