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将军逸闻轶事(二)
1937年元旦。张学良在商务印书馆印行的“国民日记本”上,用钢笔写下提要:读旧约创世记一篇,余身体不甚自由,但余精神十分自由,并甚畅快,知人静思真自得力。这是囚禁中的基督徒张学良将军的内心状况。亲爱的读者,我们今天继续来唠唠张将军的逸闻轶事。
1、张学良与蒋家的恩恩怨怨
大家都知道,张学良与蒋介石本人和家族,包括宋美龄、宋子文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恩恩怨怨。这也正是张学良从37岁时被囚禁、重获自由时已经90岁,时间长达54年之久而没有被杀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在20年前参加过一次西安事变的研讨会,其中有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等专家学者,还有西安的杨虎城将军子女杨拯英大姐。听到了一些关于张将军与蒋家的关系,现回忆如下。
张学良与蒋介石
张与蒋是换帖的拜把子兄弟,蒋为兄长、张为小弟。张东北易帜后,蒋感谢张在关键时刻帮助了他的事业而做出的贡献,就邀请他们夫妇到南京来,蒋亲自迎接,并为张鸣响了十九响的礼炮。即使在张学良被囚期间,蒋对张的费用也是拨给相当于一个正规团的经费。在台湾,张学良也是和蒋介石在一个教堂做礼拜。张学良的发妻于凤至和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一见如故,还结拜成姐妹。而且于凤至还是宋美龄老母亲的干女儿。笔者曾经看到过宋美龄和于凤至的多幅照片,显得非常亲昵,有史学家称她们是闺蜜。在对待张学良的问题上,宋美龄曾经说过:“我们对不起张汉卿。”
张学良与宋子文
再说张学良与宋子文的关系(宋美龄之兄、蒋介石的大舅哥)。他们都是“民国四大美男子”,早在张学良入关帮助蒋介石打赢中原大战之前,宋子文就已经跟张学良成为朋友了。当远在国外的于凤至得知张学良和杨虎城策划了“西安事变”后,立刻打国际长途电话给宋子文,拜托他尽其全力保护张学良的生命安全,并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了中国。就是在西安事变和张学良被囚禁期间,他们的关系还是非常密切,宋子文送给张学良一辆价值不菲的防弹汽车,包括出资10万美元为于凤至治病等。
宋是孔宋家族中唯一敢顶撞蒋介石的人,他对蒋说:”如果你把张学良枪毙了,我就把你的事情都抖出来。”(上海人民出版社:《张学良宋子文档案大揭秘》)宋子文为自己的好兄弟张学良做出了很多的牺牲,这些张学良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晚年张学良在提到宋子文的时候,用“亲如兄弟”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2、张学良在东北兴办的文化教育
张学良在东北兴办的文化、教育事业均起名“同泽”,如同泽中学、同泽小学、同泽新民储才馆、同泽俱乐部等。同泽,源于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同泽”是豪情爱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象征。时光荏苒,过去了近百年,但是张学良所创办的同泽文化教育事业在辽宁依然还存在,有的还是如当初一样那样的知名。由于张氏同泽体系比较多,我们只分享几个。
沈阳同泽俱乐部
同泽俱乐部位于沈阳和平区七纬路14号,是张学良在1929年所建,首任俱乐部主任为原籍辽宁海城的、后为共和国上将吕正操将军。主要是用于东北军政高级领导餐饮、娱乐的一处豪华场所。同泽俱乐部建筑面积3796平方米,西式二层建筑,整个设计左右对称,中央巨大拱券圆窗的两端,各置一根“科林斯式”柱。“山花顶”的装饰仿希腊神庙建筑山花和檐口的装饰,属于英国16世纪的建筑风格,现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和沈阳不可移动文物,是沈阳为数不多的老建筑之一。
同泽学校
创办教育,是张氏父子很重视的一项实业。张学良将军曾指出:“今学校制度盖因时制宜,诸生能循序渐进而深造焉,则可以强国而保种,岂独一人一家之计而已”。强调要把教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强国而保种”上,把教育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是张学良办教育的一贯思想,也是他办“同泽的宗旨”。当时的同泽分为小学、中学,比如张学良将军于1928年创办的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辽宁海城的1928年由张学良投资40万银元兴建的海城同泽中学、沈阳同泽女中(全称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女中部)始建于1928年,同样是张学良将军创办的一所历史名校,1989年成为省级重点中学,是东三省唯一公办女子重点高中。这些学校至今还存在,而且上述几所中学都是当地的重点中学,升学率也是名列前茅的,学生能够到同泽去读书也是很荣耀的事情。
1994年5月年笔者曾经陪同过张学良之子张闾琳先生到海城同泽中学出席张将军铜像揭幕仪式,并为之摄影,只可惜当时没有数码相机,使用的是胶片照相机,底片和照片也不知道哪里去了。
东北大学
张学良父子在东北最大的教育机构应该是著名的东北大学。1923年4月,在张作霖的直接推动下,东北大学创立,张学良曾经任校长八年。张学良在办学上,提出“德智体群美”五育并举,并且还打破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在张学良任校长时期,东北大学的办学经费是全国最多的时候,一年有一百六十万经费,而清华只有七十万。当时的沈阳砖城只有二里半,而东北大学的校园,比沈阳的砖城还多半里,在那个时候,这样的校园面积算是很大的了。
1936年底,因张学良被囚禁,东北大学校长改由其他人担任。之后,东北大学办学也是一路坎坷,校名也被一度中断。1992年,张学良亲自题写东北大学校名,力促东北大学复校。在1993年3月,东北大学正式复名,后进入211、985和双一流工程。至今,东北大学在当地也是为数不多的名校之一。
3、张学良在东北兴办的实业
记得有人回忆,有一次张学良在张作霖面前告常荫槐的状,说他作为官员自己还在办实业。张作霖说:“那你为什么不也去办实业呢?”于是聪明的张学良受到启发,开始兴办自己的事业,其实也是奉系在东北的实业,为东北的实业特别是工业打下了基础。我们略举几例。
辽宁葫芦岛港
为什么要说葫芦岛港?因为知道这个港是由张学良主建人不多,更是由于葫芦岛至今仍是中国海军的一个重要的潜艇制造基地。曾经从美国地理信息网站“多源分析”传递过来一个消息,“位于辽宁葫芦岛的渤海造船厂新生产线最近刚刚下水了一艘新型核潜艇”,这样大家就明白了葫芦岛的重要性。葫芦岛港首次兴建于1910年,后因辛亥革命事起,筑港工程中止。民国二年(1913年)再度动工,终因经费缺乏而停办。1929年,当时的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将军视察葫芦岛后,决心再度修筑此港。1930年7月2日,张学良将军亲临葫芦岛主持筑港开工典礼。会后,举行了盛大的纪念碑揭幕式。汉白玉的纪念碑通高1.8米,正面阳刻“葫芦岛筑港开工”,碑文由张学良将军亲自撰写。当时葫芦岛港累计资金投入达到2200万现大洋之巨!现在的葫芦岛的兴盛,与张学良当初的建港有着极大的关系。
国产第一辆汽车
1931年6月19日,英国路透社记者从沈阳发出新闻:中国第一辆自制载重汽车诞生,此间辽宁工厂举行了庆祝大会,已达盛典。
张学良曾对工程技术人员说:“诸位,有人说中国人就是不行,不可能造汽车,只有向外国人买汽车。我听了心里很不舒服,也不服气,我想我们一定要造出自己设计的汽车来为国家、为国人争光争气。”在张学良将军的积极支持下,经过攻关克难,中国终于造出了中国第一辆载重4000磅的“民生”牌汽车,还在他的支持和帮助下国产的灯泡与日本产的灯泡相抗衡,这些在当时确实长了国人的志气。(见《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张学良篇”47页)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原来中国民族工业的第一辆汽车是在张学良的积极支持下,在沈阳生产制造的。
军事工业
在一次研讨会上一位学者指出,张学良的东北军,拥有海军、空军、陆军,拥有自己的军事工业,是当时中国最好装备的武装力量。我们简单举例说明。
捷克的ZH29半自动步枪是由张学良支持、旧中国唯一一个批量引进,并且进行了国产化的半自动步枪。当时张学良能够直接控制的资金,总额高达1亿5888万元。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东北军上下不仅待遇大大改善,而且还大批更新装备,其中就从捷克同时引进了著名的ZB26轻机枪和ZH29半自动步枪。
张学良将军在卫队试用后立刻大批量引进配件,并且进行了测绘仿制。当时该枪的具体仿制任务,是交给了已经具有年产四万支辽十三步枪能力的沈阳东三省兵工厂,并定名为“辽造民二十式步枪”。到了1931年,东三省兵工厂仿制ZH-29自动步枪试制成功,首批生产量就多达900支。这仿制速度如此之快,固然和沈阳厂雄厚的技术实力有关。沈阳兵工厂的正式名称为奉天军械厂,后改为东三省兵工厂。在沈阳市大东边门外,重新建枪、炮弹、炮等三厂,由丹麦公司承建,并派技师驻厂指导安装,并于库房西侧,修筑站台,铺设铁轨,火车可直通厂内。
创立中国第一支空军
这可不是笔者没有根据信口开河而说的,是在国家权威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张学良”篇(详见29页)中所记载的,而这个时候张学良才22岁。1923年初,张学良担任东北军航空空处总办。1923年3月,航空处附设了航空学校,张学良亲自担任校长,从陆军中选学员100人,并选派28人去法国受训。张学良购买法、英、意等国飞机120余架,并把这些飞机编成5个飞行队,张学良担任东北空军司令。
1929年,张学良为了进一步提高飞行员质素质,对空军进行了一次改组,成立了东北边防军航空司令部,他继续兼任司令,同时还成立了航空研究班。军事工业是一个国家的话语权,乱世中的张学良为东北军空军建设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实,张学良兴办的实业还有许多方面,比如辽宁铁路局、东北矿务局所属各矿、兵工厂及东北人自己的银行边业银行,一言而蔽之,当年在张学良的亲力亲为和种种政策扶植下,东北的民族工业发展迅猛。到了1930年,东北的造酒厂有11家,印刷厂有25家,榨油厂有18家,纱厂、面粉厂等企业也有长足发展。可以说当时的东三省,已经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而且这些实业有的至今还存在。
张学良曾经对他的女儿张闾瑛说过:“闾瑛啊,爸爸老了,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纵观张将军的一生,将军功大于过,让我们记住张学良将军这位基督徒。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