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传教士制造的火器,促进了大清的统一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满清腐朽的大门被轰开,中国也迎来了屈辱与进步并存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很多人对满清落后的火器嘘唏不已,认为他们不重视武备,是导致近代战败的原因。其实在满清前期,是非常重视先进火器的,并为大清江山的巩固与拓展,打下了基础。而清朝的火器研制,是与一位传教士息息相关的。
这位耶稣会士叫南怀仁,他是比利时人,1659年来到中国,先在西安宣教,不久进入钦天监协助汤若望工作。汤神父安息后,南怀仁成为钦天监的负责人。
当时满清朝廷消灭了南明势力,但江山和边疆并不稳固,先是吴三桂发起的三藩之乱,肆虐了中国南方。困守台湾的郑氏集团,也是大清统一的拦阻。而在东北地区,沙皇俄国虎视眈眈,觊觎着中国领土。西北方向的卫拉特蒙古首领噶尔丹,更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面对国内、边疆的诸多挑战,康熙皇帝只能以武力解决。他与晚清保守势力不同,看到了西洋火器的威力,于是命令南怀仁铸造大炮,以加强清军的武备,消灭各路势力。
早在明末,西洋的“佛郎机”就传入中国,并在宁远大捷中发挥巨大威力,令努尔哈赤强大的八旗丢盔卸甲。满清借此认识到“红夷大炮”的威力,于是西洋传教士就成了他们争夺的人才,让其铸造各种大炮。
对于南怀仁来说,制造火器的目的是为了杀人,这与“天主十诫”的教义存在冲突。可是如果不参与,又难免使在华福音事业遭到挫折。于是思前想后,最终顺服了统治者。
根据《钦定大清会典》记载南怀仁铸造的火炮主要有三种型号,其一是“神威将军”炮(轻型),其二是“武成永固大将军”炮(重型),其三是“神功军”炮(中型)。总共566门。
南怀仁曾说“西洋的红衣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优点,它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
因此这些火炮射程远,最大射程达到了1500米,在当时算是先进的。另一个特点是射击精度高,因为南怀仁对火炮的“准炮之法”有过系统研究,并《神威图说》一书,详细说明了火炮操作的方法。
南怀仁铸造的火器,让清军如虎添翼,获得了不少战争的胜利。尤其是俄罗斯督军,侵华急先锋托尔布津,就是死于中国军队的火炮下。康熙皇帝曾高度评价南怀仁说:“自吴三桂变乱以来,制造炮器有他的军功”。
南怀仁造炮,虽然并非出于他所愿,但客观上给了中国教会很大的发展空间,促进了福音传播。而且清朝也依靠他的火器,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拓展了疆域。不少学者认为,清朝为奠定了今日中国领土的基础,而没有火炮的威力,清军是很难赢得一个个胜仗,达到如此广阔的疆域的。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