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反纳粹义士是如何成为梵蒂冈联络人?

作者: 鼓浪隐士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7-23 06:37:42
分享与播放

在纳粹德国时期,面对法西斯的恶行,德国内有一些仁人志士不顾安危,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反纳粹事业中。而其中约瑟夫·穆勒就是其中一位不屈的英雄。

约瑟夫·穆勒出生于德国,为一名颇有名望的律师,同时也是一位天主教徒。他通过出色的工作,在德国建立了起了人脉,从而得以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游刃有余。 

希特勒上台后,纳粹的种种暴行,让穆勒感到十分不满。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关系,积极联络各方反纳粹势力。尤其是与德国国防军内部的一些信奉天主教的军官们交往。这些人基于虔诚的信仰,同样对纳粹的行径深感不满。穆勒与他们共同谋划,试图寻找推翻希特勒统治的方法,尤其是刺杀希特勒的计划。

比如1944年7月,天主教背景的德国军官施陶芬贝格等人主导的刺杀希特勒行动,穆勒在背后也付出了诸多努力。他四处奔走,传递情报,为刺杀行动做着各种准备工作。虽然这次行动以失败而告终,可穆勒的义举在战后得到了广泛的肯定。 

而在二战期间,穆勒最出彩的工作,当属充当德国军事谍报局局长负责人,海军上将威廉·卡纳里斯与教宗庇护十二世之间的秘密信使。原来,卡纳里斯虽然干了不少恶事,可在目睹党卫军在东欧进行的种种暴行后,决心参与到反纳粹的事业中,以拯救这个国家陷入更大的罪恶。

而梵蒂冈虽然表面上保持中立,可在私下却与德国境内的反纳粹组织有着密切交往。而穆勒就成为教廷与卡纳里斯所在的秘密组织之间,联络的关键人物。他多次不顾危险,穿梭于德国与梵蒂冈之间,有时甚至亲自驾驶小型飞机运送秘密文件。通过这条秘密渠道,反纳粹势力与同盟国取得了联系,传递了重要情报,为抗击纳粹做出了独特贡献。

比如在1940年5月6日,纳粹德国在西线发动全面攻势前夕,卡纳里斯和穆勒想方设法将详细的军事情报传递给梵蒂冈。庇护十二世随后将这一情报告知法国与比利时,为同盟国提前预警,虽未能无法阻止法国40天战败的结局,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有所准备,减少了损失。

穆勒的反纳粹行动引起了盖世太保的注意,1943年,他被纳粹逮捕,关进了柏林的地牢。在狱中,他遭受了残酷的折磨和虐待。盖世太保试图通过暴力让他屈服,交代反纳粹组织的信息,但穆勒始终坚贞不屈。他忍受着身体上的剧痛和精神上的折磨,用顽强的意志对抗着纳粹的暴行。 最终在1945年4月8日,约瑟夫·穆勒被盖世太保残忍杀害,结束了传奇而悲壮的一生。

延伸阅读:《间谍教廷:教宗对抗希特勒的秘密战争》

是一部揭示二战期间梵蒂冈秘密行动的惊险历史著作。作者马克·里布林通过大量解密档案和一手资料,首次披露了教宗庇护十二世如何在公开场合保持沉默的同时,暗中策划推翻希特勒的惊天阴谋。书中不仅展现了教廷与纳粹之间的复杂博弈,还揭示了天主教间谍网络如何通过暗杀、情报传递和秘密行动对抗纳粹,其中有不少篇幅讲述了约瑟夫·穆勒的传奇故事。这是一部兼具历史深度与谍战悬疑的杰作,对于了解梵蒂冈在二战中的积极作用,有着参考价值。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