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获奖片续集《沙丘2》:生命的出路
《沙丘2》已于3月8日在内地各大影院隆重上映,为广大电影爱好者呈现了一部震撼的视觉盛宴。《沙丘2》在海外上映后口碑大爆,在权威影评网站烂西红柿(Rotten Tomatoes)上,该片的“新鲜度”高达97%。同时,在IMBD平台上,超过一千名用户也给予了该片9.4的高分评价。
《沙丘2》由指导过《银翼杀手2049》《降临》等科幻大片的知名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掌镜,其前作《沙丘》在第94届奥斯卡上大放异彩,共荣获6项大奖。《沙丘》系列根据弗兰克·赫伯特的经典科幻巨著改编,原著小说《沙丘》不仅在科幻领域摘得最高荣誉雨果奖与星云奖,更受到多位科幻大师的一致好评。著名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曾对《沙丘》给予高度评价:“除《魔戒》外,无出其右!”
得香料,得天下的沙丘世界
《沙丘》系列小说的背景发生在一个人工智能爆发危机的时代,在一场被称为“巴特勒圣战”的漫长冲突中,拥有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与人类展开了一场持续两个世纪的较量。战争最终以人类的惨胜告终,这场胜利使得人类对除人脑之外的智能技术产生了深刻的怀疑与恐惧。
人类历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大倒退,封建帝制在这一时期乘虚而入,逐渐成了人类世界新的主导政体。王侯将相纷纷上阵,重新登上历史舞台,为了生存权而展开激烈的权力争夺。用评论家朱利安·西蒙斯的话说,“只有掏枪快的人才能活下来”。
电影中,厄崔迪家族德高望重,与跟其他家族关系密切,在宇宙中影响力足以威胁到皇帝,这使得厄崔迪家族成了帕迪沙皇帝的心头大患。与此同时,负责管理沙漠星球厄拉克斯的哈克南家族,通过长期奴役当地原住民弗瑞曼人,开采沙子表面中富含的珍贵香料,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和权力,逐渐崛起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在厄崔迪家族接管厄拉克斯星球后的某个夜里,哈克南家族发动了对厄崔迪家族的突袭。在睡梦中的厄崔迪家族成员被打的措手不及,除了保罗·厄崔迪和母亲杰西卡之外,包括父亲雷托公爵在内的家族成员均无一生还。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保罗和母亲被迫逃离,前往沙漠地带寻求原住民弗瑞曼人的帮助。以上情节构成了《沙丘1》的主要故事线。
相对于《沙丘1》,《沙丘2》中众多人物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情节驶上快车道。《沙丘2》讲述了年轻的保罗迅速崛起的故事,保罗希望能跟原住民弗瑞曼人联手,对策划阴谋的哈克南家族展开报复。
《沙丘2》开篇中的字幕,便开门见山式地道出了电影的主题:得香料者,得天下。香料具有延长寿命、增强智力与心灵能力的神奇功效,甚至通过特定训练,部分人类能短暂预知未来。因此,香料成为皇帝与各大家族攫取权力的重要手段。然而,这种人类视若珍宝的商品仅产于厄拉克斯星球,而该星球的原住民弗瑞曼人长期遭受哈克南家族的残酷奴役。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奋起反抗,寻找一线生机。他们渴望着一位能够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弥赛亚降临。保罗的出现为他们带来了希望,他们开始相信他就是预言中能够引领他们走向解放的弥赛亚——“李桑·阿尔-盖布”。
保罗面对“弥赛亚”身份的试探
实际上,所谓弥赛亚“李桑·阿尔-盖布”是一个叫做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Bene Gesserit)的宗教组织精心策划的产物。该组织在“巴特勒圣战”后逐渐崭露头角,凭借其独特的育种计划,意图培养出一位真正的“天选之子”。为实现这一目标,她们巧妙地将成员渗透至宇宙帝国各个角落,逐步增强自身话语权和影响力。她们在帝国民众心中塑造了所期待的弥赛亚形象——奎萨茨·哈德拉克(“李桑·阿尔-盖布”的另一种称谓)。通过选择性繁育与严格训练,这个弥赛亚将拥有超凡的智慧,能够洞察空间与时间的奥秘,从而在不确定的未来中领导全人类。
姐妹会历经数代人,不断向宇宙传递弥赛亚即将到来的重要信息,将相关预言深深植根于众多社会的文化记忆中。在厄拉克斯这块沙丘之地,保罗很快认识到他与沙丘上的弗瑞曼人所称颂的“李桑·阿尔-盖布” 预言有关。他们坚信这位被预言为弥赛亚的人将会打破压迫者的控制,并且能将厄拉克斯这片沙丘之地变为生机盎然的绿色乐园。
在弗瑞曼人的朝圣者聚焦的目光下,保罗转向他的母亲杰西卡叹息:“他们看到的是别人告诉他们应该看到的东西。”他深知预言的流传,其背后隐藏着巩固权力者权力的真实动机。对此,保罗并无向往成为众人眼中的弥赛亚。相反,他刻意回避权力的诱惑,因为他预知到,一旦接受这一身份,将可能引导弗瑞曼人走向宗教狂热,甚至可能引发宇宙战争,最终带来无法挽回的灾难。保罗与年轻一代的弗瑞曼人代表查妮,一直坚定地反对这一预言。在一次公开场合,保罗甚至直接当着弗瑞曼人的面大吼:“我根本不是弥赛亚!”
尽管如此,保罗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为了实现父亲为厄拉克斯带来和平的夙愿,保罗并未选择逃回母星卡乐丹寻求援助,而是毅然决定融入弗瑞曼人中,学习和理解他们的文化。他决心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扎根生存,并努力团结星球上四散的人民,寻找向共同敌人哈克南家族复仇的机会。为此,他选择加入弗瑞曼人的敢死队,冲锋在前,为摧毁哈克南家族采集香料的机器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保罗与弗瑞曼人查妮相识相恋,他曾多次向她表示愿与她共度平凡的生活。
然而,作为预言中的弥赛亚,保罗的身份使他无法轻易实现这一愿望。母亲杰西卡,作为姐妹会的一员,也在试图引导他接受弥赛亚的命运。
保罗的弥赛亚这一角色大致就从圣经中取材。影评人布雷特·麦克拉肯(Brett McCracken)指出,电影中的保罗与圣经中的耶稣有着不少相似之处。“和耶稣一样,他尊重包括女性在内的边缘群体,这与当时以男性为中心的帝国文化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哈克南家族那些厌恶女性、好斗的男人,让人想起异教罗马。耶稣在旷野受试炼的情节(太4:1-11),在电影中也有类似的体现,即保罗在阿拉基斯(厄拉克斯星球地名)的沙地旷野经历了一段准备期。后来,他因喝下‘生命之水’有了一个‘死亡与复活’的时刻,进一步巩固了他作为弥赛亚的地位。当以保罗为中心的宗教开始形成,并被弗瑞曼人视为预言中的弥赛亚时,帝国领导人开始注意并思考如何处理这个地区不稳定的问题来源。”
但布雷特谈到了保罗和耶稣最终选择的道路截然不同。“随着保罗的弥赛亚身份崛起的加速,他的故事与基督的不同之处变得更加清晰。”
当宗教成为谋权的手段
不难发现,《沙丘2》披着科幻的外衣,但其核心议题仍然围绕着人类历史中长期存在的权力。电影中的各种角色相继登场,然而,所有的搏杀只有一个主题:权力。《沙丘2》也提出了关于宗教和权力的尖锐问题。一个擅长操控人心的宗教组织,与生活在最艰苦地区的群众相互接触,两者相遇,便能激发出宗教的热情。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弗瑞曼人团结在她的旗下,从而为保罗积累力量、实现复仇目标奠定基础。
当保罗最终战胜象征巨大挑战与困难的沙漠怪兽沙虫时,弗瑞曼人为之振奋,保罗的母亲也满是喜悦,并吩咐人把好消息迅速传出去。当保罗越来越受弗瑞曼人欢迎,母亲跟儿子说,距离成为全宇宙的弥赛亚奎萨茨·哈德拉克,仅仅一步之遥。“我们必须一个一个攻破那些不相信预言的人。”对于母亲来说,她所在的宗教组织,只是利用宗教来获得权力。对弗瑞曼人领袖斯第尔格也是如此,他对保罗说,预兆已经出现。保罗却对他说,我不相信自己是弥赛亚。斯第尔格说,但是我相信。
片中,保罗打动我们,是他可以毫无顾忌地放弃做弥赛亚的权力,放弃那个让人群激动的宣告;而保罗震撼我们,是因为之前他还在八面受敌式地顽抗拒绝弥赛亚的身份,但他的信念在权力的层层诱惑面前,开始动摇。保罗拥护战斗和复仇,他开始寻求更大的权力。受压迫的弗瑞曼人想要一个好战的弥赛亚,保罗给了他们想要的。当保罗喝下“生命之水”从死里复活后,弗瑞曼人领袖斯第尔格问保罗,我们的未来是什么。保罗说,将是绿色天堂。“我将带领众生寻得天堂。”说完,弗瑞曼人纷纷拥戴保罗,并齐声喊出弥赛亚的名字:李桑·阿尔-盖布!
保罗选择了权力和弥赛亚的身份,爱人查妮对保罗的选择惊愕万分,而与保罗将要分离也使她感到懊丧。保罗最终有没有选择放弃权力,这个要留给《沙丘3》来回答。
值得深思的是,查妮看到了宗教如何通过强化等级制度和利用忠诚来为当权者的利益服务。正如查妮所言:“那些所谓的预言,不过是他们用以奴役我们的工具。”考虑到历史上众多渴望权力和滥用权力的宗教领袖的记录,电影《沙丘2》所引发的对宗教的某些质疑确实有其合理依据。
这里需要问的是:信仰是否仅仅被视为寻求权力的另一种手段?它是否被视为另一种迷幻物品,就像香料一样,权贵们可以索取、使用和滥用?《沙丘》系列问了这个问题,但没有试图回答。假设弥赛亚耶稣在面临选择时,选择了刀剑而非十字架,会发生什么?可以预见的是,这将导致权力争夺的无限循环,随之而来的是血腥暴力和无休止的冲突。
是龙之路,还是羔羊之路?
权力的诱惑为何难以抗拒?卢云这位以“向下流动”(downward mobility)观点闻名的著名作家,曾深刻指出:“这或许是因为权力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替代方案,用以取代爱这一充满挑战的任务。似乎做神比爱神容易,控制人比爱人容易,摧毁生命比爱生命更容易。”
卢云用“向下流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离开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的高处去致力于牧养残疾人的低处。他进一步写道:“我们的救赎故事与向上流动的哲学完全相反。《圣经》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巨大的悖论:真正的、完全的自由,唯有通过‘向下流动’才能实现。神的道降与我们,在我们中间作奴仆。神的道路确实是向下的道路。”
在《天启的雷声》一书中,毕德生深入剖析了使徒约翰异象中展现的两种权力形态。其一,是追随龙与兽,沿着它们的路径前行,崇拜外在的辉煌形象,制造神秘的符号,甘愿扮演各种角色以取悦众人,从而获取权力并滋生自负。其二,则是追随羔羊耶稣基督,沿着质朴的农家小路,虔诚崇拜那看不见的神,聆听那些看似愚昧的讲道,并立志过一种圣洁的生活。毕德生巧妙地运用《启示录》中的丰富意象,将这两种权力形态分别比喻为龙与羔羊的权力。龙之路崇尚壮观与显赫,痴迷于他人的认可与肯定,沉醉于名望与权力的追逐。而羔羊之路则强调敬拜与委身,在平凡中寻求神的同在,在隐藏自己中忠心于神。我们信哪一条路?是龙之路,还是羔羊之路?
人人都会面对权力的试探。当年,许多耶稣的犹太门徒也期待和渴望一个征服和战斗的弥赛亚。就连门徒雅各和约翰的母亲也曾向耶稣求,让她的两个儿子将来在天国里,一个坐在主的右边,一个坐在主的左边,但显然基督不是这样一位弥赛亚,他献出自己的生命作为许多人的赎价(太20:20-28),并宣称他的国不属于这世界(约18:36)。
门徒们花了许多时间去理解弥赛亚会被当时的犹太领袖杀害的事实,他们对耶稣即将复活的现实完全没有概念。然而,在遭遇追杀与迫害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认识到,暴力并非建立神国的途径,以仇恨回应仇恨只会加剧世间的仇恨。唯有仿效耶稣的舍己之爱,才能挽回人心。一旦他们醒悟过来,就成了那个跟随耶稣十字架道路愿意舍己去爱的人。如果我们也跟随门徒所走的道路,我们就会不再试图在世界上有权势,而是成为服侍人的仆人,谦卑地与神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