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灵争战中,不可忽视的内在之罪

作者: 古斯丁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9-11 10:49:47
分享与播放

在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中,属灵争战是每日必须面对的“必修课”。正如保罗所说:“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原文是摔跤;下同),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6:12)属灵争战的确包含了与空中掌权的魔鬼的权势争战,然而,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把每一次的犯罪和跌倒都简单地推给魔鬼。因为保罗所说的争战,除了包含外在的魔鬼的试探引诱,更包含了对付我们内在残余的罪性。

这便是使徒雅各所告诉每位基督徒犯罪时的真相:“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1:14-15)这段话把犯罪的顺序清楚显明出来:人先有内心中产生的私欲,后遇到魔鬼在心门之外的试探;犯罪的根本并非出于魔鬼攻势凶猛的试探,而是出于人心里自甘堕落、喜好罪中之乐的错误情感。

就像古代行军打仗的时候,敌军在城门口叫嚣,对里面的人说:“若是你愿意开门,我将给你整座城池的一半。”敌人开出了诱人的条件,期望里面有人被“策反”。而此时城内有一个小兵,在抵挡不住诱惑之下,把城门打开了,以至于让整个敌军涌入,很快攻占了城池。请问,打开这扇大门的主要责任在于谁?岂不是在于这个小兵动了贪心,自甘堕落而选择了向敌人妥协吗?

我们很熟悉罪的来历。曾经在伊甸园的善恶树下,魔鬼假扮做蛇来引诱夏娃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参创3:1)魔鬼引诱人犯罪的计谋是先把对上帝怀疑的种子种在人的心里,来诱导人离开上帝的话语。人本有能力拒绝魔鬼的诡计,但决定伸手摘下果子的却是夏娃自己。当审判来临时,神没有让蛇替人承担罪名,而是各负其责:蛇受了咒诅,亚当受加倍的劳苦,而夏娃却要多多承受生产的苦楚。可见,犯罪这件事,人要为自己负完全的责任,且无人可以代替。

记得小时候我跟着姥姥去参加周三的祷告会。在教会中常听到老弟兄老姊妹拍膝叹气说:“撒但真是可恶,今天我来聚会的时候又叫我的儿子和我拌嘴,想要拦阻我来教会。”接着大家七嘴八舌地开始斥责魔鬼,并将所有与罪有关的责任都推到了魔鬼身上。当时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到长大之后,我才意识到,在犯罪的事上,当我们将自己的责任都推到魔鬼的身上时,不过是为自己不愿意悔改找到了合理的借口。

我认识教会里一位酒瘾很重的弟兄。据他分享,说自己从小就觉得酒很香,一闻到就很难抗拒。而在成年之后,弟兄遭遇了很多工作上的打击。他一到情绪低落的时候便要喝酒,而喝醉之后便责骂妻子。教会中的牧者去探访这个家庭时,语重心长地劝勉弟兄开始为自己的酒瘾祷告,求主帮助他能脱离酒精带来的捆绑和试探。然而,这位弟兄听到后,总是笑一笑说:“魔鬼总是利用我的软肋,每天用酒瘾来引诱我喝醉,喝醉之后就失控了。”在他的观念里,认为醉酒的试探主要来自于魔鬼的试探,与自己的性情没有关系,而自己也不必为着醉酒的问题负责。

这样的说辞是将过错归在魔鬼身上,实际上却忽视了自己内心对罪中之乐的贪恋。《希伯来书》的作者面对初代的基督徒叛道离经的问题时说:“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来12:4)作者没有说“你们与魔鬼相争”,而是说“与罪相争”。罪在哪里呢?在我们里面。而流血指的是我们需要“忍痛割爱”,把最爱抒发的坏脾气、顺嘴的谎话、喜欢走捷径的问题在我们生命中消除。

正如主耶稣以触目惊心的方式警诫门徒应当向自己的罪宣战说:“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入地狱。”(太5:29-30)这并不是说我们真的要将自己的身体砍下来,而是以一种夸张的言语来让门徒深刻地意识到罪对生命带来的可怕的破坏力,并要以“砍”的方式来与罪断绝关系。

正如保罗所说:“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西3:5)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正视犯罪的原因,就是更多时候并非魔鬼狡诈,而是因为我们自我的情愿。

 我记得有一位牧师说:“当我们犯罪的时候,很容易把责任推卸给魔鬼,但事实上,我们要为自己的罪负主要的责任。导致我们犯罪的真正原因不是魔鬼,而是我们心里的罪。”就像当一个丈夫和他的妻子吵架的时候,他说:“是我的妻子太咄咄逼人,太不解人意。”可是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根蜡烛而不是一根鞭炮,无论怎么点燃,你都不会爆炸。相反,如果你是一支鞭炮,心里本身就装了炸药,哪怕有一点火星,你便会爆炸。

这让我们看清一个真相:我们之所以会犯罪,本质是因为我们里面早已埋藏着“罪的炸药”。正因如此,主耶稣才特别提醒我们要为灵魂警醒祷告,祂说:“你们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太26:41)

为此,在信仰生活中,我们要看到自己在思想上对罪的放纵、在情感上对罪的爱慕,以至于在意志上做出了对罪顺从的决定。在上帝的眼中,我们需要为自己做出的每一个与罪有关的决定负责。所以,我们要将祷告的焦点调整,从关注魔鬼引诱的试探转向更多地开始关注自己内心对罪的态度和言行,以至于开始求圣灵帮助我们,有新的性情喜乐地在思想上愿意拒绝罪,在情感上愿意恨恶罪,在意志上决定离弃罪中之乐。

保罗·米勒牧师在《悔改》这本小书中提到:“悔改的能力是圣灵动工的结果。“事实的确如此,犯罪是出于我们个人意志的决定,然而生发出真实悔改的心却是圣灵在我们心里动工的结果。但圣灵的工作却是要借着祷告,自由地运行在我们的生命中。唯有当我们看到犯罪这件事的主要责任在于自己的决定时,才能正确地开始正视自己生命中的问题,并且转向基督,呼求祂的赦免之恩。如同保罗对每位基督徒的呼吁说:“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们顺从身子的私欲。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倒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神,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神。” (罗6:12-13)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太原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