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从河南强降雨涝灾中得到的若干思考

引言

据官方报道,截至2021年7月23日19时42分,河南强降雨已经造成56人遇难、5人失踪。全省已经紧急避险转移人数达到了585193人,紧急转移安置人数有919519人,需紧急生活救助者为20803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为576.6千公顷,成灾面积为168.2千公顷,绝收面积25千公顷。倒塌的房屋有3830户9943间,严重受损的房屋有7071户21879间,一般损坏的房屋有23406户62233间。

看到这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想到同胞们在灾害面前的挣扎与绝望,内心深处着实感到压抑与沉重。人在巨大的灾害面前果然是那样地渺小,生命在毁灭性的力量面前又是如此地脆弱与短暂。这样的灾害放在我们面前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当洪水猛兽轻易地吞噬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之时,对于还活着的人又有着什么样的提醒?也许,人的悲哀远不止遭遇不可抗拒的天灾,因为天灾与人祸有的时候离得并不那么遥远。近几年来,各样的灾害频频发生,新冠的问题还未过去,其他灾害便接踵而来。整个生态的失衡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们生活的家园,有些问题也已经到了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时刻。

一、环境破坏与生态失衡的问题

虽然天灾总是不期而遇,但有些天灾也实在包藏着人祸的影子。极端气候的频频发生基本上是碳排放超标的结果。大气层就像一个巨大的塑料大棚,积聚着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人类的排放量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界的自动净化功能了。这些问题我们都知道,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去解决它。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要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免不了就得消耗更多的资源,排放更多的废气,从而使这颗蔚蓝色的星球因不堪重负而渐趋崩溃。

如此说来,经济发展与生态失衡之间就一定存在着不可化约的矛盾了吗?也不是。因为生态系统本身就带着自我调节的能力,如果不是严重的过度开采及大规模的破坏,整个生态系统是没有那么容易被破坏的。经济的确需要发展,人们的生活也需要适度提高,但若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必然得不偿失。就像近几年的洪涝灾害给国家,给老百姓带来的损失是难以想象的。在这个问题上习主席早就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不仅并行不悖,更是相辅才能相成的。经济发展不仅要考虑生态的保护,更当表现在强化原生态的建设。而生态链越完整,越趋于原生态,我们手中就越有用不完的可再生资源。这不是金山银山又是什么?

二、生态失衡与人的贪婪

如果我们承认近年来发生的洪涝灾害也有人祸的原因,就当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根本问题上着手,及时止损。然而,这绝非是一件易事。一方面,恢复生态平衡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不惜以立法的形式,以强制的力量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更需要人们在观念上能有环保及低碳生活的意识,但要有这样的意识仅仅靠政府部门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在这方面宗教信仰,尤其是基督教信仰也能提供宝贵的资源。因为当人们站在基督宗教及上帝启示的角度上看,便能找到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人的自我中心及贪婪。

根据《圣经》的教导,这个原生态的世界就是上帝起初所造的世界,上帝造人的目的乃是为了让他们成为他的管家去照看他所造的万物及维护他在这个世界设立的秩序。遗憾的是,始祖没有忠于上帝的嘱托。随着他们的堕落,人变得越来越自我中心,将上帝所造的这个美丽的原生态世界占为己有,只是在中古社会,人类仍处在农耕时期的阶段中还看不出这种破坏所带来的后果。直等到西方的工业文明出现,这种恶果才以始料不及的速度呈现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

站在基督宗教的立场,我们必须承认天灾实际上乃源于“人祸”,而这里所指的“人祸”不仅指人对大自然的肆意破坏,更是指人对上帝所赋予的管家职责的不忠诚,没有好好照管神所交托于我们的万物,没有照着神的旨意去合理地开发及使用。当我们看到种种人祸在一幕幕上演的时候,也有人开始呼吁人们要生发出一种敬畏意识,要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免得由于放纵过度而自食其果。

作为基督徒,笔者倒是蛮欣赏这种所谓的敬畏意识,只是单单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似乎过于笼统了。为什么不干脆说,人要敬畏创造天地万物的上帝呢?事实上,一切人为的罪恶都是来自人对上帝的叛逆。一个不敬畏上帝的人是不会敬畏生命及大自然的,连上帝都不怕的人,怎会惧怕大自然的力量呢?

一个心中无神的人既然选择拒绝那位圣经所启示的真神,就不得不以别神代替耶和华。但那位别神只是被他所利用,所任意摆布的玩偶而已,根本约束不了他的行为,就像高高的大坝无法阻止翻涌的洪灾那样。只有上帝能制服人们心中的洪水猛兽,也只有借着那位能制服人们心中洪水猛兽的上帝,人才能真正有敬畏的心,不敢在上帝的面前放肆。只有这样,世界才会有真和平,自然也能有真和谐,人间才会有真幸福!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