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康熙皇帝与法国科学家的传奇

中国历代帝王多多少少有些癖好,像喜欢作词的李煜、书画的赵佶、甚至还有喜欢炼丹的朱厚熜、以及木匠活的朱由校。而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却又钟情于西方科学,并且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在中国帝王中无出其右。

康熙热爱科学,是与来华的耶稣会士分不开的。他能继承大统,很大原因就是传教士汤若望依据医学知识做出的判断。他小的时候,发生了中西历法之争,南怀仁等人精准地预测日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对西洋科学情有独钟。不过真正让康熙的科学水平突飞猛进的,还是法国路易十四派遣入华的耶稣会士。

1684年,太阳王路易十四与一位来自中国的天主教徒沈福宗会面,被他所介绍的中华文化所倾倒,对遥远的东方古国产生了兴趣。为了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他精心选派了六名耶稣会士,让他们前往中国为康熙皇帝服务,并亲手为小玄子写了一封信。信中称:“愿上主以美好成果使您更显尊荣。获知在陛下身边与国度中有许多饱学之士倾力投入欧洲科学,我们在多年前决定派送我们的子民,六位数学家,以为陛下带来我们巴黎城内着名的皇家科学院中最新奇的科学和天文观察新知。”

1687年,五名耶稣会士到达中国(其中一人因暹罗国王极力挽留,留在了泰国),他们分别是洪若翰、李明、白晋、张诚、刘应。康熙得知消息后,非常高兴。虽然这些传教士还没有拿到居住许可,但却被召进了紫禁城。白晋和张诚很快就被朝廷留用,而其他三人则被派往各地传福音。

来华次年,张诚就向康熙进献了一套先进的科学仪器。包括带测高望远镜的四分象限仪、水平仪、天文钟等天文设备以及部分数学用具。康熙看到后爱不释手,特命两名神父学习满文,以便在宫中教学。

两位神父经过九个月的学习,已经能与皇帝对答如流了,于是开始向康熙授课。他们首先向康熙接受卡西尼与德拉伊尔的天文知识,尤其是观测天象的方法。据金秋鹏所著《中国古代科技史话》一书记载:“他(康熙)曾用带有望远镜的仪器在野外作地形测量,实测山的高度和任何二点间的距离;他曾用四分象限仪实测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进而求出当地北极出地高度;他曾用日晷的测量结果,推算当日正午的日影长度;他曾预测1690年2月28日的日食,并率大臣于当日同往观象台验正。”由此可见在张诚、白晋的教授下,康熙的天文学水平极高。

两位神父还向康熙讲授数学,编写了满文实用几何学纲要,并译成汉文,此书由康熙亲自审定作序。这就是现在故宫博物院所藏满文本《几何原本》,而汉文本则收入了《数理精蕴》。在他们的教授下,康熙的数学水平得到提高,能够认真审阅了著名科学家梅文鼎的《历学疑问》,并准确指出其中存在的数学方面的偏差。

此外,有次康熙皇帝因为疟疾而生命垂危,幸好两位神父献上了奎宁,才使他转危为安。这引起了康熙对西方医学的兴趣,甚至还学过点人体解剖学。这在当时中国可谓破天荒的举动,足见康熙对于科学的痴迷。

由于这些科学家的教学,令康熙十分满意。于是获准修建了北堂,即现在的西什库教堂。可见,传教士授课,在客观上促进了教务的发展,为福音传播做出了贡献。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康熙酷爱科学,可他出于维护满族利益的目的,并不愿意向爱好转化为国策,在全国普及科学知识。梁启超就指出:“因为康熙担心先进的西方科技一旦传开,将会极大的动摇以骑射起家的满清统治!”因此,传教士的教学活动,只是满足了帝王的兴趣,却无法改变中国科学的发展,不得不说是个千古遗憾。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