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一座流放犯人的小岛,是如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

爱琴海是世界上岛屿分布最密集的海域,向克里特岛、米诺斯岛等等都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之一。而有这么一座海岛在罗马时期曾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可却在今天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及旅游的打卡地,那么这座被称为帕特莫斯的海岛有着怎样的传奇呢?

帕特莫斯岛(又译拔摩岛)位于爱琴海佐泽卡尼索斯群岛中最北、最小的岛屿。全岛南北长约16公里,东西宽10公里,面积 34 平方公里。全岛由一块大岩石组成,岛上地貌高低起伏,平地少,且缺少植被,因而不利耕作。

帕特莫斯岛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的轨迹,多利亚人与爱奥尼亚人等都来过岛上定居。但由于位置偏远,加上难以农耕,因此很快就被废弃了。而到了罗马时期,帕特莫斯岛因为绝佳的地理位置,成了流放犯人的地方。可谁也不会想到,正是在这一时期,让帕特莫斯岛名扬天下。

罗马皇帝图密善在位期间(公元81年-96年),圣约翰因为坚守信仰,不愿将暴君视为神灵。因此就被罗马人逮捕,并流放到帕特莫斯岛上。有一天,圣约翰在山洞里休息时,得到了天启,写下了著名的《启示录》。从此帕特莫斯岛成为基督徒心目中的圣地,来此朝圣者络绎不绝。

中世纪早期,帕特莫斯岛的制高点圣伊利亚山建有一座教堂,可是在9世纪时被阿拉伯人捣毁,海岛一度被废弃。1088年,东正教修士克里斯托多劳再次登上帕特莫斯岛,为了弘扬信仰,他在旧教堂遗址上修建了圣约翰修道院,并被拜占庭皇帝阿列克谢一世任命到院长。

根据记载“修道院建筑在岛的制高点上,风格完全是军事堡垒式的,它的庄重和严肃同圣约翰的情调十分和谐,在厚重的、深褐色的高墙环绕下,修道院与其说是一座圣殿,不如说更像一座中世纪的古堡。”

到了12世纪时,随着来此朝圣的人增多,帕特莫斯岛上的教堂、修道院以及民居、商店等等逐渐多了起来,这个地处偏远,环境不佳的岛屿,就此走向了繁荣。13-16世纪时,威尼斯人成了这里的统治者,并把天主教传入其中。

1537年-1912年期间,奥斯曼帝国成了帕特莫斯岛的主人,但土耳其人除了要求岛上的修士、居民纳税外,并没有干涉他们的生活。因此帕特莫斯岛上长期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其民风十分淳朴,岛上的教会仪式也保留许多古老圣礼。而且岛上几百年来,都远离战乱,古老建筑都被完好地保存下来,让后人得以领略拜占庭的建筑艺术。

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亡,帕特莫斯岛成为希腊的国土。在当代因着交通工具的便利,来此朝圣、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岛上也出现了度假酒店、咖啡屋以及特色餐厅。游人们来此除了朝圣,就是在岛的南部沙滩享受美好的日光浴。

2003年,帕特莫斯岛上天启之洞以及圣约翰修道院在内的历史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