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接待事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门口接待
门口接待

曾经有姐妹觉得自己在接待组的事工微不足道,于是就有弟兄劝勉她说:“接待是教会的窗口,做得好坏关系着外界对于教会的观感”。此言点出了接待事工的重要功能,是广大肢体需要重视的。

可是在现实当中,某些接待却不那么尽人意,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非信徒的角度出发,通过他们来到教会的感受,反思当下接待事工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L先生酷爱旅游、摄影,每到一地总会都会开动手中的快门,留下珍贵记忆。有次他到某城市旅游,而当地一座著名教堂是著名的打卡地,于是他去了那里参观、拍摄。而当他在欣赏教堂美丽的装饰时,忽然有个声音冲着他大喊:“时间到了,赶快离开”。L先生转头看去,只见一个弟兄表情严肃,略有愠色。L先生见到此景,只好选择了离开。

可此事却让他耿耿于怀,觉得作为宗教人士应该和蔼可亲,态度不应如此粗暴。幸好L先生经常与基督徒来往,并没有因为这位弟兄的不当,而产生恶感。可是我们可以设想,假如这位接待的弟兄,面对的是其他非信徒,同样采取这样的态度,那么他们会作何感想呢?可见我们在接待事工中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无论内心遭遇了什么事,对待陌生人尤其非信徒时,总要笑脸相迎,以给人们留下好印象。

T女士年轻时曾加入某地YMCA的歌唱团,虽然还没信主,可对基督信仰充满好感,每次外出旅游时,看到教堂总会忍不住进去看看。有次她去了某景区里的著名教堂,出于好奇就询问接待同工教会的历史文化。可是对方竟然一问三不知,嘴里只会说着一些让人云里雾里的福音道理。事后T女士跟我说:“做教堂接待的,怎么连自己所在的地方都不清楚,这让外人如何看?”

T女士的善意提醒十分现实,有些堂会确实只注重福传,却忽略了对自身文化的打造。有的传道人甚至说:“外人知道教堂历史有啥用,能让他们得救吗?”可是很多非信徒来到教堂,并不一定都是为了来听福音的,尤其一些网红景点更是如此。他们来到这里,肯定是最想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假如我们连这个都没搞清楚,面对询问一无所知,他们的观感会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也许了解历史文化真的无法“得救”,可是通过对这方面的了解,确实可以让人了解教堂的文化内涵,对于他们深入理解基督信仰,也是有益的。可见在接待事工上,面对非信徒的提问,并不仅限于信仰方面的,做好教堂文化的打造也是必不可少的。

S先生有次跟着朋友去教堂,当接待人员得知他尚未信主时,就拉着他传福音。当然福传的信息跟不少地方的肢体一样,总是反复强调信主上天国,不信下地狱。这让S先生感到十分反感,觉得基督信仰太过狭隘,从此选择了远离。

在接待事工上,有些同工确实充满热情,喜欢向新人传播福音。可是往往欲速而不达,反而适得其反,导致对方的远离。接待同工对待非信徒时,其实不一定就要讲福音道理,很多时候我们的举手投足,就是最好的福音。有位姐妹曾经作见证,她最终选择信主,就与来到教堂后,被接待人员温柔、和气、充满爱心的行为所感染,从而有了深入了解的冲动。

可见作为接待人员来说,务必谨言慎行,尤其不要用论断的口气对待非信徒,只有让他们感受到爱,才能认识爱的源头。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