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里的一位姊妹在一间课外补习班任教,最近,她遇到一件烦心事:补习班的某位领导与另一位女老师关系暧昧。她本不知情,直到与一位离职老师闲聊时才得知。自此,她心里总像堵了块石头,既不认同这种关系,又无可奈何,情绪也影响到了工作,甚至对那两人莫名排斥。她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信仰与工作上的这种情况,工作状态也受到了影响。
作为神的儿女,她接受的是主的教导与带领;然而,这样的价值观在不信主的人面前常显得“幼稚”“吃亏”。在他们眼中,利益至上,道德和原则皆可让位,自己才是唯一的主宰。
那么,基督徒在职场上遇到这类事,究竟该如何自处?
一、先别急着辞职
姊妹几次想离职,只因“看不惯”这种行为。但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过于着急离职。毕竟他们尚未认识神,心里没有对主的敬畏,行事自然随己意。教会与社会不同,我们既在此工作,就不能强求环境合乎自己口味。
学习在复杂处境中持守信仰,同时也要有智慧地处理人际关系,才是成熟的表现。先调整情绪,不让负面情绪吞噬工作与生活。可借祷告求神赐下平安与智慧来应对眼前的困境,必要时减少与那两位同事的直接接触,以免情绪失控带来更大搅扰。
二、不认同,也不硬碰
从信仰立场,我们当然不赞同他们的行为,但这不等于要正面冲突。从现实情况来说,我们需要这份工作养家糊口,而他们的私事并未直接影响教学任务。若总以鄙视眼光相待,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就像姊妹说的,在一次聚餐时,姊妹被安排坐在那两人旁边,她当场跳起来说道:“我才不要坐他们旁边!”旁人不明就里,那两位却心知肚明,她在无形中就得罪了两人。此后,她被“敲打”——外出“地推”总被点名开车且不报销油费。她若再语带机锋,只会雪上加霜。
当然,我们也并不是说他们做的就是正确的。不支持他们这样的行为是应当的,但也要有智慧,免得解决不了问题还被针对和排挤,最后还影响自己的工作,生出更多的麻烦。所以,我们要既不附和,也不挑衅,要先保护好自己。
三、是否要提醒他们,要慎重考虑
有人建议她应当当面指出对方行为的不当之处,但我认为此举需谨慎。考虑到对方并无信仰基础,这样的道德劝诫很可能适得其反。试想,一个不以圣经原则为生活准则的人,如何能理解并接受这样的规劝呢?贸然直言非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激化矛盾,使处境更为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保持适度的沉默或许是更为智慧的选择。若实在难以释怀,可以尝试以更智慧的方式处理:或是在轻松的氛围中委婉表达,或是通过可信的第三方间接沟通。关键在于,既要守住信仰的底线,又要懂得灵活应对,方能在复杂的职场关系中保持平衡。
持守信仰原则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对一般弟兄姊妹而言,我们无法挑选所处环境,许多事本就避无可避。因此,必须端正态度,学会正确地处理问题。面对不同信仰或尚未信主的人群,若表达过于直接,往往引来误解与隔阂。我们需要求神赐下智慧,分辨何时开口、何时沉默,并以柔和的态度传递立场。与人相处时,保持真诚与耐心,才能逐步建立信任,为更深入的交流铺路。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