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协和神学院图书馆电脑化管理 建立神学院校专业图书馆
在学校里,图书馆是基本的教育设施,它被誉为“知识的宝库、知识的喷泉”,“学校的第二课堂”,直接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在神学院校,图书馆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广东协和神学院图书馆负责人薛海安牧师与福音时报网站同工分享了图书馆管理模式及重要性。
广东协和神学院是一所省级神学院,自1986年复办以来,为广东基层教会培养了不少教牧人员;2009年,又取得本科办班资格;面向广州及珠三角平信徒的延伸课程也将于今年11月6日开班。
在协和神学院不断发展的过程,该院图书馆也被列为重点发展项目,逐渐实行专人、专业管理。2003年3月,薛海安牧师全面负责馆藏工作;2005年开始着手正规合理的编目,并实行电脑化管理。目前该馆采用两种图书编目,属于神学专业(宗教书籍)采用“美国国会图书分类法”(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属于国内出版非神学专业的书籍采用“中国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
薛牧师说,“在中国内地,大部分图书馆采用中图法,可是在神学院并不适用。这和中图法中对基督教的分类不够详细有关,仅有的一点粗糙分类远远不能够满足神学专业书籍的需要。于是,就采用两种分类方式,便于管理。”目前,华东神学院图书馆也采取这种模式,而金陵神学院图书馆除了以上2种模式以外,还有原先自身一套的编目模式。神学院图书馆藏书比较专业,加上神学院校在资金和专业人才方面的缺乏,这也给一些神学院校图书馆的管理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随着电脑的广泛使用,协和神学院图书馆也建立起了电脑自动化管理及编目系统,目前使用的是“英美编目规则”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图书馆管理系统同时可以支持“USMARC”和“CNMARC”,逐渐使图书馆走向标准和正规化,为图书馆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目前,截止2010年10月统计,该馆藏书接近3万册。藏书中,宗教类的书籍占70%,30%则是哲学类书籍及其它科目书籍。薛牧师说,“图书馆原本由我一人负责全面的工作,包括采购、分类、编目等,去年下半学期多了一位牧师来帮忙。其它很多工作都是培训一些同学来做义工。义工同学主要负责:借还登记、排架、报刊杂志分类、打印书签、贴分类书标,有些还可以帮忙编目方面等繁琐的工作。”
薛牧师分享到,“现在实行了标准化编目,对于馆藏的情况和书籍的采购方面更加清楚了,哪一类型的书籍缺乏,哪一种主题的书籍不够,哪一些书会重复,一目了然。购书时,我一般都是根据老师提供书籍列单、根据教学的需要,同学对某些主题的书籍用得比较热门、留意各出版社新出版书籍等。大多数书籍在香港购买。”
“图书馆采取开放的管理方式,一般在馆内借阅,无需登记,借出馆外才需登记。学生往往会在图书馆写论文,开放时间比较长,从早上8:30至晚上10点。大多数学生喜欢阅读报纸、期刊及与学习科目有关的书籍。馆内也有很多英文书籍,可是使用率不高。”
提到神学院图书馆的重要性时,薛牧师笑着说,“这是至关重要,特别是中国教会在提倡神学思想建设的今天,图书馆需要有丰富的藏书及相关的书籍。尤其在基层教会工作的牧者们,平时很难能够接触到足够的书籍和资讯,很难有实质性或学术性的内容出来的。在未来我们希望能够把服事的范围增大,不止是提供给神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也能够提供给各地教会的牧者同工。现在关于中国本土文化的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方面的书籍我们都有仔细收藏。因为教会要融入中国的社会,必须对中国文化有充分的认识,这对于推进中国教会建立自己的神学思想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图书馆的局限,我们的藏书也有一定的着重点。尤其近些年关于神学思想建设方面的主题,一些专辑、文章等我们都仔细收集装订加以收藏。目前我们着重于收藏广东各地教会的资料,包括广东各堂点的点滴资料,新堂落成的专刊。这些都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后广东教会的发展情况,也反映了中国教会在这段特别的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由于神学院校图书馆规模不大,各个图书馆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我相信广东协和神学院图书馆在未来应该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曾有来自香港崇贞会的会长、德国的一位研究生到协和神学院图书馆查找神学思想建设资料,他们想要写论文的资料都能够满意的找到。薛牧师说,“与其他大学馆藏相比,协和神学院图书馆藏书量远远不够。可是,我们可以是专业的图书馆。”
关于接下来图书馆的发展,他说,“我们希望图书馆能够实现网络化,以会员制的形式,给服侍教会的教牧同工、平信徒提供资源。通过电脑,实现远距离外借,或以快递方式等方式提供借阅。这能满足信徒对属灵知识日益渴求的需要,使图书馆能够发挥其更大的作用”。