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长老提议建立了一座地标性教堂
朱鸿谟生于1896年,父亲为泉州人,到厦门谋生,从事卖酱菜的小生意。朱鸿谟为全家最小的孩子。后来。一场瘟疫夺去了朱家多人的生命,留下朱鸿谟和母亲相依为命。父亲的去世使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后来,朱的母亲得到了归正会女宣教士的帮助,不仅生活得以改善,更得到了耶稣基督的救恩。朱鸿谟也在母亲影响下信了主。
在教会的安排下,朱鸿谟进入归正会所办的鼓浪屿养元小学读书。后进入鼓浪屿寻源中学就读。毕业后,1917年到竹树堂创办的宗文小学担任教员,开始其长达42年的教学生涯。1920年,转入毓德女中任教(33年代理过毓德的校长),朱鸿谟主要教授数理化、音乐等课程。他在此执教20多年,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40年底,他得到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嘉奖。抗战后,他到漳州龙溪中学任教2年,1947年担任养元小学校长,直到1958年离开教学岗位。
作为虔诚的基督徒,朱鸿谟除了在教育领域“做光做盐”外,还积极参与教会的侍奉。他14岁就加入教会,为竹树堂的会友。
20世纪20年代,随着福音的传播,竹树堂已有信徒400多人,当时的教堂太小(注:现在的竹树堂是1935年翻建的),无法容纳那么多人做礼拜。此外,包括朱鸿谟在内的很多竹树堂的会友都居住在鼓浪屿,如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就无法渡海到厦门做礼拜。而且岛上仅有福音堂、新礼拜堂(在鸡山路,今已荒废)、协和礼拜堂(外国人专用)等教堂,也容纳不下那么多人。基于以上原因,朱鸿谟在竹树堂的一次会议上,向长执倡议在鼓浪屿设立支堂,以解决上述问题。他的提议得到大家的赞赏,新教堂的建设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
1927年,新街堂和厦港堂(英国长老会所属,并非今日之厦港堂)加入鼓浪屿新教堂的筹建。于是三个堂会各推选三人成立建堂筹备委员会。朱鸿谟为竹树堂选派的三人之一,另外两人是林温人会正(相当于主任牧师)、杨就是长老。新街堂派出黄义甫、黄大弼(医生,郁约翰的学生)、颜良诚加入。杨怀德牧师、郑柏年(时任英华中学校长)、吴元直则为厦港堂的代表。
由于新街和厦港两堂信徒的加入,大家就有了建立新堂会的想法。按当时教会章程“凡要设立新堂会,一定先要有三四十名以上的固定会友,还要组织负责管理教会的人员——长执会,呈报区会并经区会审查批准。”于是,三个堂会的会友签名加入,朱鸿谟是第101个签名者。有个固定会友,开始建立长执会,大家选举了四位长老、六名执事(朱鸿谟在倡议时为六名执事之一,后成为长老)。
1933年,朱鸿谟受托向中华基督教闽南大会申请成立新堂会。尽管遭到鼓浪屿福音堂代表的反对,但得到多数堂会支持,新堂会的倡议得以批准通过。新堂会被命名为“三一堂”,除了指竹树堂、新街堂、厦港堂三堂会友联合建立之外,更蕴含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新堂会建立后,买下在鼓浪屿禾山路(今安海路)附近的一块地瓜田作为三一堂的地址。经过2年多的施工,三一堂于1935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
作为三一堂的建立者之一,朱鸿谟积极投入教会的各项事工。他有音乐方面的恩赐,是位出色的男低音。他是三一堂圣歌团(后改歌颂团)的首倡者,歌颂团的团长。在他带领、调教下,歌颂团始终保持组织严谨、训练有素、水平较高的特点。朱鸿谟由此打下了三一堂注重圣乐事工的传统。他还组织了英文查经班,请外国的牧师娘带领。
此外,朱鸿谟在勉励会的事工上投入了不少精力。勉励会是当时中华基督教全国性的组织,旨在提高全国基督徒的属灵知识,每一年都有很详细的安排。三一堂的勉励会从头到尾都由朱鸿谟负责,每星期三晚上,他对信徒进行属灵辅导,丰富了信徒除牧师讲道外,各种属灵和崇拜的知识。
朱鸿谟生性耿直、坦率,对教会或个人的问题敢于当面批评,决不因个人关系的亲密或者对象地位高而留情面。当时三一堂的会正卢铸英是原寻源中学的校长,一生桃李满天下,在教会内外享有崇高威望。朱鸿谟很尊敬卢铸英,三一堂建立时,他积极推荐卢担任三一堂牧师。
但是,三一堂开长执会时,朱鸿谟经常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与卢牧师争吵,而且特别尖锐。有人对此不解就问朱鸿谟,为何经常与卢牧师发生矛盾?他答道:“卢牧师常喜欢独断独行,将来如果行错了,人家会说为什么没有人来阻止他。我就是因为尊敬他,才纠正他,不是同他有什么矛盾。”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