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教会办丧事可以收费吗?

疑问
疑问

有一位牧者说教会对一个人的关顾是一条龙的,生老病死、结婚等等都包括在内,反正只要信徒及其家属有需要,那么就要去办理。相对于生、病、结婚等来说,教会为去世信徒办追思礼拜,可能最为耗费时间、精力、财力与人力。

为什么如此说呢?因为一场婚礼,即便需要诗班等服侍部门联动,那往往也只有一次;若是不在教会举办婚礼的话,可能只需要牧者同工们到场参与就可以了。但丧礼却截然不同,需要多人参加多次,如逝者家中、殡仪馆、墓地等。

就如浙南一些地区,一些逝者需要在去世后七天火化,在这七天的日子里面,教会诗班、或者是乐队要天天晚上甚至白天过去唱诗、奏乐;火化的那天,教会乐队也需要全程跟踪,直到顺利下葬才算为止。

即便是其他地区,去世的人也不会立刻火化下葬,一般都需要三天之后;而在这几天里面,教会一般都是要多次、定期的安排同工们前去唱诗、礼拜。这种情况之下,教会真的是要为此事付出很多,包括人力、财力、时间等。正是因此,教会一些肢体也是苦不堪言,有不少的想法与讨论。

其中的一个想法与讨论,就是教会在为去世肢体举办追思礼拜服务时,可否像世俗乐队那样收取一定的费用。因为毕竟教会做的不比那些世俗乐队做的少,而是多的多;而且,教会的的乐队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并不比他们差。

那面对这种声音教会该怎么样呢?可不可以由义务的服务变为有偿的服务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看一般教会的经常性做法。对于大多数教会来说,为那些去世肢体举办系列追思会是不收费用的;但,在面对逝者家属的时候,也会说明可以奉献,至于奉献多少,那就由家属感动而定了,没有具体数字。

由逝者家属凭着感动奉献的做法,自然有其诸多的好处,比如可以顾及到那些较为贫穷的家庭以及不想奉献的家庭,他们奉不奉献都可以,哪怕只是奉献一个“小钱”也行;对于那些有钱的家庭、愿意奉献的家庭,奉献的再多也没有问题,反正是进入了奉献箱,又不是到个人腰包,都是归到教会的账目上。

当然,由教会直接收取固定的服务费用也不是不可以;虽然大多数教会没有如此做,甚至有些教会认为不够属灵、不够有爱心;但这种做法,可能也有其一定的好处。比如,那些常常参与追思的同工们,他们其实也很辛苦,有些同工放下了工作、有些同工常常不被家人理解等等。

若是教会收取了费用,而后从中抽取一部分,以年终等方式给予他们一定报酬。这些报酬或许不是很多,其实对于他们自己,以及家人来说,也是一种劳苦中安慰与肯定。当然,教会若是采取收费的方式,那么其参与服侍的人员可能就需要相对固定了,可能需要以会员的方式进出。

但不管怎么样,即便是一些教会明确的收取一些费用,进行有偿性的服侍,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也没有违背真理。然而,若是有教会采取有偿性的服务,那么从服侍的角度而言,我们至少需要知道三个方面:

一个是即便是有偿性的服务,其本质也是服侍,并不是在做生意。这点一定要清楚,千万不能颠倒次序、混乱了主次,因为教会存在于世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属灵的服侍,并不是为了赚钱而存在。

二个是在进行有偿性服务时要有规则,也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会是个大家庭,那些较为贫穷的家庭,不能因费用问题拒绝为他们举行系列性的追思礼拜,乃是要不打折扣的举行。那些认为有偿就不属灵的人,也不能拒绝为他们服务。

三个是要牢记一件事,那就是一切都是为了荣耀上帝。形式不管怎么样变,不管是义务的,还是有偿的,其实一切的目的与宗旨都是为了荣耀神而行。因此,在举行活动的时候,一定要牢牢地抓住这条主线,要荣耀神,要引人归荣耀于神。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