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新书速递:《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13世纪在人类历史上占着重要地位,随着蒙古铁骑的西征拉近了中华、阿拉伯以及中世纪欧洲三大文明之间的距离。而基督宗教发展史上,13世纪早期因着两位圣徒的出现,而显得十分夺目。

他们就是圣多明我与圣方济各,两者都是两大托钵修会的创始人,前者以灵修、神学教育文明于世,不过由于多明我会积极参与宗教裁判所的事工,从而在历史上饱受争议。而后者则以社会服务,关爱弱小而得到了世人的肯定,作了美好见证。

圣方济各(又翻译法兰西斯)1182年(或1181年)生于意大利的阿西西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是个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18那年他加入军队,与佩鲁贾作战,因作战失败成了战俘。1204年,被释放不久的方济各得了一场大病,他的信仰热忱得到了迅速提升,1206年时他在信仰感召下,主动放弃了继承权,立志成为修道士。

他开始在各地布道,与穷人们在一起,照顾他们的生活。不久跟随圣方济各的信众日益增多,他逐渐形成了组织。而这引起了权倾欧洲的教宗英诺森三世的关注。他是反异端的积极分子,曾对法国的阿尔比派进行了残酷清洗。

圣方济各的举动,自然让他感到不安。于是在1210年,圣方济各带着12名跟随者前往罗马,觐见英诺森三世。圣方济各的美好见证让教宗感动,于是他批准成立方济各会。这个服务世人的修会,就此诞生了。

方济各会又称为“小兄弟会”,会士穿灰色长袍,因此被称为“灰衣修士”。他们秉持圣方济各的精神,提倡过清贫节欲的苦行生活,麻衣赤足,乞食为生。而圣方济各安息后,该修会出现了分裂,分为守规派(严守会规)和住院派(传教向外发展,可置产,不再乞食)。该会为女修道者设有“第二会”,为世俗教徒设有“第三会”。值得一提的是,方济各会在元代时就来到中国,孟高维诺、安德烈·佩鲁贾、鄂多立克等等方济各会士都在中国留下其佳美脚踪。

圣方济各不仅关爱众人,更对大自然充满了博爱之情。他所创作的《太阳颂》中称太阳为兄,月亮为姐,体现其对自然万物的热爱。而对于动物,圣方济各更是充满了怜悯,《小花》一书搜集许多关于他的故事,其中不乏与动物亲密对话以及从猎人、渔夫手中挽救小动物的故事。而他的很多爱护自然的理念,对于今天的环保工作有着积极借鉴价值。

圣方济各一生充满了传奇,那么是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塑造了这位圣徒?而人们在其生前身后又是如何描绘他的?圣方济各的精神在当时与现在的都有哪些价值呢?由法国年鉴学派著名学者雅克•勒高夫所著的《阿西西的圣方济各》就是带领我们进入圣方济各时代的一本好书。

本书讨论的却不仅仅是方济各,而是从12世纪到13世纪的整个中世纪的状况的缩影。此书并非传统的充满奇闻逸事的人物传记,勒高夫力图在研究方法和理解视角上进行创新——把方济各视为整体史的研究对象。

勒高夫的引导式写法有助于读者在读罢此书之后真正地收获关于中世纪历史的知识,也如勒高夫所言,贫困是人类社会始终要面对的问题,方济各的精神和言行或许对我们仍有启发。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