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上帝的道德属性

上帝有诸多的道德属性,他是慈爱的、公义的、圣洁的、信实的、良善的、智慧的上帝。这些不同的属性体现出了上帝的丰富及他的绝对良善。这不是说,上帝是由这些不同的绝对理念拼凑而成,乃是说,人对上帝的认识呈现出上帝有诸多面向的属性。比如,我们从圣经中可以看到上帝的慈爱与公义同时并存。这位圣经所呈现的上帝是同一位上帝,从某些经文我们可以看到上帝对人的深情厚爱,但从另一些经文则看到上帝对罪恶的忿怒及对罪人的刑罚。依据这些不同的记述以及基督徒在不同的境遇所经验到的上帝,我们倾向将上帝描述为是一位既慈爱又公义的上帝。

现在的问题是,人们要如何来理解上帝是一位既慈爱又公义的上帝?在经验中,我们的确同时经验到了这两个方面,但当我们要去用理性理解的时候,却发现很难将上帝的慈爱与公义调和起来。有人在阅读了旧约中有关上帝刑罚迦南人的经文后,感到无法理解。因为他们无法理解一位充满慈爱的上帝为何以如此残忍的方式来刑罚人呢?我们可以说,那是因为上帝同时也是公义的,面对罪恶他不得不施行公义的审判。尽管如此,在这些问题面前,我们对上帝的慈爱与公义的理解,的确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张力。

我们尤其很难理解一位慈爱的上帝,为何会刑罚罪人到如此严厉的地步。比如,有人就对地狱的存在提出质疑,因为地狱是一个使人受永刑的地方,地狱的存在似乎与上帝慈爱的形象相抵触。如果上帝真的是慈爱的,他怎样会忍心将他所爱的人丢进地狱里面去呢?这就促使一些人相信,地狱不可能是永恒的,也许那只是比喻,那些不信基督的罪人的最终结局可能是“彻底的消灭”,而非“下地狱受永刑”。

 笔者认为导致这些矛盾的根本原因,不是上帝本身的自相矛盾,而是人类理性在上帝面前的自相矛盾。神学既是有关上帝自我启示的命题,必然需要以理性来梳理并陈述基督徒的信仰要义,不过,“人的理性”在这件事上是十分有限的,“理性”所依托的“文化资源”不足以陈述基督徒的信仰,于是,单从“人文理性”来看,神学是没有可能的。神学的可能性乃在于上帝的恩典,这恩典要打破并重塑人的语言,使人能在他的恩典中理解那不能被理解的上帝。

关于如何以人的语言来呈现上帝的属性,笔者相信,贾玉铭已经为我们作了美好的榜样,比如,他将“神格”与“人格”,“灵性”与“理性”放在同一范畴,就有了所谓的“神格人格化,人格神格化”,“灵性理性化,理性灵性化”。神格与人格,灵性与理性,有着不同的性质,即便如此,在贾玉铭看来,它们不仅没有对立,且是可以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照着这个思路,我们也可以将“慈爱”与“公义”放在同一个范畴,于是,就有了“公义的慈爱”与“慈爱的公义”。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