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为了事工而事工 ——谈谈教会因何开展事工?

作者: 穆熙
来源:福音时报
2025-10-22 18:20:05
分享与播放
配图

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林前9:22)这是使徒保罗传福音时一贯执行的原则,即如何传讲福音,以及怎样引人归主,要因福音对象的现实情况而定,要视情况灵活多变,不是一成不变、生搬硬套。

在使徒保罗传福音以及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发现使徒保罗始终在贯彻这样的原则。比如,他向雅典人传讲福音,知道他们凡事敬畏鬼神,便由此为切入点引入耶稣基督,告诉他们真神不受时空限制,也不是由他们手所造的神。

再比如,当面对那些在外犹太人的时候,就不是以那位“未识之神”开始了,乃是引导他们查考圣经,因为他们信靠耶和华上帝,只要知道使徒保罗所传的那位死而复活的耶稣基督是不是预言中的弥赛亚就可以了。

受使徒保罗传教策略的启发,保罗向人传福音的时候能够因福音对象的不同以及现实需要,从而采取不同又切合实际的传福音策略,目的是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引人归向基督。那教会在牧养以及开展各项事工的时候不也应如此吗?

因为教会之所以开展各项事工,是为了更好、更有针对性牧养信徒,对信徒现实需要而给予适时的回应。简而言之,事工为了牧养、福音,不是为了事工而事工;也不是牧养为了事工,颠倒了。

可是,现实中发现某些教会开展的一些事工及活动并不是如此,有时候会脱离信徒现实需要,以及超出教会承受能力等前提,而去开展一些“无用”、“无效”,脱离于现实需要的事工。那为何会如此呢?

一是贪多怕少。教会为何要开展聚会活动?在有些人看来,就是教会不能没有聚会,不能冷冷清清的,免得信徒被人拉走。可是,由此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如聚会同质化、漫无目的、缺乏热度,耗费资源。

二是比来比去。有的教会开展事工,看的是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比如别的教会有青年团契,那么自己也要有。可是,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青年人在哪?明明都是些老年人、少年人,却又偏偏枉顾事实,能有青年人参加吗?

三是随着喜好。有些教会随着个人喜好开展了某些事工;随着个人喜好开展一些事工不是不可以,也是善用了长处;可是,若是动用了大量的教会资源,却收效甚微的话,那么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林前9:26)这是使徒保罗说过“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之后,紧接着的话,告诉人在传福音与牧养上要有定向,而不是凭空奔跑、斗拳。

两相结合起来看,那从教会开展各项事工的角度来说,又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一是看信徒情况。一般来说,教会之所以开展事工,目的之一,就是更有针对性的牧养信徒。教会如要开展聚会活动的时候,那么就需要根据信徒状况及需要开展,定方向、定内容,而不宜脱离信徒实际需要开展无关信徒的事工。

二是看牧者情况。牧者的数量、能力等如何,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事工开展的方向、效果,甚至是成败。比如,同一间教会的青年团契在不同牧者的带领之下,状况完全不同,之所以如此,就在于牧者本身的恩赐、能力等不同。

三个是看计划情况。事情没有计划,往往都会是一盘散沙,教会及要开展的各项事工也是如此,应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与执行,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到哪里干到哪里,最终却落得个半途而废、支离破碎。

总而言之,教会开展的各项事工及活动是为了福音与牧养,这是事工与活动产生、存续与否的关键之因。使徒保罗那些务实的做法,值得如今教会学习,启发着人们面向什么样的人,就要给予什么样的牧养;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切实可行、行得通的方便,而不是忙活了一阵,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